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毛泽东:历史上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
这当然不只是刘少奇个人的看法,4月5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在分析斯大林[SiDaLin]犯“某些严重错误”的原因时指出,斯大林[SiDaLin]在胜利面前骄傲了,不谨慎了,“他的思想产生了主观主义,产生了片面性”,所以,对某些重大问题作出了错误的决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社论有针对性地指出,“有些人认为斯大林[SiDaLin]完全错了,这是严重的误解”。
无论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完全错了”,其实都是指苏共“全盘否定”了斯大林[SiDaLin]。12月19日、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修改问题。会议指出,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SiDaLin]的错误是对的,但是,“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SiDaLin]是错误的”。毛泽东特别强调,对斯大林[SiDaLin]要作具体分析:“第一,先讲他的正确方面,不能抹煞;第二,再讲他的错误,强调必须纠正;然后,第三讲实事求是,不能全盘否定,这叫做‘三娘教子’,三段论法。”毛泽东多次责怪莫斯科,不该“一棍子打死斯大林[SiDaLin]”。
实际上,赫鲁晓夫并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SiDaLin]。相反,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开宗明义地说,关于斯大林[SiDaLin]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有了足够的研究。而且,赫鲁晓夫还肯定了“斯大林[SiDaLin]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赫鲁晓夫还不止一次地提到斯大林[SiDaLin]的功绩。在大会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再次强调:“斯大林[SiDaLin]过去对党、对工人阶级和国际工人运动是有巨大功绩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政治报告中对斯大林[SiDaLin]的功绩只字未提,但在秘密报告中却多次提到斯大林[SiDaLin]的功绩。据他自己说,反对个人崇拜,其目的在于不要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斯大林[SiDaLin]就是“被过分夸大了”。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揭露斯大林[SiDaLin]那些鲜为人知的错误,无非是要降低“某个人的作用”。
但是,问题在于,苏共中央对斯大林[SiDaLin]批判的尺度并没有把握好,而且做得有些过分。所以,中苏两党在斯大林[SiDaLin]评价的问题上出现分歧也就很自然了。
4月6日,米高扬率苏联政府代表团访华。毛泽东明确告诉米高扬,中苏之间对斯大林[SiDaLin]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斯大林[SiDaLin]功大于过,对他要作具体分析,要有全面的估计”。
中共中央不反对苏共对斯大林[SiDaLin]个人崇拜的批判,而是认为在批判的同时就应该对斯大林[SiDaLin]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只讲错误,不提功劳,这就等于“一棍子打死”。其实,赫鲁晓夫也有他的想法。正如他在秘密报告开头所说的那样,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SiDaLin]的生平事迹”,因为斯大林[SiDaLin]的功绩在“大量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中“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所以,他在报告中就没有必要再谈斯大林[SiDaLin]的功绩了。可是,在中共中央看来,这样做显然不符合辩证法,怎么能只讲错误,不讲成绩呢?由于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导致了对斯大林[SiDaLin]问题认识上的分歧。
从3月中旬到年底,中共中央在批评斯大林[SiDaLin]的同时,也肯定了斯大林[SiDaLin]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论在党内会议上,还是在会见国际友人时,毛泽东一有机会就谈斯大林[SiDaLin]的问题。4月29日,他会见拉丁美洲六个国家共产党代表,同他们谈了中共中央对斯大林[SiDaLin]的评价。毛泽东说,斯大林[SiDaLin]有正确的地方,也有不正确的地方。大体上,他是七分功劳,三分错误。如果说他八分好,二分坏,同志们不会通过。如果说他六分好,四分坏,更不会通过。总之,“否认他的正确的东西是不对的”。9月24日,他在会见南共联盟代表团时,尽管严厉地批评了斯大林[SiDaLin]对中国革命所犯的错误,但他依旧说了斯大林[SiDaLin]的好话。
说到底,中苏两党围绕斯大林[SiDaLin]评价问题出现的分歧,就是指对斯大林[SiDaLin]错误的性质及程度的看法,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分量”问题。在毛泽东看来,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抖露”出的斯大林[SiDaLin]的错误,不过是“部分性质的、暂时性质的”错误,也是“可以纠正的”。如果认为斯大林[SiDaLin]完全错了,“这是严重的误解”。这就是他给斯大林[SiDaLin]的错误所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