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陈去病与辛亥前夕的反清社团--中国年鉴
陈去病
重温辛亥革命的悲壮历史,一批出类拔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志士,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英勇奋战。他们的史迹使人永志铭怀。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笔者拜访了辛亥风云人物陈去病的长子陈瑾夫妇,聆听和了解了陈去病立志推翻满清封建政权的数十年间,顽强抗争的许多事迹。
陈去病(1874—1933),原名庆林,又名佩忍,字伯儒,号及楼,别号巢南。在陈去病幼年时代,在其生母倪太夫人史籍经文的启蒙下,他很小就有了憎恶崇善的意识。在陈去病日后跟随孙中山期间,孙中山曾感叹,倪太夫人造就了“有志革命的杰出男儿”,称她为“女之师表”,并亲撰墓之碑文表彰。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陈去病获悉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心情激愤。1897年,刚获科试优等补廪的陈去病,联合了40余位同邑之士,组织了“雪耻学会”。他撰写的“炎黄种族皆兄弟,华夏兴亡在匹夫”之联,昭示“雪耻学会”成立之宗旨和自己的志向。据柳亚子长女柳无非撰文介绍说:“(陈去病)首先是我祖父念曾先生的朋友,那时去病先生痛恨清政府屈辱于帝国强权,在同里镇成立‘雪耻学会’,拥护维新。我祖父思想进步,是该会会员。由此,去病先生和我祖父是同辈,虽然他对我父亲不以长辈自居。……父亲(柳亚子)在祖父的影响下,也赞成了变法维新。1902年他(柳亚子)在吴江应试时与去病先生相识,他们都愤于清王朝的腐败,具有反清思想,他们都是诗人。”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通过光绪皇帝实施维新变法,陈去病为此欣然写下了《江上杂诗》,表明自己的态度和个人的愿望。其二首为:“鱼龙呼啸水奔撞,百万蛟鼍恐未降。唯有东吴陈季子,烈风雷雨过长江。”1902年4月27日,应蔡元培之邀,陈去病赶到上海,与章太炎、吴稚晖、沈观云、叶瀚等志士,创建了中国教育会。这个教育会开宗明义:“编订教课书,改良教育,以恢复国教为基础,并从中结集爱国志士,开展反满的革命活动。”陈去病返回吴江后,他联络有识之士,组织了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在吴江开展宣传活动。
1903年春,陈去病由上海东渡日本留学。他慷慨赋诗道:“长此笼樊亦可怜,誓将努力上青天。梦魂蚤越三千里,壮志期赏廿九年。不屑破家拼一掷,要须仗剑历三边。由来弧矢男儿事,莫负灵鳌去着鞭。”这年的3月间,他和同学参观大阪博览会时,看到台湾馆中展示丑化中国人的内容。更有甚者,馆内竟把福建省划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陈去病顿时感到异常气愤,他给同里支部的同志异常激动地写信道:“警警警,白祸燃眉鹿走铤。醒醒醒,庞然巨狮勿高枕。奋奋奋,伟大国民莫长病。兴兴兴,舍身救国为牺牲。”就在这封信中,他表示要学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去病”。
早在1895年甲午之战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时,年方20的陈去病,就在家乡组织了“雪耻会”。经过10多年的倒清斗争历程,陈去病作为能诗善文的一介书生,使他领悟到:作为一个革命志士,他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团结志同道合者,积聚革命力量,共同投入反清救国、光复中华大业,文人结社是一种极好的形式。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先后四处奔波,亲自发起组织或参与成立了各类文社约在10个以上。
1906年春,素有革命女侠之誉的绍兴秋瑾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开展反清革命活动。这年的10月,她接受表兄、革命党人徐锡麟之邀,两人在南屏山下的白云庵里,交换了开展革命活动和举行武装起义的设想。根据这次商量的决定,秋瑾在绍兴,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分别秘密从速组织和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结果他们策动的起义告败,徐锡麟英勇就义。绍兴的清兵则将秋瑾围困于大通学堂。秋瑾与部分学生与清政府官兵展开了殊死搏斗,结果还是被抓捕。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被清廷当局以野蛮手段斩刑杀害于绍兴轩亭口。正在上海主持国学保存会、编辑《国粹学报》的陈去病闻悉后,一时间侠义心潮奔涌,悲愤异常。他当即秉笔赋诗:“秋风秋雨愁煞人,沉寃七字何年霁”、“城头悬布要需豋,前扑何妨后来继”。出于对秋瑾的钦佩和敬重,陈去病准备在上海组织一次纪念秋瑾的活动。在因故未能举行后,他就想到成立一个反清文化人士的团体。也就在这时,他由然联想到“竹林七贤”的故事。这个典故是记述和颂扬历史上魏晋间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阮咸、琅玡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常交往于竹林中叙谈。他们这样的友善被褒扬为七贤“神交”之谊。于是,他联络了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等多个会党成员,以“七贤神交”为范例,组织了一个“神交社”。他想通过组织“神交社”,开展聚谈讲学,交流信息,从中筹划革命活动。为此,陈去病于7月29日,通过《神州日报》和《国粹学报》,发表了《神交社小启》和《例言》,宣传和发动各界有识之士参加结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