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清华:不得不说的十件大事--中国年鉴网
1
1911年清华[QingHua]学堂成立,1912年改名清华[QingHua]学校
“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
清华[QingHua]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襁褓时期就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屈辱造就了清华[QingHua]学子“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和“行胜于言”的刚毅校风。
历史追溯到20世纪初叶,清政府将 “庚子赔款”中美国“退还”的部分赔款用于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选派游美学生[XueSheng]和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QingHua]园。游美肄业馆被定名为“清华[QingHua]学堂”,于当年4月29日正式开学,这一刻拉开了清华[QingHua]历史的序幕。后来,学校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YiGe]星期日定为校庆日,延续至今。1912年10月,学堂改名清华[QingHua]学校,但办学宗旨、学制和课程设置无大的变动,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清华[QingHua]精神最初源于梁启超1914年的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这场演讲在清华[QingHua]人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自此,清华[QingHua]人将浓缩于《周易》的八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铭记于心。1920级学生[XueSheng]毕业时向母校敬日晷一尊,底座镌刻有用中文和拉丁文两种文字书写的铭文“行胜于言”,这四个字后成为[ChengWei]清华[QingHua]的校风,代代传承,不朽于世。
2
1925年设立大学[DaXue]部,开办国学研究院
“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
1925年,清华[QingHua]设立大学[DaXue]部,开办国学研究院,学贯中西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皆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由他们倡导形成的“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的清华[QingHua]学派,在学术界声名鹊起。
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QingHua]国学研究院教授,早年从事政治活动,曾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变法维新。清华[QingHua]大学[DaXue]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他的一次演讲。王国维,我国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1925年担任清华[QingHua]教职,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治学境界之说脍炙人口;赵元任,1920年起在清华[QingHua]任职,语言学大师、著名音乐学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陈寅恪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有学问和成就的历史学家。
1926年,梅贻琦(前排左二)与物理学系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