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珞珈山永失马克昌--国家史册
我国刑法学界素有“北高南马”之说,“北高”指的是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铭暄,“南马”即指马克昌。
马克昌坐过21年的冷板凳却乐观豁达,他在“反右”、“文革”中深受迫害,仍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作“特别辩护”。
他辞去行政职务后反而迎来事业高峰,78岁高龄时完成8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
从教61年,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为我国培养出大量高级法律专业人才,被誉为“马家军”。
法学泰斗马克昌“人走神在”
马克昌的离去,意味着珞珈山下一位法学大家就此陨落,东湖岸边,再无先生散步身影。
先生每晚看完新闻联播,吃完饭,晚上8点出门开始在珞珈山散步,总有很多散步伙伴,浩浩荡荡成为武大一景。
2011年6月22日19时16分,马克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5岁。
“他是我国刑法学界的巨星,这颗巨星的陨落,是刑法学界的巨大损失。”在收到好友离世的消息后,并称为“北高南马”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铭暄悲痛而惋惜。
网友说他是“中国法律人的精神财富”、“中国的一颗良心”。
他坐过21年的冷板凳却乐观豁达,他在“反右”、“文革”中深受迫害,仍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作“特别辩护”,他辞去行政职务后反而迎来事业高峰。
他的个人命运总是被时代裹挟前进,正如马先生生前所言,“我们那代人只要坚持下来都是大师。”的确如此,他在刑法领域位至泰斗。
他育人61载,大多学生如今都官至高位,抑或科研有所成就,日本早稻田大学前校长西原春夫先生称之为“马家军”。
晚年,他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他希望他的学生在实务领域官越来越大,却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官,只适合做学问。
春风得意马蹄疾
1926年,马克昌生于河南省西华县,战争几乎影响到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7岁丧父的马克昌幼年便知人情冷暖。
1941年,15岁的马克昌以优异成绩考入周口联合中学。1944年,日军进攻中原。周口联中因中原沦陷被迫停办。为了生计,1945年秋,马克昌到项城县贾岭小学当语文老师。半年后,他又到逍遥镇联中当语文老师。
20岁那年,他边当老师边复习报考大学。上天总是眷顾勤奋的人,很快,马克昌被所报考的三所大学前后录取。
他最终选择南下,“当时感觉前途一片光明”,选择了武汉大学法律系司法组。之所以报考司法组,他曾对记者说,有两点原因:第一司法组为公费,有一定经济资助,减少个人在校费用;第二包分配,毕业以后可以分到法院工作。
“武大山清水秀,是一个很好的读书的地方。”读书之余,马克昌还参加不少学生运动。
很快,1950年马克昌毕业留校,担任助教。随即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
起初,俄语成为马克昌听课一大障碍。不过毕业之时,马克昌除俄语成绩为“良”,其余课程全部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