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车延高论李白:没有给自己的家人谋一点私利--中国年鉴网
不该遗忘的遗产[YiChan]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李白[LiBai]一直在等机遇,渴望一举成名天下知,实现自己[ZiJi]“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宏图大愿。为让“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理想变为现实,李白[LiBai]背叛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个人信条,他先是执著地自荐,转而巴结权贵,以求举荐。求取功名[GongMing]过程中,人格本身很难不成为矛盾体。用褒义评价:他有高度事业心,欲求兼济天下。如用贬义评价:他已求官入迷,志在谋求出人头地。李白[LiBai]的执拗是超人的。“赐金放还”是一个[YiGe]很重的跟头吧,他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雄心不死。安史之乱后,他像发现了新大陆,翻身上了永王的战船,结果犯了路线方向的错误,险些丢了性命。但屡“钻”屡败的李白[LiBai]没有气馁。公元762年,太子李豫即位。李光弼南下清剿浙东叛军。刚刚遇赦不久的李白[LiBai]得到消息,认为这是取得功名[GongMing]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当时他已62岁,可谓白发苍苍一老翁,但他毅然投笔从戎。可惜天不从愿,他病倒了。
直到客死当涂,他在功名[GongMing]上一无所有,真的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他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遗产[YiChan],即诗人[ShiRen]传世的文章和他的1050首诗。
当我面对这笔遗产[YiChan]时,在无意间有了一个[YiGe]新发现:诗人[ShiRen]有一笔情感投入几乎为零的人格遗产[YiChan],恰到好处地被显现出来了。但这笔对家人和亲情的亏欠中站立着一种牺牲品格。它不光荣,但很崇高。
诗人[ShiRen]在创造这笔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他忘我,忘家,笔直前行,不顾及身边和身后的人,他义无反顾,心无旁骛,为事业,为功名[GongMing],为求“济苍生,安社稷”,他低过头、弯过腰、入过狱。这期间,他的人格有可怜、可悲、可鄙的一面,但我们如果想想卧薪尝胆的勾践,想想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李白[LiBai]以屈求伸的进取行为是不是就不高尚呢?
诗人[ShiRen]在创造和积累这笔社会[SheHui]财富的过程中,虽然一再被官场和功名[GongMing]冷落,但特定的身世、遭际和巨大的文学成就奠定了他一定的社会[SheHui]影响和地位,有着极广泛的社会[SheHui]交际和人脉关系。这种情态下,狐假虎威,巧借李隆基的庇荫,为自家儿女谋个一官半职,或以文寻租权力,采取换手搔痒的方式给子女求个前程,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便捷之事。但李白[LiBai]死心眼,辜负了大好机缘。至死,没有给自己[ZiJi]的家人谋一点私利。
大约在李白[LiBai]死后五十余年,一位钦佩李白[LiBai]人格和风骨的官员范传正到当涂任职。他揣着一张旧地图,由当地人带路,到了李白[LiBai]的坟地。当时已近日暮,天色渐暗,有一阵阵风路过,把一座孤坟上的草摇得六神无主。他想起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心中油然生悲,眼角有泪溢出。自己[ZiJi]抹了一把,亲自动手把墓地周边打扫干净。返回衙门后,下了一道令,从此不让人去山上掘采。之后他又四处寻访李白[LiBai]的后人。耗时三年终于找到了李白[LiBai]的两个孙女,这时她们[TaMen]都已出阁,一个[YiGe]嫁给刘劝,一个[YiGe]嫁给陈云,都是当地老实巴交的农民。
范传正问及她们[TaMen]的生活景况,她们[TaMen]说:“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穷人。”说罢便哭了。
范传正听到这里,也两眼潮红,泪水潸然而下,他未想到一代诗仙,又与当朝皇上有亲缘关系,后人竟落到如此悲凉下场。
范传正看她们[TaMen]如此委屈地生活,于心不忍,便劝她们[TaMen]离婚,然后想法帮她们[TaMen]改嫁到有些名望的士族。她们[TaMen]很有礼貌地言谢,说出一番十分感人的话:“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力,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地下。”范传正无言以对。
写到这里我忽然开悟:从李白[LiBai]及其后人身上看到的这种精神,是被无意遗忘的重要遗产[YiChan],我们应该叫它——品格。
其实,李白[LiBai]并非没有儿女情长,其所存诗稿中就有两首诗是写给自己[ZiJi]子女的,写得非常感人。如,“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寄东鲁二稚子》)。再如,“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字里行间皆是真情,可见诗人[ShiRen]也有一副侠骨柔肠。
但从李白[LiBai]的行为看,他是一个[YiGe]为事业功名[GongMing]谋,但从不为一己私利谋的人。为实现“攻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的政治幻想,他不惜屈尊求人举荐。但为自己[ZiJi]的妻子儿女,李白[LiBai]从未向任何人开过口。其实当时以李白[LiBai]的社会[SheHui]地位和影响,只要张个口,或者伯禽自己[ZiJi]像时下一些人一样打着父辈的旗号出去一招摇,那么金钱、利益、名誉就可能接踵而至,意想不到的好处和方便也定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但他们挺拔得骨骼铮铮,让人闻听之后击节赞叹。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YiGe]结论:老子不要包养儿子的一生,儿子也不要指望老子一辈子。
这也让我想起那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做父母的有时要狠狠心,自己[ZiJi]的儿女同是社会[SheHui]的一分子,要让他们在社会[SheHui]的分子群里,自生、自励、自立、自强,这样才能根深本壮,生生不息。
这样的生命,即使历经坎坷,折戟沉沙,但它的骨头会成为化石,是另一种生命。否则,活得再好,也只是生存,是躲在另一种形式的襁褓里的生存。这样的生命懦弱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