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史视角 >
《党史》二卷如何看待这"30年"中所犯的"左"的错误?--中国年鉴网(2)
对这“30年”历史[LiShi],不仅在学界,并且在社会“坊间”都有不同看法,有的甚至相当尖锐。《党史[DangShi]》二卷的脉络实际上是两条线。一条是经济社会建设。即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国民经济,到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搞了“大跃进”;从1960年以后又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到“文革”前又在制定新的发展[FaZhan]计划;“文革”后打乱了经济建设计划,只能在“抓革命,促生产”的旗帜下一方面[FangMian]尽量减少工农业生产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FangMian]努力保证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FaZhan]和在政治形势比较安定的情况下进行若干经济建设;粉碎“四人帮”以后,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发展[FaZhan]规划。经济建设以异常曲折的形式在动荡中进行。另一条线是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YunDong]。对这“30年”的政治运动[YunDong]如何评价,分歧较多、较大。因为人们的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有不同意见很正常。
比如,对社会主义[SheHuiZhuYi]改造的评价,学界分歧不小。二卷认为,从社会主义[SheHuiZhuYi]改造全过程的总体上讲:一是没有[MeiYou]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FaZhan];二是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稳定,没有[MeiYou]出现社会动荡和混乱;三是创造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特别是对资本家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独创性经验,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的和平赎买设想。因此总的来说,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政治条件,实行由发展[FaZhan]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发展[FaZhan]战略,采取逐步改造的具体政策,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里实现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了社会主义[SheHuiZhuYi]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说明社会主义[SheHuiZhuYi]改造是成功的,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强盛、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FaZhan]奠定了基础。这个分析是比较客观的,大多数人能接受。
3.《党史[DangShi]》二卷中提出了哪些新认识和新论断?
尽管写这“30年”历史[LiShi]的书已出版不少,但《党史[DangShi]》二卷对这段历史[LiShi]的编纂还是有许多新视点,因而也有不少新认识和新论断。这里至少可以论列10个亮点:
其一,突出了党在这“30年”的历史[LiShi]使命,在前“30年”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后,继续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这是首次明确的这段历史[LiShi]的主题和主线。
其二,这“30年”无论遭受怎样的曲折和挫折,但党始终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SheHuiZhuYi]革命和建设,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也是首次明确的这段历史[LiShi]发展[FaZhan]的主流和本质。
其三,突出探索的视角,不能照抄照搬,只能探索。既然如此,就会既有成功和胜利,也有曲折和挫折。这样写,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论述,是符合历史[LiShi]实际的。
其四,强调党领导社会主义[SheHuiZhuYi]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具有决定意义,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其五,不回避党犯的错误[CuoWu],乃至严重错误[CuoWu],对这些错误[CuoWu]都放在当时的历史[LiShi]条件下做具体分析。
其六,突出了党的建设。过去的党史[DangShi]本子主要偏重写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FangMian],二卷一些章节增写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容,以说明党怎样经受各种考验,从挫折中奋起的坚强性格。
其七,进一步鲜明地将“文革”的理论和实践同“文革”作为时间所指的这段历史[LiShi]区别开来,并突出了对“左”倾错误[CuoWu]和极左思潮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争,以期全面地反映这10年的历史[LiShi]。
其八,对过去讲的“两年徘徊”,突出了这两年怎样“在徘徊中前进”,为实现历史[LiShi]的伟大转折做了重要准备,因而这是一个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过渡阶段。对华国锋也强调了他所做的工作和贡献,不再将其专门作为“批判对象”。
其九,广泛吸收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充实了许多历史[LiShi]细节,讲清了不少事件和决策变化的原委,同时又认真地核查史实材料,从而增加了历史[LiShi]叙述的丰满度和可信度。
其十,全书最后的结束语将这“30年”历史[LiShi]放在党的全部历史[LiShi]及其所肩负的历史[LiShi]使命中来认识,有助于全面地来把握这“30年”历史[LiShi],并提升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