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国史视角 >

两次鸦片战争为何没把中国人打醒?--共和国史册(3)

     三派戮力——立宪建国

  当时中国[ZhongGuo]的中上层社会,都赞同走立宪、不走革命[GeMing]的道路,这是一个[YiGe]基本的方向。所以,我们[WoMen]看到辛亥革命[GeMing]发生后,为什么革命[GeMing]派会愿意和立宪派、北洋派坐下来谈出一个[YiGe]新的民国,而不是跟他们打出一个[YiGe]全新的民国。

  今天看起来,99年前的中国[ZhongGuo]是何等的糟糕——列强环伺、民不聊生、国力衰弱,好像四万万同胞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历史还有另外一面,当时的中国[ZhongGuo]基本上还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但是城市开始出现了工商业,有了新式的企业、银行,更重要的是,经过晚清以来一次次的政治运动,外国入侵的冲击,大清王朝已非常衰弱。衰弱的王朝也在寻求出路,包括主动地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回望110多年前的戊戌变法,光绪皇帝在103天当中发了上百道诏书,雪片一样飞往各地,大部分都没有得到执行,唯一留下的遗产,就是[JiuShi]今天的北京大学。但是,在经历1900年八国联军之变以后,慈禧太后在重回北京的路上就下了罪己诏,开始主动的实行新政,也就是[JiuShi]政治改革。

  到了1905年清政府把科举制度废除了,这是一件大事,惊天动地的大事。科举制对于维系当时的整个政治格局、政治制度、文化伦理价值,几乎是根本性的,慈禧太后说废就废了。废掉科举制,意味着整个干部选拔机制都动摇了,整个机制都要变革,原有的一切都要变化。接下来迈的步伐要远远超过她亲手镇压掉的戊戌变法的那一些纲领。

  1906年9月1日颁布的那一道预备立宪诏书,要把国事公诸舆论,最后建立一个[YiGe]国会,来约束皇帝的权利,这一切都是1898年想不到的,不到10年,慈禧太后做的比光绪帝还要激进,这是我们[WoMen]今天也比较难以想象的。这个过程留下的主要成果就是[JiuShi]在各省成立了一个[YiGe]地方议会性质的咨议局,远到新疆,笔者在1910年英国记者莫理循到新疆旅行拍的照片上看到,那里虽然没有选出议员,但也挂出“新疆咨议局”的牌子。

  咨议局完全是新生事物,今天看来也许觉得没什么。但在清朝末年,100多年前的中国[ZhongGuo],由老百姓自己投票选举议员,可以监督政府,对政府的预算指手画脚,对政府的施政评头论足,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在很多地方,像江苏、浙江、广西,政府和咨议局之间都发生过尖锐的分歧、冲突,造成了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带着咨议局的常驻议员,以辞职来抗议。因为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人骏不服咨议局对他的制衡,矛盾都发展到这种程度。在中央一级也产生了相当于国会的机构资政院,一部分钦选议员,就是[JiuShi]皇帝所选定的议员;另一部分民选议员,就是[JiuShi]由各省咨议局选出来的,已经具备国会的雏形。尤其是地方咨议局的选举,看一下咨议局的选举条件,一是有中学堂或相当于中学堂的学历;二是有秀才以上的科举功名;三是家里有5000银元的营业资本,或者纳税200元以上。还有其他的诸如年龄和居住年限方面的限制,但主要就是[JiuShi]两条:一个[YiGe]是受教育程度,一个[YiGe]是有一定的财产,也就是[JiuShi]我们[WoMen]过去说的无恒产者无恒心。

  我们[WoMen]看国外的例子,其实也都是这样,我们[WoMen]知道美国1787年有了宪法,最初具有选举资格的人都是具有一定纳税金额的成年白人男人,这个就是[JiuShi]限制条件,黑人不行,女人不行。到了后来所有的白人男子,无论纳税多少都有选举资格。到20世纪中叶,所有女性只要到年龄也都具有选举资格。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开放到黑人具有选举权。美国的这个过程也横跨了200多年。英国也一样,英国是一个[YiGe]更古老的民主国家,1215年英国就有大宪章,整个过程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到了女性都有选举权,也是到20世纪,有600年到700年的过程。在历史当中,没有一个[YiGe]国家,在一开始启动选举时就是[JiuShi]一步到位,所有的人都具有选举权。

