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喋血玄武门:李世民阴谋血腥的皇帝之路--国家史册(4)
六月七日,李世民[LiShiMin]正式当上了皇太子。
六月十六日,李渊给裴寂一个手诏表示自己“朕当加尊号太上皇”。
七月,秦王府的主要人马全面掌管军政关键岗位。
八月甲子(九日),李世民[LiShiMin]即皇帝位。
其实,玄武[XuanWu]门事变当天,李世民[LiShiMin]就获得了军权和行政权,完全控制了朝廷。后来当太子和即位当皇帝,都是走过场、履行手续而已,最最关键的就是获得军权。
现在,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在杀掉李建成[JianCheng]、李元吉之后,李世民[LiShiMin]的第二步计划就是获得军权,然后才是其他权力。
既然军权如此重要,李渊难道不知道出让的后果吗?那么,李渊是在什么状况下同意出让的呢?他是否可以有其他选择呢?
李渊正与群臣在海池泛舟,尉迟敬德出现,他“擐甲持矛”的一身装束把李渊吓坏了,皇帝“大惊”。擐甲持矛,就是全副武装。尉迟敬德擅长用矛,天下无敌,他刚刚从玄武[XuanWu]门战场过来,李元吉为他亲手所杀,李建成[JianCheng]的头颅也应该是他割下来的。所以,尉迟敬德来见皇帝的时候,很可能是一身血污,满脸杀气。这样的外表,李渊怎能不大惊失色?
李渊大惊之后,问尉迟敬德:“卿来此何为?”这问话应该包含了部分答案,他心中应该是有所猜测。根据《尉迟敬德传》的说法,当尉迟敬德回答是来保护皇帝的时候,李渊的表现是“意乃安”。开始,我读这句话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认为李渊听到两个儿子被杀,还会“意安”,不可思议,一定是史臣乱写。现在明白了,我们从高祖的大惊—来此何为—意乃安的整个过程来看,高祖最初怀疑尉迟敬德是来谋害自己的,一听不是,所以才会“意乃安”。
那么,高祖为什么会有这种怀疑呢?看看唐代的相关制度就会明白。我们以贞观时期确实发生的两件事情为例。
贞观元年(627),长孙无忌去见皇帝,忘记解除佩刀,而监门校尉居然也没发现,等长孙无忌出阁门后才察觉。在讨论这个案件的时候,封德彝认为:校尉应该死罪,长孙无忌徒刑两年。后来因为戴胄的强力坚持,没有杀监门校尉。《贞观政要》记录这个事情,是要表彰戴胄坚持法律公平原则。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带武器到皇帝身边是很严重的犯罪。监门校尉并不是自己带武器到皇帝身边,只不过是没有发现长孙无忌携带武器而已,即使如此,他也应被判死刑。后来因为皇帝没有降罪长孙无忌而救了他一命。如果像尉迟敬德这样,没有得到许可,携带武器到皇帝身边,会怎么量刑?死刑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再举一个例子。贞观二十一年(647),皇帝去旧未央宫游玩,相关保卫部门没有及时通告,所以一个卫士猝不及防遇到了皇上,身上还戴着佩刀。唐太宗说,这个事情要是交给法律部门解决的话,那就要死好几个人,你赶快离开吧。于是赦免了那个卫士。我们便知,一个卫士携带武器出现在皇帝面前,相关人员都会被处死。
我们再回到唐代的法律上。《唐律疏议》有规矩,有一种罪行就是滥入大内,凡是不按照合法手续进入皇宫的,无论是溜进去了还是误打误撞迷路进去,都叫滥入。皇帝所在的地方主要是皇宫,也叫大内,如果皇帝在野外,那就是御所,只要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皇宫,滥入也是不允许的。如果带着武器进皇宫,或者没有带武器直接到了皇帝身边,这就是犯罪。什么处分呢?是斩刑。唐代死刑分两种,一种是绞刑,一种是斩刑,当然斩刑更严重。
但是,尉迟敬德此后没有受到一点点处分。不仅如此,李世民[LiShiMin]还把齐王府的所有金银宝物统统赐予了他,使他一时间成为天下首富。这究竟是为什么?历史的迷雾重重,我们还是直言不讳吧。事实是尉迟敬德带了一支军队,用武力把皇上和宰相们全部“保护”了起来。我们当然知道,这个保护的实质,就是囚禁。这是玄武[XuanWu]门政变的一部分。然后,尉迟敬德索要兵权,皇帝不得不交出。
以往不管是让位说也好,夺权说也罢,都没有仔细研究尉迟敬德的行为,所以李渊在玄武[XuanWu]门事变中曾经遭到囚禁的事实很少有人提到。我们现在不仅明确李世民[LiShiMin]夺权的结果,而且知道他在杀了太子、齐王后,如何从皇帝手中夺取了所有的权力。
皇帝既然失去了人身自由,他除了交权,别无选择。对于唐太宗李世民[LiShiMin]来说,尉迟敬德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于是,我们现在也可以重新为玄武[XuanWu]门事件定性,李世民[LiShiMin]在玄武[XuanWu]门事变中不仅杀死兄弟,而且逼迫父皇交出了最高权力。确切地说,尉迟敬德代表李世民[LiShiMin],在海池边囚禁了当时的皇帝李渊,逼迫李渊交出兵权。玄武[XuanWu]门政变的性质再清楚不过,李世民[LiShiMin]针对的不仅是兄弟,还有父皇。
