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胡适与蒋介石的交往--中国年鉴(3)
五、蒋请胡“出山”,遭到拒绝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适[HuShi]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于1946年7月上旬返回祖国。7月15日,上海《大公报》以《蒋主席昨邀见胡适[HuShi]》为题,发表了他“被蒋介石[JiangJieShi]邀至其官邸共进早餐,‘席间相谈甚欢’”的消息。17日,《大公报》又报道了胡适[HuShi]的行程,并刊登他在一年前致毛泽东的电报,表达了自由知识分子们争取民主、消除内战、实现多党政治的愿望。
1946年底,胡适[HuShi]参加了“制宪国民大会”。他不仅担任大会主席,还被推举为“决议案整理委员会”委员,为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贡献很大。胡适[HuShi]说:这部宪法的问世,标志着国民党即将结束训政,还政于民,“是一件政治史上稀有的事。”他还说:“一个政党抓住政权二十多年了,现在自己宣告取消一党专政,而愿意和别的政党共同担负政权。这是第一个重要意义。世界‘政党’有绝不同的两类,一是英、美、西欧的政党,一是三十年来苏俄、德、意的少数专制统治大多数的党。国民党自一九二四年以来的组织是学后者的。但孙中山究竟是受英、美政制影响最深的人,所以他虽然采用苏俄党制,终不肯承认一党专政是最后境界。”1947年初,蒋介石[JiangJieShi]要改组政府[ZhengFu],想请胡适[HuShi]出任国民政府[ZhengFu]委员兼考试院院长,委托傅斯年、王世杰等人说项。但是傅斯年认为,“政府[ZhengFu]今日尚无真正开明、改变作风的象征,一切恐为美国压力,装饰一下子”罢了,因此他不同意胡适[HuShi]参政。他在信中向胡适[HuShi]表示:“与其入政府[ZhengFu],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
2月下旬,王世杰奉命从南京飞到北平劝驾。经过两次长谈以后,胡适[HuShi]在信中对王说:
今日分别后细细想过,终觉得我不应该参加政府[ZhengFu]。考试院长决不敢就,国府委员也决不必就。理由无他,仍是要请政府[ZhengFu]为国家留一两个独立说话的人,在要紧关头究竟有点用处。我决不是爱惜羽毛的人,前次做外交官,此次出席国大,都可证明。但我不愿意放弃我独往独来的自由。
我出席国大,是独往独来的。若我今日加入国府,则与青年党、国社党有何分别?
国府委员而兼北大,尤为不可。当日北大同人要孟邻辞去北大校长,是依据孟邻自定的“大学组织法”。我决不能解释国府委员不是官而兼北大校长。
在这封信中,胡适[HuShi]还写道:“听说郭沫若要办七个副刊来打胡适[HuShi],我并不怕‘打’,但不愿政府[ZhengFu]供给他们子弹,也不愿我自己供给他们子弹。”在此之前,他在致傅斯年的信中也表示,如果接受“蒋先生[XianSheng]的厚意”,不但“毁了我三十年养成的独立地位”,还会“成了政府[ZhengFu]的尾巴”。3月中旬,胡适[HuShi]去南京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会董事会年会。13日,蒋介石[JiangJieShi]请他吃饭,经过再三解释,蒋终于做出“如果国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决不会勉强你”的许诺。胡适[HuShi]如释重负,事后像小孩子似的对傅斯年说:“放学了!”
3月18日蒋介石[JiangJieShi]再次约见胡适[HuShi],说考试院长可以不做,但国府委员不能推辞,因为这不是什么官,也没有[MeiYou]多少事,请他一定要考虑考虑。出门时,二人还有如下对话——
蒋礼貌地问:“胡太太在北平吗?”
胡回答道:“内人临送我上飞机时说‘千万不可做官,做官我们不好相见了!’”
蒋笑着说:“这不是官!”