  中国[ZhongGuo]在最初的开放选举当中,做了一些财产、教育程度的限制,其实是世界通例,是一个[YiGe]正常的行为。这次选举正式登记的选民只占了当时中国[ZhongGuo]总人口的千分之四,选出来的议员平均年龄43岁,所有的人都有科举功名或受过新式教育,有很多人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总体的教育程度都很整齐,代表了当时中国[ZhongGuo]的社会精英,选举结果是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他们的表现今天看来也都是站得住脚的。为什么选民人数这么少?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有一条财产限制,把很多人挡住了,中国[ZhongGuo]人习惯钱财不能露白,有财产而不愿登记的人不少,去登记的人多数是按教育程度。

  晚清中国[ZhongGuo]咨议局的选举这件事告诉我们[WoMen],在这一轮大变革当中,慈禧太后推动改革的动机是保住大清王朝,但是客观上还是推动了社会进步。张謇这样的立宪派就是[JiuShi]这个过程中冒出来的,因为有选举做合法途径,立宪派几乎在各个省都浮出来了,他们相互串联,组织起来,咨议局联合会之类的组织有好几个。从1909年到1911年之间,他们发动了至少3次全国性的国会请愿运动。当时新兴的工商业阶层、读书人几乎都卷入到这个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朝廷早一天开国会,慢慢的凝聚成了一个[YiGe]立宪派的核心,以张謇、汤寿潜这些名流为代表,成了立宪运动的中心人物,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

  袁世凯被开缺回籍之前,基本上赞成立宪,愿意中国[ZhongGuo]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当时中国[ZhongGuo]的中上层社会,都赞同走立宪、不走革命[GeMing]的道路,这是一个[YiGe]基本的方向。所以,我们[WoMen]看到辛亥革命[GeMing]发生后,为什么革命[GeMing]派会愿意和立宪派、北洋派坐下来谈出一个[YiGe]新的民国,而不是跟他们打出一个[YiGe]全新的民国。谈出来的民国一定是不彻底的,半新半旧的,这是因为当时整个民心所向,君主立宪制是更大的主流。把清朝连根拔起不是当时的主流意识,改革是民心所向,革命[GeMing]只是部分人所向往的。

  即使在底层社会,鲁迅在《阿Q正传》等小说里所写的阿Q或者阿Q身边的人,他们其实也不赞同革命[GeMing],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革命[GeMing]到底是什么。

  革命[GeMing]只是革命[GeMing]派少数精英们推动的,跟君主立宪相比,他们的力量要更弱一点。等到革命[GeMing]之势已成,革命[GeMing]派才发现他们驾驭局面的能力是很脆弱的,尤其是最关键的一条,他们在财政上解决不了问题,他们的军队筹不到足够的军饷,要打仗,继续北伐,就要有足够的军饷,但这个很难解决。既然大家的力量都有限,有限的力量面对有限的力量,你也吃不掉我,我也吃不掉你,那就不能拼杀,只能妥协,只能坐下来谈判,只能寻求多赢,而不可能一家独赢。

  最后的结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互动的结果。这个互动即使算不上是良性互动,也不是恶性互动,而是一个[YiGe]中性互动。中性也好,和中间道路、中间思想一样,不是什么坏事情。辛亥革命[GeMing]很幸运,三派力量都没有足够大到把其他的力量吃掉,迫使他们坐下来对话。这个对话就是[JiuShi]“南北和谈”。北方袁世凯派出的代表是唐绍仪,南方派出的代表是伍廷芳,两个都是有英美教育背景,都曾出使美国,非常了解西方,而且他们都是广东人,革命[GeMing]派的领袖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也都是广东人,广东人在一起好说话,这简直就是[JiuShi]广东人与广东人的谈判。

  这个谈判的背后还另有一个[YiGe]谈判,就是[JiuShi]我们[WoMen]以前不太留意的另一个[YiGe]南北和谈,是军人和军人在谈。北方派出的代表叫廖宇春,南方派出的代表是黄兴任命的顾忠琛,也许他们的和谈更具有实质性,如果说前者是“文和谈”,后者就是[JiuShi]“武和谈”。这个和谈决定了三派殊途同归,他们达成的5条协议就决定了满清王朝的结束和共和时代的开始:

  第一条,建立共和政体,就决定要抛弃满清王朝。

  第二条,本来北方主张写明推袁世凯为大总统,南方不同意,讨价还价,最后妥协:先推覆清廷者为大总统,袁世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可以把清廷逼下来,其实际上就确定了袁世凯要当总统。

  第三条,凡南北将士出力者一律优待,不予追究。北方的将士顾虑共和达成之后秋后算账,所以他们特意要写上这一条。

  第四条,要建立国会,恢复各省秩序。

  第五条,优待清廷。达成这个协议,清朝其实就完了,签字的日期是1911年12月17日,等到段祺瑞等47个将领联名呼吁赞成共和,以武力逼宫,清廷只能接受退位的安排。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