也许有人会问,玄武[XuanWu]门事变的许多细节都被后来掩盖了,为什么尉迟敬德囚禁皇帝的这段文字保留下来?开始我也觉得奇怪,后来发现,这些文字都是记载在尉迟敬德传中,于是恍然大悟。玄武[XuanWu]门事变的许多细节需要掩盖,但对于立功的尉迟敬德,他的功劳也需要表白,如果一字不记,等于抹杀了尉迟敬德的功劳。为了一种平衡,只好模糊记录,结果给我们今天留下了探究真相的线索。
这可是天大的秘密,谁都未曾说过的。今天我在这里这么讲出来,难道没有受到什么启发,都是如此推测出来的?不是,我还是受到了别人的启发,只是作者已经不可考了。
这是一篇唐代的小说,是它给了我们重要的提示。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一个洞窟被打开,里面珍藏了九百多年前的文献被发现。这就是敦煌藏经洞。这些中国的国宝后来流落到世界各地,其中英国、法国、俄国都是重要的收藏地。英国的敦煌文书是斯坦因带去的,所以他们的编号都用S。而S.2630号文书,是一篇唐代人写的小说。小说没头没尾,但是内容很重要。在中国,学者王国维是第一个研究这篇小说的人,他将它命名为《唐太宗入冥记》。这个古代小说故事虽然不完整,大概的意思还清楚的。玄武[XuanWu]门事变以后,李建成[JianCheng]和李元吉的鬼魂不散,到冥世阎王殿告状,最后阎王决定抓李世民[LiShiMin]的灵魂来冥世与李建成[JianCheng]等对质。其中,有一个冥世的判官叫做崔子玉,他是辅阳县县尉,一个往来于人间与冥世的人。他看到自己的皇帝来到冥世,知道升官的机会到了。他开始跟唐太宗讨价还价,唐太宗不得已只好跟他搞交易。崔子玉说可以替唐太宗回答问题,但需要唐太宗给他报酬。回答什么问题呢?即“武德七年(玄武[XuanWu]门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小说作七年),为什么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唐太宗一看这个问题,立刻傻了,“闷闷不已,如杵中心”,心中像长了块木头。他说回答不了。最后,崔子玉替唐太宗回答了这个问题,大约是大义灭亲之类。于是李世民[LiShiMin]给了他一个蒲州刺史兼任河北二十四州采访使的大官。小说中,唐太宗的灵魂战战兢兢,因为心中有鬼。最后不得不接受崔子玉的敲诈,顺利通过冥世的拷问。
这个小说的创作年代不清楚,但肯定属于唐代,小说应该是经过了多人不同时期的修改,大概在武则天时期已经成形。其中,小说认为李世民[LiShiMin]有罪。其中特别清楚地说到他“囚慈父于后宫”。因为杀兄弟的事情记载比较多,软禁父亲的记载一个字都没有。这里的提示告诉我们,唐朝就有这种李世民[LiShiMin]囚禁父皇的说法。
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玄武[XuanWu]门之变后尉迟敬德出现在高祖李渊面前的一幕,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就豁然明朗。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地来到李渊的所在地,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支军队前来。李渊连同他的一班大臣,立刻丧失了人身自由。因为人身自由已经丧失,当然也丧失了控制局面的可能。他们只能按照李世民[LiShiMin]的要求办事,否则肯定有生命危险。
李渊显得很乖,要什么就给什么。不是他喜欢这样,是因为他不得不这样。已经成了李世民[LiShiMin]的阶下囚,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呢。这样看来,李渊退位是形势所逼。高祖确有识时务的一面,但不是我们通常说的主动让权。
高祖被囚禁一个小时与一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李世民[LiShiMin]的皇帝位置是从父亲手里强取的,对此,他和父亲都心知肚明。虽然父子二人暂时平和共处,李渊也不愿意挣扎出更大的悲剧,但是,两人的心里是打上结的。李渊还活在人世,他一直默默地在旁边看着李世民[LiShiMin]治理天下。这对于李世民[LiShiMin]来讲,其实是另外一种压力。他应时刻提醒自己,父亲在看着。压力即为动力,这是他取得贞观之治的另外一种动力。
李世民[LiShiMin]终于当上了皇帝,虽然费了很大的力气。
文章摘自《从玄武[XuanWu]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作者:孟宪实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