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史视角 >
抗美援朝战略启示录:铁的意志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中国年鉴网
核心利益就要准备用鲜血来捍卫
新中国[ZhongGuo]刚刚成立之际,中国[ZhongGuo]领导人就高度关注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朝鲜战争[ZhanZheng]特别是美国[MeiGuo]的大举进攻,对中国[ZhongGuo]的核心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和严重挑战:一方面,中国[ZhongGuo]的国家主权受到践踏。美国[MeiGuo]不断向中国[ZhongGuo]发出战争[ZhanZheng]威胁,不仅武装支援南朝鲜,支持法国扩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ZhanZheng]从南翼牵制中国[ZhongGuo],而且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和进驻基隆、高雄两大港口,武装阻止中国[ZhongGuo]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形成对中国[ZhongGuo]的战略合围。另一方面,中国[ZhongGuo]的领土受到攻击。美国[MeiGuo]飞机对中国[ZhongGuo]东北边境城市安东、辑安等地进行频繁轰炸和扫射,还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势。更严重的是,当时中国[ZhongGuo]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主要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军的威胁之下,甚至首都北京也受到美国[MeiGuo]重型轰炸机的威胁,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或战略浅近纵深。
面对核心利益受到严峻挑战,中国[ZhongGuo]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努力,曾多次抗议美国[MeiGuo]干涉中国[ZhongGuo]内政的行动,并强烈要求美国[MeiGuo]空军和海军舰队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抗议美国[MeiGuo]侵入朝鲜的飞机对中国[ZhongGuo]东北边境城镇乡村的轰炸扫射,要求美国[MeiGuo]军队撤出朝鲜,但都无明显效果。周恩来曾说:“过去我们是管过理过的,如向联合国控诉等。现在这样已经不够了,应有新的决策。”这个新的决策就是出兵抗美援朝。
中国[ZhongGuo]的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是在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和平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毛泽东[MaoZeDong]提出:出去了,即使被打回来,也说明我们是局内人,不出去,连入局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一思维表现出的眼光和胆略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在毛泽东[MaoZeDong]的战略视野里,战场胜败不是出兵或不出兵的标准,“入局”或“不入局”才是出兵与否的标准。这就将“跨过鸭绿江”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战略境界。
抗美援朝是为了支援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中国[ZhongGuo]的国家利益,是救邻也是为己。美国[MeiGuo]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中便坦陈:“朝鲜战争[ZhanZheng]是美国[MeiGuo]强加在中国[ZhongGuo]人民头上的战争[ZhanZheng],是在美国[MeiGuo]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严重威胁中国[ZhongGuo]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爆发的。中国[ZhongGuo]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MeiGuo]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
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的胜利结局,不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保卫了国家安全,而且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中国[ZhongGuo]以一国之力抗击17国军队,严正地捍卫国家利益,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倍受欺凌的屈辱史,打出了国威和军威。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ZhongGuo]后来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也正是奠定于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即使是在越南战争[ZhanZheng]期间,美国[MeiGuo]不断增兵使战争[ZhanZheng]升级,但还是接受了中国[ZhongGuo]的警告,没有将战火向北纬37度线以北延伸。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使美国[MeiGuo]人清醒地意识到,中国[ZhongGuo]愿意用鲜血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铁的意志是决定战争[ZhanZheng]胜负的关键
战场是物质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战争[ZhanZheng]的血腥杀戮和剧烈破坏,极大地冲击人们的战争[ZhanZheng]意志,使人心存狐疑和幻想,就连很多战争[ZhanZheng]史上有名的将领也难免会出现意志消退的情况。然而,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却不是这样。中国[ZhongGuo]政府一旦做出参战的战略决策,展示的便是钢铁般的战争[ZhanZheng]意志。
