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中俄档案解密:一场战争与三角同盟--中国年鉴网(2)
斯大林对中国[ZhongGuo]作过什么承诺?
朝鲜[ChaoXian]战争爆发后,令斯大林和金日成[RiCheng]意外的是,美国立即采取了干涉政策,并首先投入了空军和海军部队,给朝鲜[ChaoXian]人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据苏军总参谋部报告,开战仅仅几天,到7月3日,朝鲜[ChaoXian]已有36架飞机和5艘舰艇被击毁。斯大林意识到,战事的发展很可能并不顺利,他需要考虑如何对朝鲜[ChaoXian]增加军事援助的问题,只是这种援助不能直接来自莫斯科。
战前苏联的援助主要在于训练朝鲜[ChaoXian]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制订作战计划,而斯大林绝对禁止苏军越过三八线、直接介入战争。战争爆发前5天,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报告说,因进攻和登陆需要,金日成[RiCheng]要求为已经抵达朝鲜[ChaoXian]的两艘舰艇提供10名苏联驾驶员和顾问。莫斯科立即答复:拒绝这些要求,以免为美国进行干涉提供借口。在进攻开始时,斯大林还下令召回了在朝鲜[ChaoXian]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所有苏联顾问。当时赫鲁晓夫询问其中原委,斯大林回答说:“我们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与了这件事。”(《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尽管后来在金日成[RiCheng]的直接请求下,斯大林答应可以派一些苏联顾问进入朝鲜[ChaoXian]境内,但他明确指出,这些顾问只“派到前线司令部,而不是战斗部队”,而且他们是“作为《真理报》记者”而不是作为军人派去的。斯大林脑子里想的是在必要时由中国[ZhongGuo]军队提供援助。当然,何时以及如何提供这种援助,还要看战局的发展。
美国参战也引起了中国[ZhongGuo]领导人的关注。7月2日周恩来召见苏联大使罗申,要求向苏联政府通报中国[ZhongGuo]领导人对朝鲜[ChaoXian]形势的判断,并指出:为了防止美军登陆,朝鲜[ChaoXian]人民军应当加速南进,攻占南方的港口,并在仁川等地建立起强大的守卫部队。周恩来强调,如果美国人越过三八线,那么中国[ZhongGuo]军队将以志愿军的方式并穿着朝鲜[ChaoXian]人民军的制服与美军作战。为此,中国[ZhongGuo]将在沈阳地区集中3个军,兵力12万人。最后,周恩来询问苏联空军能否确保对这些部队的空中掩护。实际上,中国[ZhongGuo]的东北边防军是在几天后才正式决定组建的,并限令8月5日前完成集结。(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周恩来在作出正式决定之前这样说,显然是有意让斯大林知道,中国[ZhongGuo]领导人是愿意帮助朝鲜[ChaoXian]的,但同时也要让斯大林明白,中国[ZhongGuo]希望苏联出动空军予以配合。
斯大林对此立即作出了反应。7月5日斯大林回电:“我们认为,立即集中9个中国[ZhongGuo]师于中朝边境,以便在敌人越过三八线时志愿军进入北朝鲜[ChaoXian]作战,这个作法是正确的。我们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由于没有接到中国[ZhongGuo]的进一步消息,7月13日斯大林再次请罗申转告周恩来或毛泽东:“我们不清楚你们是否已决定在中朝边界部署9个中国[ZhongGuo]师。如果你们已作出这样的决定,那么我们准备给你们派一个配备124架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空师掩护这些部队。我们打算由我们的飞行员培训中国[ZhongGuo]飞行员两到三个月,然后把全部装备转交给你们的飞行员。我们打算让在上海的航空师也这样做。”
这两个文件显示,为了催促中国[ZhongGuo]下决心并尽快做好出兵朝鲜[ChaoXian]的准备,斯大林当时明确承诺,苏联除愿意帮助中国[ZhongGuo]培训空军并提供空军装备外,也将为“进入北朝鲜[ChaoXian]作战”的中国[ZhongGuo]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也就是说,苏联空军将与中国[ZhongGuo]陆军并肩作战。需要注意的是,斯大林在这里预设了一个条件,即中国[ZhongGuo]出兵(当然也是苏联空军出动)的时机——“在敌人越过三八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