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历史的误会”:建筑师陈占祥因规划老北京被打成右派--国家史册(3)
1946年,陈占祥回到了阔别8年的上海,但此时内战爆发。看到满目疮痍的场景,陈占祥知道,此时谈北平[BeiPing]规划[GuiHua]显得奢侈无力,北上之路只能暂时搁浅。
滞留南方的陈占祥在南京主持完成了国民党政府“行政中心”规划[GuiHua]方案[FangAn]。随后,他又被借调到上海市建设局参与编制上海都市计划,提出了开发浦东新区的建议。尽管一直在从事都市规划[GuiHua]工作,也做出了一些不错的方案[FangAn],但是内战打乱了城市的建设,陈占祥的理想成了一张张被束之高阁的图纸。
父亲[FuQin]经历那段人生灰暗岁月时,陈愉庆尚还年幼。多年后,她试着分析父亲[FuQin]当年的心境——“一方面,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国统区经济的凋敝,他感到无比的绝望和痛苦;另一方面,他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不知道共产党是否能接受他这个受过英帝国主义教育的读书人。”
转眼间到了1949年,陈占祥变得越发忧虑。素来远离政治的他,搞不清新政权是什么模样?他甚至想到要离开。
然而,陈占祥的命运却在一夜之间发生转折。1949年5月26日的那个雨夜,陈占祥给冒雨露宿街头的解放军送牛肉汤时,被一一婉拒,回到寓所的他忍不住掩面抽泣。他相信,新政权值得托付。随即,陈占祥将第二天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撕成了碎片。
当阿伯科隆贝得知陈占祥决定留在大陆时,电话那头沉默好久,半晌问了一句:“你觉得他们[TaMen]会把北平[BeiPing]规划[GuiHua]交给你吗?”
陈占祥自信地回答:“会”。
“愿幸运之星照耀你,查理!”阿伯科隆贝接着说。
“也许父亲[FuQin]当时没有听出,导师祝福的背后是深深的忧虑。”陈愉庆若有所思地对《小康》记者回忆。
一起做梦的日子
1949年10月,陈占祥得知梁思成正在领导北平[BeiPing]都市规划[GuiHua]工作,他主动写信给梁思成,介绍了自己[ZiJi]的情况,并表示愿意参加。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梁思成立即回复,不仅邀请他参与北平[BeiPing]规划[GuiHua],还希望他能推荐更多的专业人士北上。陈愉庆记得那段日子父亲[FuQin]整天忙着打包装箱,“喜悦而忙碌”。
不久后,陈占祥一家踏上了北京[BeiJing]的土地。这一年他33岁。
至今,陈愉庆仍清楚记得和梁思成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清华新林院8号,并不豪华,却雅致有加,那天的下午茶只约见了陈占祥一家人,尽管陈占祥和梁思成相差十几岁,但谈及城市建设规划[GuiHua],两人却颇有共同语言。
陈愉庆记得,当父亲[FuQin]说到“全世界再也没有第二个北京[BeiJing]城,这块瑰宝规划[GuiHua]时要像爱护自己[ZiJi]的眼睛一样,不然愧对先人”时,“梁先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把茶杯举起来碰了碰说,‘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
打造“梁陈方案[FangAn]”的那段日子,是陈愉庆儿时记忆的浓重一笔,“那段时间我们家经常灯火通明,父亲[FuQin]和梁先生几乎整天在一起”,至于童年时的她则“兴奋地围着家中一张明式花梨木大餐桌团团转,目睹他们[TaMen]把一件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模型排在大桌子上,热烈讨论每种设计的利弊得失。多少次争得面红耳赤,转瞬又笑逐颜开,云淡风清。有时半夜醒来,仍可看到客厅里灯火通明,不知父亲[FuQin]躬身在绘图板上赶制什么鸟瞰图、立面处理示意图之类。母亲默默陪坐在一旁织毛线,不时起身为父亲[FuQin]的茶杯里添着开水,递去一小碟他喜欢的核桃姜汁饼干。”
陈愉庆还记得,每次动笔写方案[FangAn]前,梁、陈二人都会带着年幼的她在北京[BeiJing]的大街小巷考察,“梁思成很幽默,自己[ZiJi]开车,还自嘲‘老夫是车夫’。”
“车夫”那时正是盛年。1950年,他49岁,而陈占祥34岁,前者时任北京[BeiJing]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后者则是北京[BeiJing]建设局企划处处长。
为了规划[GuiHua]调查的方便,北京[BeiJing]市政府给陈占祥配了一部银灰色的华沙车,一位专职司机,但是车里坐不下那么多一同出行的同事,陈占祥就索性和大家一道骑自行车,他说这样穿胡同进小巷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