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财经 >
抗战中的五千译员--中国年鉴网
综述
内容提要:几年前,80多岁高龄的张良[ZhangLiang]皋去美国讲学,申请签证时被问及是否会使用武器。“我就在备注一栏写上:‘会放炮,我曾是二战[ErZhan]翻译[FanYi]官。’美方签证官微微一笑。几天后签证很快就办下来。他们对于二战[ErZhan]老兵非常尊重。”
张良[ZhangLiang]皋。摄影/胡伟鸣
抗战中的五千译员
几年前,80多岁高龄的张良[ZhangLiang]皋去美国讲学,申请签证时被问及是否会使用武器。“我就在备注一栏写上:‘会放炮,我曾是二战[ErZhan]翻译[FanYi]官。’美方签证官微微一笑。几天后签证很快就办下来。他们对于二战[ErZhan]老兵非常尊重。”
“曾有人问我们:要你们上战场,你们会不会害怕?我说:打胜仗的军队,怕谁?”现年88岁高龄的张良[ZhangLiang]皋白胡子白眉毛,但仍带着武汉人特有的血性。
60多年前,在重庆[ZhongQing]译员班的毕业典礼上,张良[ZhangLiang]皋被蒋介石错点名成“张良[ZhangLiang]举”。时年21岁的张良[ZhangLiang]皋立刻大声纠正:“报告!我叫张良[ZhangLiang]皋!”这一嗓子将大队长惊吓出一身冷汗,也让蒋介石好不尴尬。
作为抗战时期美军的翻译[FanYi]官,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张良[ZhangLiang]皋经多方努力,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勋章。彼时,他应武汉市图书馆名家讲坛之邀,正举行一场讲座,他让主持人当众将勋章给他戴上。“我始终认为那是一段光荣的历史。”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我这个立场从未改变。”
上世纪40年代,为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国民政府从大学生[XueSheng]中征召了近5000名译员,张良[ZhangLiang]皋就是其中之一。
张良[ZhangLiang]皋是幸运的。他的大多数译员同仁们,都没有拿到这枚纪念章。张良[ZhangLiang]皋在重庆[ZhongQing]中央大学[ZhongYangDaXue]的学长周太康[TaiKang],以及他在昆明炮兵训练[XunLian]所的同仁曹越华,他们也曾跑过当地的统战部门和外事局、民政局等机构,最终无果。
周太康[TaiKang]。摄影/胡伟鸣
“说的是四川话,我当英语听了”
1944年初,中国军队中翻译[FanYi]人员奇缺。
其时,意大利已于1943年9月投降,亚太战场的反攻箭在弦上,中缅印战场密切配合,美军来华者日多,急需大量翻译[FanYi]人员。
为了应对形势的发展,1944年1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从在渝的中央大学[ZhongYangDaXue]、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重庆[ZhongQing]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中征召应届毕业生充当译员。所有符合条件、体检合格的男生,必须无条件服从政府征调,服役期为两年。服役期满后,方可发毕业文凭,不服从则开除学籍。
中央大学[ZhongYangDaXue]电机系四年级学生[XueSheng]周太康[TaiKang]被征调入伍,进入校内的译员训练[XunLian]班集训。
复旦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XueSheng]曹越华在这之前就已经被校长吴南轩举荐到昆明炮兵训练[XunLian]所,担任翻译[FanYi]。
中央大学[ZhongYangDaXue]建筑系二年级学生[XueSheng]张良[ZhangLiang]皋本不在应征之列,但满腔报国热血的他通过考试,得以进入重庆[ZhongQing]译员训练[XunLian]班第一期。
在这次大规模征调之前,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曾在1941年和1943年两次征调译员。当时,驻滇美军达数万之众,在昆明的美军招待所就有50处之多,因缺乏翻译[FanYi]官,数千士兵无法上前线御敌。这两批应征的联大学生[XueSheng]最远的去了印度、缅甸,近的留在云南,中缅印战场的几次重要战役几乎都有联大的翻译[FanYi]官参战,伤亡惨重。
至1945年,国民政府在全国陆续征调和招收了翻译[FanYi]近五千人,合称“五千译员”。
被征召的译员首先需要通过强化训练[XunLian]。
重庆[ZhongQing]译员训练[XunLian]班是典型的美式强化训练[XunLian],经6周集中培训方可被派遣到军队。当时训练[XunLian]之紧张,令译员们晕头转向。“有一天听隔壁两个人吵架,结果一句没听懂,后来才意识到,这两位说的是地道的四川话,我当英语听了。”张良[ZhangLiang]皋笑道。
训练[XunLian]班的老师个个资历不凡。美国教员中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英译者毕范宇博士,中国教员中有当过蒋介石翻译[FanYi]的王锡钧、一口地道牛津英语后在北京外语学院任教的何永佶博士、重庆[ZhongQing]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彭乐善博士等,他们轮流到各个小组教口语。
而周太康[TaiKang]则在位于重庆[ZhongQing]沙坪坝的中央大学[ZhongYangDaXue]校内集训。每天由学校的英语系教授和个别美籍教师教英语会话和一般军事术语,要求大家讲话用英语。有的同学讲不流利,经常闹笑话。由于各地急需译员,周太康[TaiKang]和部分口语较好的同学只学习了3周,就被提前抽调,分配到各地去。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