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财经 >
紧缩下的民企融资突围--中国年鉴
十几年前,媒体对“奔驰汽车驶入上海股市”的报道成为泡影,而现在,上海建设国际[GuoJi]金融中心的雄心,使得国际[GuoJi]板获得生机。
继成功推出创业板、股指期货及融资融券后,今年,境内[JingNa]资本市场建设的焦点话题转向了国际[GuoJi]板,即吸引海外企业[QiYe]到境内[JingNa]股市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全国“两会”期间,有关方面负责人明确指出:国际[GuoJi]板的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制定完成。
目前,已有部分海外企业[QiYe]正与境内[JingNa]的投资银行联系,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来境内[JingNa]资本市场融资并上市。虽然根据官方的说法,推出国际[GuoJi]板并没有“时间表”,但在广大投资者看来,国际[GuoJi]板的诞生已经渐行渐近。
争论下的新生儿
现在,市场舆论对于推出国际[GuoJi]板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议。
在境内[JingNa]股市刚刚诞生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沪深股市仅有几十家企业[QiYe]上市。当时,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负责人,就提出了让海外企业[QiYe]来境内[JingNa]上市的设想,并且与德国奔驰汽车公司进行过初步接触。为此,媒体还以“奔驰汽车驶入上海股市”为题作了报道。
不过,此事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同。因为在当时,投资者最反感的就是扩容,并且坚持认为扩容是股市走熊的根本原因(而当时管理层的救市举措就是暂停发行新股)。既然本国企业[QiYe]发股票都会引起境内[JingNa]投资者反感,更何谈海外企业[QiYe]来上市了。
十几年过去了,面对现在将推出的国际[GuoJi]板,市场的不同看法不再是担心由此带来的扩容压力,更多是关注海外企业[QiYe]来境内[JingNa]股市发行股票并上市,有可能会对现行的股票估值标准形成很大的冲击,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体系的大规模调整。
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有关方面还是坚持推出国际[GuoJi]板呢?这里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境内[JingNa]股市从小到大,有了巨大的发展,现在就市值而言已经超过了日本,居世界第二。这样大的一个证券市场,只有境内[JingNa]企业[QiYe]上市而没有海外企业[QiYe]挂牌,似乎在结构上是很不完整的,因此现在需要补上这一环。特别是上海现在正在建设国际[GuoJi]金融中心,作为国际[GuoJi]金融中心,如果没有海外企业[QiYe]挂牌交易,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当开设国际[GuoJi]板与建设国际[GuoJi]金融中心的目标联系起来时,自然就获得了来自各层面官方的支持。
第二,境内[JingNa]股市在基本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后,在理论上已经与国际[GuoJi]市场基本接轨。但是,仔细看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直为权威媒体所抨击的热衷炒作题材股、忽视绩优权重股投资价值的投资理念,以及新股发行中所的“三高”现象等,都是管理层希望尽快予以解决的问题。而引进海外企业[QiYe]上市,借此树立良好的投资标杆,为境内[JingNa]投资者提供价值投资标的,的确也是有关部门开设国际[GuoJi]板的一个目的。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上市公司可能“按季分红”,因为这是海外企业[QiYe]的习惯做法。有了国际[GuoJi]板,这种做法就会引进境内[JingNa]市场,有利于改变境内[JingNa]股市文化。由此可见,把国际[GuoJi]板上市企业[QiYe]作为境内[JingNa]上市公司的样板,无疑也是一些部门力推国际[GuoJi]板的原委。
第三,通过建立国际[GuoJi]板,让部分红筹公司得以回归境内[JingNa]股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境内[JingNa]流动性过剩及投资渠道狭隘,特别是优秀上市公司数量少且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确实是管理层的一贯思路。国际[GuoJi]板的想法在前几年就已经比较成体系,只是在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问题、以及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问题,使得推出国际[GuoJi]板的时间不断被延后。
国际[GuoJi]板为投资者提供机会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讲,建立国际[GuoJi]板是必然的,而且极大地有利于国际[GuoJi]板所在地的投资者。现在,尽管全世界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多,但是真正效益好的且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却并不多。它们是全球的证券交易所都在争夺的优质上市资源。
中国的投资者经常感叹为什么中国移动这样的公司没有在境内[JingNa]上市,百度这样的公司要到美国去上市,它们更多的是给海外投资者带来了收益。在这里,固然有境内[JingNa]资本市场本身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到,海外交易所在吸引全球的优质企业[QiYe]方面十分擅长。
理论上,作为国际[GuoJi]金融中心,对于其他国家的投资者而言,一定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离岸金融市场,也就是说,一定会有海外企业[QiYe]上市。从这个层面上讲,管理层力推国际[GuoJi]板,是有远见的,如果再不抓紧国际[GuoJi]板的建设,很可能会贻误时机,将来一定会显得被动。
另外,中国的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投资境内[JingNa]企业[QiYe],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这还是不够的。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活动自然也是全球化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必须有全球视野。
而且,通过全球配置,能够有效地降低持有单一国家或地区股票的风险,为取得投资收益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年前,中国曾经考虑开设“港股直通车”,将境内[JingNa]资金引导至香港市场,当时的背景是一大批资金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到达香港开展投资活动。由此可见,境内[JingNa]投资者愿意投资海外市场上市公司。而开设了国际[GuoJi]板,实际上也是为大家的投资提供了方便,并且也有利于控制风险。所以,当大家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国际[GuoJi]板时,这应当是一个真正的利好。
国际[GuoJi]板框架尚需完善
对国际[GuoJi]板的另一种担心,是开设国际[GuoJi]板,可能改变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对已有的投资理念乃至股市文化会构成一定的影响。投资理念与股市文化可以是多元的,而且,国际[GuoJi]板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挂牌的海外公司数量并不会太多,因此很难构成太大的冲击。
这有点像早年国内开办三资企业[QiYe],其经营模式与当时的国有企业[QiYe]和集体企业[QiYe]存在很大差异,有人也曾担心会构成冲击,但是,实际情况大家都看到了,并没有出现冲击,相反更多的是出现了互补。
人们可以相信,国际[GuoJi]板开设以后,境内[JingNa]股市的上市公司结构会更加完整,投资价值也会更加突出,对于投资者来说也会面临更多的投资选择,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至于说到海外企业[QiYe]按季分红,这样的企业[QiYe]到境内[JingNa]上市会不会影响到境内[JingNa]企业[QiYe]的运行问题,这实际上是个“伪问题”。因为海外企业[QiYe]真正按季进行分红的是极少数,没有示范意义。由于国情的不同,这种行为也不可能在境内[JingNa]公司得到推广。一些人士把这个作为开设国际[GuoJi]板的理由是没有道理的,而广大投资者也不必因此而感到担忧。
应该说,以现行的制度来看,国际[GuoJi]板的整体设计思路需要符合境内[JingNa]股市运行的大框架,而且也必须以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为前提,要把这些问题都处理好,让投资者放心地投资,不能对境内[JingNa]其他投资板块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在这些方面恐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人们也在呼吁,相关的国际[GuoJi]板基本框架文件能够尽快公布,让公众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并且能够在市场的共同讨论中,不断臻于完善,从而为国际[GuoJi]板的顺利起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