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林文英:竟把头颅换自由--国家年鉴
林文英[WenYing]画像
建于1923年的林文英[WenYing]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人物小传
林文英[WenYing](1873-1914),字格兰,海南文昌人。曾在暹罗(今泰国)经商。后赴日本学习法政,与孙中山[SunZhongShan]筹划革命[GeMing],奔走于海内外,结纳同志。1909年与陈子臣等在海口成立琼崖同盟会支部。1911年11月广东都督府成立后至广东,被派组织琼州机关筹备处,因遭当地顽绅反对而作罢。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委为琼州交通部长,并受孙中山[SunZhongShan]委托组建琼州国民党支部。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员,与陈宏猷、翁桂清等创办《琼岛日报》。旋赴北京,提案质询袁世凯大借款案。“二次革命[GeMing]”失败后,被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离京返归故里,复创《琼华日报》。未及出版,1914年3月即遭袁世凯密令查封,他也被捕遇害。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通往文昌的海文高速路上,返乡祭祖的车一辆接着一辆。
家住海口的林蔓菁早早从海口出发———对她来说,在这个缅怀亲人的日子里,回故乡给伯祖父林文英[WenYing]倒上一杯酒,点上一炷香,是她心底的一种情结,更是情感上的一种慰藉。
被誉为“海南辛亥革命[GeMing]第一人”的林文英[WenYing],早年追随孙中山[SunZhongShan]鼓吹革命[GeMing],后在海南掀起“倒袁运动”,不幸被捕,为国殉难。
林文英[WenYing]的遗骨被安葬在故乡文昌清澜镇世坑村村南,孙中山[SunZhongShan]亲题“烈士林文英[WenYing]之墓”。林文英[WenYing]陵园四周,满是龙眼树、金松、槟榔树,胡汉民、邹鲁、蔡元培等民国要员的题词,陪伴着烈士的英魂。
“今年是辛亥革命[GeMing]10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祭奠革命[GeMing]先烈,有着特殊的意义。”林蔓菁说。
结识孙中山[SunZhongShan]
澄迈人王家槐撰述的《海南近志》中,对林文英[WenYing]曾有如此描述:“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SunZhongShan]先生,在南洋各地,鼓吹革命[GeMing],有筹款功。”
林文英[WenYing]原籍文昌世坑村,但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其父林开伦是一位久居泰国的爱国华侨。
据林文英[WenYing]的侄孙林鸿仲回忆,林家当时在泰国家境殷实,仅木材厂就开有3家,并有数间铺面。林文英[WenYing]从懂事起,就目睹了清政府统治下的祖国积弱多难,华侨在国外生活悲惨,萌发了反抗清廷、追求真理的思想。
1903年,30岁的林文英[WenYing]与六弟天吉离开泰国,同渡东瀛考入东京法政大学,研读法律政治。1904年,林文英[WenYing]在日本横滨结识了孙中山[SunZhongShan],自此追随孙中山[SunZhongShan]革命[GeMing],同孙中山[SunZhongShan]结下“布衣之交”。
据记载,孙中山[SunZhongShan]在缅甸、越南等地华侨中发展组织,筹募经费,林文英[WenYing]常随从左右,出任文书工作。林蔓菁曾听父辈们讲,“当年林文英[WenYing]随孙中山[SunZhongShan]在泰国宣传革命[GeMing],为了安全,林文英[WenYing]的父亲林开仑把孙中山[SunZhongShan]藏在家中。因为林文英[WenYing]的母亲是泰国人,泰国政府对林家没有什么戒心。林文英[WenYing]白天跟随孙中山[SunZhongShan]活动,夜间同睡一张床,形影不离,被称为‘一对亲兄弟’。如今,这张床还存在曼谷的博物馆里。”
林开仑还带头捐款,林蔓菁讲,“当时林家卖了两个木材厂,还有数间铺面,资助孙中山[SunZhongShan]的革命[GeMing]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