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毛泽民匆匆踏上赴苏之路 是为毛泽东和嫂子贺子珍劝和?--中国年鉴网(2)
从西安到进入苏联[SuLian]国境的一路,甚至在贺子珍到达莫斯科[MoSiKe]后,不断有同志捎来毛泽[MaoZe]东的口信,让贺子珍回延安[YanAn]。
毛泽[MaoZe]民随后也被安排赴苏联[SuLian]学习、治病,他急匆匆地离开延安[YanAn],又马不停蹄地由西安直赴兰州。为什么走得这样急?有人对此提出疑问,在前往新疆的运输车队中,一行有几十人,却只有毛泽[MaoZe]民夫妇二人是去苏联[SuLian]的,为什么没有像前面那样有其他同行者?推测的一个说法是,毛泽[MaoZe]民可能就是毛泽[MaoZe]东最重要的一个“捎信人”,他们[TaMen]夫妇走得匆忙,就是要尽快赶到兰州好及时劝回贺子珍。
1938年1月6日,当毛泽[MaoZe]民到达兰州时,贺子珍已于10天前飞往迪化。
2月1日,毛泽[MaoZe]民到达迪化时,贺子珍正在那里等候飞往边境的苏联[SuLian]军用飞机。这是毛泽[MaoZe]民劝说贺子珍最后的一次机会。毛泽[MaoZe]民性格随和,很善于做思想工作[GongZuo]。他苦口婆心地历数了大哥一路来对大嫂的感情,分析了去苏联[SuLian]将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想方设法解开贺子珍心中的疙瘩。按理说,听到毛泽[MaoZe]民一番发自肺腑的劝说,贺子珍应该动心。可她此时恨不得长上翱翔的翅膀,立刻飞往她向往已久的幸福国度,去实现心中的美好憧憬!这一次,谁的话她都听不进去了。
初到莫斯科[MoSiKe]时,贺子珍住在位于孔策沃区的共产国际党校八分部。1938年4月初,她在莫斯科[MoSiKe]谢琴诺夫妇产医院生下一个可爱的男孩。为了不耽误学习,她把孩子[HaiZi]放在托儿所。可惜,孩子[HaiZi]先天不足,出生仅10个月就夭折了。贺子珍忍受着失子的痛苦和顽固的头疼病,照样坚持学习。她的政治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历经痛失爱子和生活的坎坷后,贺子珍对毛泽[MaoZe]东的怨气渐渐平息了。她盼望着在中国党校的学习结束后,能回到延安[YanAn],与毛泽[MaoZe]东重归于好。但就在贺子珍离开延安[YanAn]一年后,毛泽[MaoZe]东与江青结婚了。当消息传到莫斯科[MoSiKe]时,贺子珍极为震惊。她反复回想了自己离开毛泽[MaoZe]东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事情,没想到由于自己的任性和草率竟造成这么沉痛的后果!
1939年6月,毛泽[MaoZe]民来到了莫斯科[MoSiKe],与贺子珍同在库其诺党校七部学习。见到久别的亲人,贺子珍很动情,又很愧疚,将一肚子的心里话向毛泽[MaoZe]民倾诉。贺子珍决心重新找回自我,面对现实,鼓起生活的勇气。
从延安[YanAn]来莫斯科[MoSiKe]的同志给贺子珍带话说,她离开延安[YanAn]后,她的母亲杜秀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已从江西老家来到延安[YanAn]。
1938年初,贺子珍的父亲病逝。母亲杜秀感到凄苦孤单,想与女儿一起生活。组织上派专人把老人家送到延安[YanAn]。可当老人到达延安[YanAn]时,贺子珍已经去了苏联[SuLian]。老人的生活就由毛泽[MaoZe]东照顾。而当时,毛泽[MaoZe]东正全力以赴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在一段时间里,组织上曾让毛泽[MaoZe]民的女儿毛远志和老人住在一起以便照顾。小远志精心陪伴和伺候老人,为她洗洗涮涮,端屎端尿。杜秀老人在亲人们的关心照顾下,安享幸福的晚年。
远在异国他乡的贺子珍,想起抚养他们[TaMen]兄妹长大、又支持他们[TaMen]参加革命的老母亲,禁不住潸然泪下,她的心中对毛泽[MaoZe]民和侄女小远志充满了感激。
贺子珍在莫斯科[MoSiKe]苦苦煎熬;张梅与林彪在莫斯科[MoSiKe]离婚