从态度和现场表现来看,胡适[HuShi]好像是动摇了,这被蒋介石[JiangJieShi]视为他已经答应此事。回到北平后,胡适[HuShi]考虑再三,终觉不妥,便给王世杰去信:“老兄若能替我出点大力,免了我,我真是感恩不尽。”随后,他又通过教育部长朱家骅向蒋介石[JiangJieShi]转达自己不能参加政府[ZhengFu]的苦衷。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汤用彤、饶毓泰、郑天挺等人也致电朱家骅,对蒋介石[JiangJieShi]的征调表示反对:“适之先生[XianSheng]在北大,对整个教育界之安定力量异常重大。……务祈婉为上达,力为挽回”。此外,傅斯年得知胡适[HuShi]似有动摇后也万分惊愕,他再次写信苦劝胡适[HuShi]要保持名节,并说蒋介石[JiangJieShi]不没收孔祥熙和宋子文的财产,就是没有[MeiYou]改革政治的起码诚意。经过一番周折,蒋介石[JiangJieShi]终于不再强求,表示尊重胡适[HuShi]的意愿。
1947年底,鉴于国内战争的严峻形势,蒋介石[JiangJieShi]在胡适[HuShi]56岁生日前夕单独宴请胡适[HuShi],想让他再次出任驻美大使,也遭到委婉拒绝。
六、蒋希望胡竞选总统
1948年是开始施行宪政的一年。这一年年初,李宗仁宣布要竞选副总统,胡适[HuShi]写信表示敬佩。与此同时,有记者说如果蒋介石[JiangJieShi]不参加竞选,胡适[HuShi]乃是第一任大总统的合格人选。为此,李宗仁在回信中说:尽管蒋公当选的可能性很大,但“我觉得先生[XianSheng]也应本着‘大家加入赛跑’的意义,来参加大总统的竞选”。因为这“是行宪后的第一届大选,要多些人来参加,才能充分表现民主的精神”。
记者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蒋介石[JiangJieShi]认为,按照宪法规定,总统没有[MeiYou]多大权力,如果他担任总统,将会受到很大约束,不能发挥更大作用。所以他考虑再三,觉得让胡适[HuShi]担任总统,自己担任行政院长更为合适。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第二天早上,蒋介石[JiangJieShi]派王世杰去找胡适[HuShi],请胡适[HuShi]出面参加总统竞选。下午三点,王世杰向胡适[HuShi]转达了蒋介石[JiangJieShi]的意见,胡在当天日记中写道:
蒋公意欲宣布他自己不竞选总统,而提我为总统候选人。他自己愿意做行政院长。
我承认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的耳目。我也承认蒋公是很诚恳的。
他说:“请适之先生[XianSheng]拿出勇气来。”
但我实无此勇气。
第二天一早,王世杰向蒋作了汇报,蒋让王再做工作。午后,王与胡又谈了三个多小时,胡仍然犹豫不定。晚上八点多,王再次来讨回话,胡才勉强答应。当天夜里,王世杰就向蒋介石[JiangJieShi]做了汇报。蒋说:“很好,我当召集中央执监会议,由我提出。”然而仅仅过了一天,胡适[HuShi]就反悔了。4月1日晚上,胡适[HuShi]找到王世杰,“说他昨天的决定,未免太匆促了。……要请王世杰再向蒋先生[XianSheng]郑重申述‘最好能另觅他人’的附带意见。”
4月3日,王世杰把胡适[HuShi]的意见向蒋介石[JiangJieShi]做了汇报,但蒋介石[JiangJieShi]还是在第二天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会上,声明他决定不参加总统竞选,并提议国民党应推举一个无党派人士为总统候选人。他说:“此人须具备五种条件:①守法,②有民主精神,③对中国文化有了解,④有民族思想,爱护国家,反对叛乱,⑤对世界局势,国际关系,有明白的了解。”尽管蒋没有[MeiYou]说出此人姓名,但大家都知道他指的是胡适[HuShi]。
