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王献唐:为吾鲁存兹一脉文献--国家史册
王献唐画作《菊花》
“发前人所未发”
王献唐出身于小知识分子家庭,有较好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王廷霖,行医出身,“精岐黄”,酷爱金石,曾师承清代著名金石家、小学家许瀚,在小学、金石方面造诣颇深。王献唐天资聪颖,又从小受父亲训诫,如屈万里在《王献唐先生事略》中所讲,“日照为许印林(翰)、丁竹君(以此)故里,流风所被,邑人多治小学。先生既精于金石、音韵、训诂之学,复资以证古史,故创获独多。”
王献唐十几岁时,便以工于书画闻名乡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致力于古文研究。据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考证,王献唐11岁入青岛礼贤书院求学,19岁考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拥有了良好的国学功底和丰富的西学知识。29岁时,王献唐开始撰写《公孙龙子悬解》三卷,十分受学界推重。中年以后,他写成《临淄封泥文字》论述封泥制度,见识独特,“发前人所未发”。然而,他一生的心血,在《中国货币通考》、《炎黄氏族文化考》、《国史金石志稿》等著作中体现最为明显,但因为卷帙浩繁,又适逢乱世,却没来得及最终定稿或刊登,遂成遗憾之事。
久为学界关注的《国史金石志稿》是王献唐的巅峰之作。《国史金石志稿》从1940年开始编撰,于1945年完成“金文部”。这是中华民国政府编写国史时,王献唐编写的关于金石志的内容。此书几乎包含了20世纪上半叶出土的所有金石器物。从乐器、酒器、水器、食器及其他杂器,直到铜镜、古玺、梵像等;记录的器物的时代,从商直至魏晋南北朝,跨越时限之长,也是同类著作中的翘楚。
王献唐一生治学严谨,著述甚丰。虽他生前所著最后定稿者不多。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叶圣陶、顾颉刚、夏鼐、唐兰、张政焤等都曾撰文,称王献唐先生是山东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青岛大学、山东省图书馆曾在1995年、2004年、2009年三次举办“王献唐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中外学者一致认定,王献唐是中国国学大师。
“欲为吾鲁存兹一脉文献”
在抗战期间,山东省立图书馆的重要文物和善本书,被精心运往抗日大后方四川,王献唐出资尽力,甚至不惜生命。他毕生都秉承着“为中华民族续命”的使命,为齐鲁文化的传承留下了重要血脉。
沿循着李勇慧对于王献唐的年谱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献唐为保护齐鲁文化所做的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