1940年2月,毛泽[MaoZe]民从苏联[SuLian]回到新疆,他心中一直惦念着孤身在外的贺子珍。每当有熟悉的同志从苏联[SuLian]回国途经迪化,他都要打听一下贺子珍的消息。
这年夏天,在中国党校七部学习、养病的同志正式结束学业。在30多位中国同志中,除刘亚楼、杨至成等6位军事干部继续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班学习外,大部分同志先后回国。由于特殊原因,贺子珍被留在莫斯科[MoSiKe],和她一起被留下的,还有林彪的妻子张梅。她们被苏联[SuLian]红色救济会安排到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工作[GongZuo]。
在党校学习时,贺子珍的心情是比较愉快的,周围都是中国同志,在学习讨论时,她可以敞开心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当朝夕相处的同志们离开,要她独自融入苏联[SuLian]的社会生活后,新的困难和矛盾接踵而来。在中国,在革命队伍中,贺子珍一直过着“军事共产主义”的生活,为党工作[GongZuo],吃饭、穿衣则全由部队负责,虽然生活很艰苦,但她很习惯。在苏联[SuLian],在保证最低生活的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有付出一份具体的劳动,才有一份相应的报酬。为什么是这样呢?贺子珍很想不通。加之她听不懂俄文,有话不能说,有耳不能听,很难得到适合她做的一份工作[GongZuo],遇到的困难就很多。
而刚满20岁的张梅,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很快适应了儿童院的工作[GongZuo]。每天,她和孩子[HaiZi]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孩子[HaiZi]们都很喜欢她。
1941年1月底,一架从延安[YanAn]飞来的苏联[SuLian]军用飞机降落在迪化机场。飞机上走下了4个孩子[HaiZi],被秘密送入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这4个孩子[HaiZi]是:毛泽[MaoZe]东4岁的女儿娇娇(李敏)、朱德总司令的爱女朱敏、王一飞烈士的儿子王继飞和罗亦农烈士的儿子罗西北,他们[TaMen]将被送往苏联[SuLian]。
这一天,毛泽[MaoZe]民处理完手中的工作[GongZuo],就到八路军办事处来看望孩子[HaiZi]们。他拍拍这个,搂搂那个,又仔细地端详他们[TaMen]的小脸。最后,他抱起小侄女娇娇。此时的娇娇小脸蜡黄,脸蛋上还带着两道泪痕。
伶俐的朱敏这年14岁,她好像是这次“航班”的小领队。她用一口地道的四川成都话向陈潭秋和毛泽[MaoZe]民叔叔汇报了他们[TaMen]在飞机上的情况。她说:“我们几个都是第一次坐飞机。飞机一起飞,我们的心好像要从心口里揪出来一样。飞到半路,飞机一个劲儿地‘发抖’,我们几个人都吐了……”
朱敏喘了一口气,接着汇报:“今天早晨,是毛伯伯送娇娇上飞机的,飞机一起飞,娇娇突然哭起来,她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说要大便,我就帮她解开裤子,她又说没有大便,折腾了好几次……”
毛泽[MaoZe]民离开延安[YanAn]时,娇娇不满周岁,现在她4岁了。看着眼前这位穿着西装的陌生叔叔,她好像又有些眼熟,他说话的声音、语调怎么和爸爸一样呢?特别是那双大眼睛,还有那双手指长长的大手……
娇娇还在琢磨抱她的人究竟是谁?调皮的朱敏就指着毛泽[MaoZe]民说:“我看你像一个人!”
毛泽[MaoZe]民佯作疑惑地问:“你说说看,我到底像谁呀?”
朱敏凑在毛泽[MaoZe]民耳边诡秘地说:“我看你呀,就像延安[YanAn]的毛泽[MaoZe]东伯伯!就是娇娇的爸爸。”
毛泽[MaoZe]民笑得前仰后合,指着朱敏的鼻子说:“哎呀,我们朱总司令的小丫头真是个鬼灵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