铁的意志,就是有敢打的信心。面对美国[MeiGuo]的战争[ZhanZheng]威胁,毛泽东[MaoZeDong]客观分析美国[MeiGuo]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即“一长三短”: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三个弱点,一是战线太长,二是运输路线太远,三是战斗意志不强。针对核讹诈,毛泽东[MaoZeDong]指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美国[MeiGuo]那点原子弹,消灭不了中国[ZhongGuo]人。即使美国[MeiGuo]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ZhongGuo]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来说,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说来,也算不了什么。”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支撑着战争[ZhanZheng]全局。
其次,是有真打的决心。在 7月,美国[MeiGuo]作出介入朝鲜内战的姿态以后,毛泽东[MaoZeDong]即做出军事部署,集结5个军25万人组建成东北边防军,尔后又将两个兵团调到津浦、陇海两线以策应东北,同时制定了大城市防空计划,并转移了东北南部部分工业设施和战略物资。从战争[ZhanZheng]部署到实际参战也就一步之遥。一旦参战,即将一切聚焦于赢得战争[ZhanZheng]胜利这一根本问题上。首次参战就投入4个军及3个炮师,对敌当头棒喝;在7个月时间里,连续发起5次战略性战役,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毙伤俘敌23万余人,为整个战争[ZhanZheng]胜利奠定了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建立在美国[MeiGuo]误以为中国[ZhongGuo]不会参战,而中国[ZhongGuo]几乎倾全国之力上的。
同时,也作了最坏的打算。在国内困难重重、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出兵参战,中国[ZhongGuo]政府做了最坏的准备。“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ZhanZheng]晚胜利几年。”毛泽东[MaoZeDong]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便认真地分析,既然中国[ZhongGuo]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MeiGuo]军队打起来,就要准备美国[MeiGuo]宣布和中国[ZhongGuo]进入战争[ZhanZheng]状态,就要准备美国[MeiGuo]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ZhongGuo]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最不利情况是中国[ZhongGuo]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MeiGuo]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MeiGuo]又已和中国[ZhongGuo]公开进入战争[ZhanZheng]状态,使中国[ZhongGuo]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的不满。同时,毛泽东[MaoZeDong]也充分认识到苏联支持的有限性,做好了得不到苏联援助的准备。
因敌制胜是军事指挥的鲜活灵魂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要赢得战争[ZhanZheng]胜利,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实施正确的军事指挥,牢牢把握战争[ZhanZheng]的主动权。
面临新的敌人、新的战场,我军坚持从敌我双方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战争[ZhanZheng]的具体情况,从中找出行动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力求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使长期革命战争[ZhanZheng]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新的情况特点相适应。
仔细研究战争[ZhanZheng]各阶段的新情况、新特点,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能因时制敌。在志愿军出兵前夕,毛泽东[MaoZeDong]和彭德怀根据当时的敌情商定,“只打防御战”,6个月以后再谈进攻的问题。但我军入朝后战场形势已急转直下,由于敌人长驱直入,分兵冒进,我军已不可能先敌进入预定的防御地区,且敌人完全没料到我军会出兵参战,鉴于形势的这种变化,毛泽东[MaoZeDong]果断地放弃了原定的计划,决定立即反击敌人,连续向敌人发起了入朝以来的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给骄进之敌重大打击,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了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主动权,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后来美军上将李奇微对此评论说:“迅猛而突然的打击接踵而至,以至于很多部队还未能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打垮了。”
既善于依据实际情况下决心,更善于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适时地改变决心,能因势制敌。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进行到1951年五六月间,经过连续5次战役的激烈较量,战争[ZhanZheng]逐步陷入到胶着状态。从地面部队看,中朝军队在数量上和战斗力上都明显具有优势;从海空军方面看,美国[MeiGuo]又居于绝对优势,这就使双方在朝鲜战区的军力基本形成均势。毛泽东[MaoZeDong]根据敌我力量已形成均势的实际情况,及时确定了争取以和谈结束战争[ZhanZheng]的新的战略目标,毅然取消了原准备以运动战方式进行第六次战役的计划,转而采取了我军过去曾长期避免的阵地战的方针,并由以军事打击为主变为军事打击和谈判斗争相结合,经过两年多的“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以打促谈,终于迫使敌人停战求和,胜利地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由于毛泽东[MaoZeDong]善于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及时恰当地调整既定的方针,因而能始终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制敌而不为敌所制。
