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古代“信”字是人不是物--国家史册
在我国古代[GuDai],“信”字是人不是[BuShi]物。“信”不是[BuShi]信件信函的意思[YiSi],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史记》:“说楚王发信臣。”《世说新语·雅量》:“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古乐府诗句:“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资治通鉴》:“宜急追信改书。”《越绝书》:“越绝粮,使素忠为信,告祟于吴。”等等。上文中的“信”都是使者,即送信人的意思[YiSi]。文中的“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
“家书抵万金”,“答友人书”,以及鲁迅先生的《两地书》,还有今天仍在用的成语“鸿雁传书”中的“书”,都是信的意思[YiSi]。
既然“书”是信的意思[YiSi],那么古代[GuDai]的书一般是用什么代替的呢?
我们知道,古代[GuDai]的“书”是刻在竹片上或木片上的,刻在竹片上的书叫“简”,刻在木片上的书叫“牍”,这里的“简”“牍”以及把它们装订成册的“册”就是[JiuShi]古代[GuDai]的书。
古人写信,一开始也写在木板上,写信的木板长约一尺,故称“尺牍”,“尺牍”就是[JiuShi]古代[GuDai]的书信。为了与“简牍”区别开来,人们把作为书信的“尺牍”叫做“检”,在“检”上签字称为“署”,现在的“署名”就是[JiuShi]由此而来。有的“检”上还有一块凹陷的装饰叫做“函”,这就是[JiuShi]今天“信函”“函件”的来源。
至于“信”字演变成物,成为一封信的信,是近现代的事,历史年限不是[BuShi]太长。(刘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