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忽必烈包抄南宋:动用海盗建立海上通道--中国年鉴网(2)
1310年,或许是因为张瑄孙子的请求,或许是因为北方的饥荒迫切要求朝廷[ChaoTing]重新启用张瑄家族。总而言之,这一年,皇帝对朱清和[QingHe]张瑄给予平反,令张瑄的长子掌管对日本的贸易[MaoYi]。尽管如此,要马上运粮挽救饥馑已经为时较晚了。
1310年,粮食安全运到天津港之后,皇帝专门派了一名钦差赶到天津,祭祀海神娘娘,感谢海神对船队的保佑。第二年,朱清一个精明强干的手下成功组建了八百只船的舰队,并且押送了2773266石米到北京,此次运粮数量之多,今天来看也是一个奇迹。
经过这些事之后,元朝[YuanChao]统治者意识到海上[HaiShang]运输[YunShu]的复杂性,再次提升了海上[HaiShang]运输[YunShu]官员的职位。从名臣柳贯的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朝廷[ChaoTing]有多依重他们[TaMen]:这些官员可以佩戴虎头金牌,出行的时候可以乘坐三匹马拉的马车,每个城市的地方官员对他们[TaMen]毕恭毕敬……
澉浦杨氏家族
朱清和[QingHe]张瑄之后,另一个著名的被招安海盗家族,是澉浦杨氏家族。
杨氏家族在宋朝就从事海上[HaiShang]贸易[MaoYi]。其中心人物杨发和朱清、张瑄一样受到南宋招安,后又投靠元朝[YuanChao]。
1277年,忽必烈仿效宋朝,在现在的宁波、上海和澉浦设立了三个市舶司,全部归杨发管辖,杨家很快搬到海盐县澉浦镇地区居住。4年之后,这里就变成了东南亚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至澉浦,在其游记中写道:“这里是一个优良的港湾,所以从印度来的货船,经常都在这里停泊”。
朱清和[QingHe]张瑄倒台之后,1311年,因“澉浦杨家等有舟,且深知漕事”,杨发被封为海道运粮都漕万户,得到了更多的海上[HaiShang]远行和贸易[MaoYi]机会。
杨发死后,他的儿子杨梓继续他的事业。杨梓早年主要从事与日本和高丽等国的海上[HaiShang]贸易[MaoYi],1293年曾随元兵南征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杨梓因为熟悉海路和东南亚风土民情,被任命为宣慰司官,随大臣伊克穆苏负责军事导航,前往招谕,胜利归来后,以功受封为安抚总司,后又任杭州路总管。
杨梓的儿子杨枢是中国著名的航海家,曾到达波斯湾附近的忽鲁模斯(霍尔木兹),这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地,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时方才到达。
杨枢下西洋,比起郑和来早了111年。1301年,19岁的杨枢被委任为官本船的代理人,远赴印度洋经营海外贸易[MaoYi],归来时在波斯湾忽鲁模斯港停泊时,曾遇波斯合赞王派出的使者那怀等人。那怀于1303年到达中国,在大都觐见元成宗后,又请求再乘杨枢的海船返回波斯,元朝[YuanChao]特封杨枢为忠显校尉、海运副千户,授予佩带金符,让他以官员身份护送那怀一行回国。
1304年初冬,杨枢护送那怀一行出发,旅途历经艰险,风暴一再阻碍他们[TaMen]的行程,直到1307年船队才安全抵达忽鲁模斯港,完成使命。
朝廷[ChaoTing]对海洋贸易[MaoYi]的垄断被打破之后,海洋贸易[MaoYi]进一步发展,从事此行的商人[ShangRen]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杨氏家族更以铺张排场著称,同时他们[TaMen]还布施寺院,印刷佛经,杨家修建的寺庙遍布浙江和江苏。
虽然元朝[YuanChao]统治者允许商人[ShangRen]们扩展海上[HaiShang]贸易[MaoYi],但是尽可能多地任命蒙古人来进行此项事业,朱清和[QingHe]张瑄的下属都被朝廷[ChaoTing]严密监控,杨家在海上[HaiShang]的空间越来越小。杨梓则开始醉心戏曲创作,他在家中收养了100多个戏子,随时可以排演他的新剧本。这在当时闻名一方,元代姚桐寿的《乐郊私语》记载:“杨氏家僮千指,无有不善南北歌调者”,“海盐少年,多善歌乐府,皆出于澉川杨氏”,即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