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赵凤昌:幕后催生民国--中国年鉴(3)
惜阴堂主
话说那晚赵凤昌奔到上海[ShangHai]电报[DianBao]局,发密电给汉口电报[DianBao]局局长朱文学询问湖北[HuBei]局势。次日早上,朱文学回电:瑞澂(湖广总督[ZongDu])兵败,首义成功。
赵凤昌忧心忡忡地回到上海[ShangHai]南阳路10号,一座名为“惜阴堂”的小洋楼。这是他的宅邸,在此后的数月时间,这里还是无数大佬聚首密会之地,直至中华民国[MinGuo]如婴儿般呱呱坠地。有些人听过这个说法,但更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惜阴堂是民国[MinGuo]的“产房”,赵凤昌就是“民国[MinGuo]产婆”。
清廷覆亡,早在预料之中,但武昌起义的爆发,还是让赵凤昌吃惊。他清楚,英法列强军舰就停在长江口,内战突起,危机四伏,搞不好就会重现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惨剧。而平定乱局的根本,在于经济,再说直白点,就是协调各方的利益分配。无论中国人还是洋人,凡是有钱人就最怕打仗。赵凤昌想明此事,便稳坐惜阴堂,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斡旋——
其一,邀约沪上富商名流齐聚惜阴堂,请他们调动所有商务关系,确保局面稳定,支持起义。赵凤昌的说法,在这时就代表了上海[ShangHai]各界的态度:“上海[ShangHai]据长江下游,集人力物力,足为武汉之声援也。”
其二,请上海[ShangHai]商会负责人苏宝森通知外国使节:革命军一定会保护外商利益,所以洋人也万万不可干涉战事,大家在商言商,免生冲突。不久,各国驻华公使达成一致意见,宣布“严守中立”。
其三,紧急致电两江总督[ZongDu]张人骏,劝他不可发兵援救湖北[HuBei]清军。“固圪自保,万勿轻预上游之事。”赵凤昌利用自己的关系,成功稳住了手握兵权的地方大吏,清廷统治的瓦解,已成定局。
其四,最难的一环,是化解南北[NanBei]之争。清末中国有两支最强大的军队,一支是袁世凯[YuanShiKai]的北洋新军,一支是张之洞的湖北[HuBei]新军。现在湖北[HuBei]新军造反,清廷已急令袁世凯[YuanShiKai]发兵镇压,南北[NanBei]大战,一触即发。
民国[MinGuo]产婆
赵凤昌想到了两个人。
张謇,江苏南通人,君主立宪派首领,曾经是袁世凯[YuanShiKai]的老师。他本来忠于清廷,武昌起义爆发后,张謇去劝两江总督[ZongDu]张人骏发兵,对方不理。张謇无奈,又来上海[ShangHai]找老友赵凤昌问计。这是天赐机会,赵凤昌认为,若能说服张謇,以他和袁世凯[YuanShiKai]的师生之谊,北上调停,应该能稳住老袁。
庄蕴宽,赵凤昌的常州老乡,庄、赵两家祖上早有姻亲关系,赵凤昌的夫人洪氏还是庄蕴宽的表姐。而庄蕴宽的姐夫吴稚英,又与赵凤昌同属张之洞嫡系。吴稚英的父亲吴殿英,是湖北[HuBei]新军的创建人,当年有个下属叫黎元洪。如今黎元洪稀里糊涂成了革命军拥戴的湖北[HuBei]都督,能够去湖北[HuBei]斡旋的人选,非庄蕴宽莫属。
赵凤昌力邀张謇和庄蕴宽齐聚惜阴堂,三人谋定大事,分头行动。
张謇发表全国通电,呼吁各省督抚起义,拥护共和。同时张謇给袁世凯[YuanShiKai]发电报[DianBao],劝他停止进兵,避免内战。
庄蕴宽则以江浙沪总代表身份赴鄂,与黎元洪谈判。他的任务是说服湖北[HuBei]军政府,把召集各省要员开会议和的地点,定在上海[ShangHai]租界——这也是赵凤昌的主意,他想把话语权争到上海[ShangHai],可以借机扶持无兵无权的革命党人。
后来的局势发展,证明赵凤昌的努力没有白费。
袁世凯[YuanShiKai]和武汉的革命军打了几仗就罢手,开始议和。这算是软硬兼施,既可逼清帝退位,又能为将来争夺总统大位做好铺垫——来自常州人洪述祖的建议。
各省诸侯群起响应革命,纷纷派代表来沪。他们受到了惜阴堂主人赵凤昌的周到接待,包括长沙黄兴、番禺汪精卫、余杭章太炎、桃源宋教仁、长沙章士钊、三原于右任诸人,在惜阴堂小楼里奠定了日后南京临时国会的基础。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ShangHai]。第二天,他就来到惜阴堂。
这一天惜阴堂里发生了什么[ShiMe],没有特别详尽的记载,据说孙中山和赵凤昌会晤,主要谈了一个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