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林森:民国时期的“布衣元首”--国家年鉴
林森(1868-1943)
林森(1868年1月18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人。1898年赴台湾加入兴中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他于23日在九江响应起义,任九江军政府民政长。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长。此后又担任过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等职。
1928年2月,林森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接着又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成为国民党中央和政府的重要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本应各派系团结一致、共抗外侮。但在1931年11月国民党四大召开之际,以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为代表的三派势力却开始了权力斗争。胡汉民和汪精卫暂时联合起来倒蒋。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也只好“以退为进”,宣布下野。
据陈铭枢回忆,当蒋介石下野时,曾有意“将以国府主席一职畀于右任”,但陈向蒋推荐了林森:当蒋决定下野时,曾约我到他的书斋密谈。他向我提出建议国府主席一职畀于右任。我并未察觉他早已属意于于,以为只是偶尔论及,固说:“于先生固然好,但还有一位更好的人,你为什么没有想到呢?此人既有清望,又没有各方面的政治背景,完全符合粤方所提出的主席标准——年高德劭。”蒋急问:“是谁?”我答:“林子超”。他听了恍然若有所悟似地说:“林一向爱清闲,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我说:“可以劝驾。”蒋立即写了一封亲笔函致林,交我面递。林因事出意外,开始尚有顾虑,经过劝说,他答应了。
林森在《就职通电》中曾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森受命彷徨,不敢自逸,黾勉受命,暂度危机。值此国难灼肤,外交束手,懔失足于冰渊,谋全国之团结,急不可待,时不我与,森惴惴自将暂勉效职。”他深知自己所处位置之艰难,只好表示国民政府面临内外交困之时,奋力苦撑危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森当上国府主席后,就很有一些“无为而治”的色彩。本来1931年6月15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关于“国民政府主席”的内容规定“国府主席对内外代表国民政府;国府主席兼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五院院长、副院长、陆海空军副司令及直隶于国民政府之各院部会长,以国民政府主席之提请,由国民政府依法任免之。”国民政府主席是总揽政权、军权,位高权重的位置。但是,1931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央政治改革案》规定:“国民政府主席不负实际责任。”也就是说,林森出任的是明文规定没有实际权力的国家元首。对于这个虚位,林森亦能安然处之。
有不少纪念文章都记述林森有“三好”和“三不”:即好佛、好古玩、好客;不再娶、不治私产、不杀生而素食。这也许说明了林森在“无为而治”的作风下对待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