针对不同的作战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段,能因敌制敌。积极利用与扩大敌人的错觉,出奇制胜。第一次战役中乘敌不备,攻其不备;第二次战役,抓住敌人的恃强骄狂心理,诱敌深入。善于抓住敌人弱点,在运动中、夜晚、近距离打击敌人。一位英军皇家骑兵旅的士兵在夜战近战中被我军俘获,在战俘营的娱乐晚会上表演自编自说的小品说,他是英国王牌部队受过高级训练的士兵,会开坦克、会驾驶汽车,技术高身体壮,在夜间被中国[ZhongGuo]人俘虏实在遗憾!针对敌人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作战方式。对于战斗力较美军弱的南朝鲜军队,尽量争取大的歼灭战,彻底摧毁其抵抗意志;对于美军,则采取了打小的歼灭战为主,同时利用其部队内部存在的反战、厌战的情绪,对其进行强大的政治和心理攻势。
应该指出的是,在这场战争[ZhanZheng]中,以毛泽东[MaoZeDong]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成功地驾驭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战争[ZhanZheng]需要的同时,积极争取苏联援助,成功利用国际矛盾,积极争取和创造有利于我的国际战略格局,针对不同的对手,做出不同的争取和平的努力,在分化瓦解敌对同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是一场武器装备优劣空前悬殊的战争[ZhanZheng],也正因如此,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我们把握战争[ZhanZheng]规律,实施科学的战争[ZhanZheng]指导,灵活应对,积极作为,最终赢得了战争[ZhanZheng],在军事指挥艺术上谱写了历史新篇。
人的解放是战斗力生成的根本源泉
解放战争[ZhanZheng]后期,美国[MeiGuo]人曾经责问蒋介石,“你有飞机,可以坐飞机指挥却为什么总打败仗?而毛泽东[MaoZeDong]没有飞机,靠电报指挥,却总打胜仗?”翻开毛泽东[MaoZeDong]为中央军委起草数以百计的有关作战决策的电报就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毛泽东[MaoZeDong]常常用如下语句与各战区的司令员、政委们商讨战策,“究竟如何?望斟酌电告”、“以上意见妥否望复”、“如何部署盼告”、“对该电内容哪些可以实行,哪些与情况不符不能实行,表示你们的具体意见”、“你们另有何种更有效之方法,盼告”,而这些博采众长,善于纳谏的决策方法正是以毛泽东[MaoZeDong]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在决策过程,获得致胜主动权的科学决策方法。
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中,毛泽东[MaoZeDong]、彭德怀之间的往来电报有“一尺多厚”,电报的密集程度、所涉及的战役细节程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它详细到某个制高点的控制,一个师级单位的调动,状如解放战争[ZhanZheng]三大战役。但在毛泽东[MaoZeDong]向彭德怀发出的大量电文中,通常在结尾都是“按情况酌定”、“酌办”这样的语句。作为中国[ZhongGuo]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在战争[ZhanZheng]指挥上有着充分的自主处置权,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收到了极大的成效。在连续取得 3次战役胜利后,部队已经十分疲惫、减员严重,要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困难重重。于是彭德怀回国,详细向毛泽东[MaoZeDong]汇报了朝鲜前线敌我情况和志愿军所面临的严重困难,说明朝鲜战争[ZhanZheng]不能速胜。毛泽东[MaoZeDong]认真听取汇报,及时调整方针,明确指示:“朝鲜战争[ZhanZheng]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给了彭德怀一个很大的相机处置的余地,使彭德怀感到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有了一个明确而又机动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同毛泽东[MaoZeDong]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不久所作的乐观估计是不同的。实践证明,这个方针的调整是英明的。
毛泽东[MaoZeDong]总结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时,强调“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依靠人民,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指挥员、全体作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围绕同一个目标自觉积极地展开行动。为了实现穿插分割的目标,第38军以每小时攻击前进5公里的速度,14个小时连续作战,先后打垮南朝鲜第7师、土耳其旅、美25师、美骑1师、英29旅各一部,前进70公里,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向南突围与向北增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在大量飞机、坦克支援下,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一仗,创造了步兵进攻作战速度的极限,获得“万岁军”的赞誉。有人评价说,有史以来步兵从未如此辉煌过。
以弱胜强,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胜出。美国[MeiGuo]国防部长马歇尔评论说:“中国[ZhongGuo]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共军没有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李奇微更是把美军与志愿军作了比较:(美军)部队不愿放弃某些物质享受,害怕离开为数不多的公路,不愿在没有无线电和电话联络的条件下实施运动,此外,在同敌人作战时头脑过于简单。这支部队是这样依赖公路,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难得利用地形,不愿抛开使部队伤亡惨重的汽车而代之步行,不愿深入山地、丛林到敌人的驻地去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ZhanZheng]已经过去近60年,这场战争[ZhanZheng]留给我们许多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回味,启发我们思考!
(作者: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