对于蒋介石[JiangJieShi]的决定,除了罗家伦和吴稚晖赞成外,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第二天,各大报纸纷纷刊登这一消息。胡适[HuShi]预料记者将会纷至沓来,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转移到一个朋友家去了。事后,蒋介石[JiangJieShi]派王世杰向胡适[HuShi]转达会议情况,并代致歉意,胡适[HuShi]再一次如释重负,在日记中写道:“我的事今天下午才算‘得救了’。”
关于这件事情,罗家伦在日记中也有记载。他说:蒋介石[JiangJieShi]临时中全会上提出不参加总统竞选之后,“全场默然良久,因许多人看风色也。我登台说话,极力赞成,谓此举蒋先生[XianSheng]不但表现最高政治道德,且表现最高政略,本会当于赞成。……我的话是点明若蒋先生[XianSheng]能长行政院,政局倒易于安定。吴稚晖先生[XianSheng]于有类似主张,但彼无锡之官话,懂者不多。邹鲁杀横枪,叫道谁赞成总裁任总统者起立,于是大家起立,未起者仅吴老先生[XianSheng]、蒋夫人与我三人。”(《罗家伦先生[XianSheng]日记》,台湾《近代中国》第一三一期)就这样,蒋介石[JiangJieShi]的想法被否定了。
几天后,蒋介石[JiangJieShi]夫妇专门宴请胡适[HuShi],不仅通报了会议情况,还讨论另外成立一个政党的问题。胡适[HuShi]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蒋公向我致歉意。他说,他的建议是他在牯岭考虑的结果。不幸党内没有[MeiYou]纪律,他的政策行不通。
我对他说,党的最高干部敢反对总裁的主张,这是好现状,不是坏现状。
他再三表示要我组织政党,我对他说,我不配组党。
我向他建议,国民党最好分化作两三个政党。
1948年月9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和华北战场连遭败绩,再加上政府[ZhengFu]推行的币制改革受挫,使整个社会陷入极度混乱。当时胡适[HuShi]去武汉大学讲演路过南京,蒋介石[JiangJieShi]请他与傅斯年吃饭,大谈币制改革是一大成功,胡却认为这正是“新政策崩溃的一个大原因。”
10月底,蒋介石[JiangJieShi]再次约请胡适[HuShi]吃饭。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胡适[HuShi]直截了当提出十条意见。其中有“必须认错,必须虚心;国军纪律之坏是我回国后最伤心的事;‘经济财政改革’案实有大错误,不可不早早救正;我在南方北方,所见所闻,实在应该令人警惕”等语。据胡适[HuShi]日记记载,尽管这“都是很逆耳的话,但他很和气的听受。”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蒋介石[JiangJieShi]能够倾听这种逆耳之言,很不容易。
1948年12月17日既是北京大学50周年校庆,又是胡适[HuShi]58岁生日。但由于兵临城下,胡适[HuShi]于前两天已经被蒋介石[JiangJieShi]派飞机接到南京,所以胡适[HuShi]夫妇是在蒋介石[JiangJieShi]官邸度过这个纪念日的。尽管胡适[HuShi]对此十分感动,但是当胡颂平劝他“替政府[ZhengFu]再做些外援的工作”时,他却很不高兴地说:“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府[ZhengFu],我怎样抬得起头来向外人说话!”。第二年年初,胡适[HuShi]又给蒋介石[JiangJieShi]讲了温赖特将军在战争中被迫投降、却不失英雄本色的故事,试图用西方人对战争和人格的理解,劝他放弃抵抗。但是蒋介石[JiangJieShi]却仍然希望胡适[HuShi]前往美国,既不当大使,也没有[MeiYou]任何任务,只是“出去看看”。4月下旬,胡适[HuShi]到达美国后向新闻界表示:“不管局势如何艰难,我始终是坚定的用道义支持蒋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