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老主任(党旗礼赞)--中国年鉴网
人生旅途中,有的人天天相见却形同陌路;有的人仅一面之交却印象深刻,有的人共事不长却永生难忘。老主任就是令我此生难忘之人。
老主任姓边,是我们公司上下公认的一支笔。其实主任并不老,瘦长脸颊上并无多少皱纹,许是文字工作费神费脑,不过四十七八的他已头顶白雪了,像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大家称他老主任,其中隐含着敬意。
1993年夏,刚转行文秘工作的我,接受的第一项工作是写一份简单的会议纪要。主任特意安排一位秘书指导我,说让我练练笔。主任走后,那位秘书简单交待几句,便打发了我。
我如顶巨石苦思冥想几个小时,总算囫囵写完,我惴惴不安地递交那位秘书,期盼他能多指点指点。秘书拿过去,眼睛轻轻扫过一遍递还于我,眼皮不抬地说,“还行,你直接交给主任吧。”我来到主任办公室门口,探头向里望。办公桌正对着房门,桌后整面墙大小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桌上一摞一摞的材料堆得有半米多高,桌旁茶几上也堆满书和材料,缕缕白烟从成摞的材料后袅袅升起,并不见主任。我轻轻喊主任,才见主任从材料的后面站出来,笑着招呼我,主任说:“我现在手上有急事,你把纪要放这儿,我处理完事情马上看。”离开主任办公室,我心情忐忑,下午快下班时,老主任拿着纪要找我。我从老主任手里接过纪要一看,天呀!这哪儿还是我写的,仅两页纸的文章,被改得面目全非,红笔圈圈点点,只留下寥寥几个黑色的字,仿佛淹没在红色海洋中的小蝌蚪。我低着头羞愧得无地自容,做好了挨批的准备。没想到,主任轻轻拍拍我的肩安慰道:“小李,别紧张,每个人都有第一次,世界万事怕就怕‘认真’两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定会有进步。”
人生百态,一件平常之事,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让我明白共产党员也不都一样性情。
事后不久,公司决定召开勘探开发技术会议。如此重要会务和材料全部交由公司办公室,秘书科负责材料准备,科长急着给老主任打电话。不一会儿,老主任踱着方步进来,对抓耳挠腮的科长说,“急个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把‘三座大山’都推翻了,我这个共产党员领着你们不信翻不过这座小山。”紧张的空气打破了,有老主任打气撑腰,大家有了底气。
见多了动口不动手的甩手领导,暗自思忖,老主任说得轻松,他不外乎和别的领导一样,在秘书写完初稿后把把关而已。可是,这次我想错了,主任把工作进行了分工,几个简单好写的材料分给了几位秘书,把三个最难的留给他自己。
上世纪90年代初,电脑远没有普及,秘书科只有一台四通打字机。当天下午,主任从办公室抱来一大摞材料说,“为了节省时间,我口述,打字员录入,小李小张帮助我找资料。”他点上一根烟,边吸边思考,然后把烟蒂往烟缸里一按说:“开始吧。”主任的大脑如同一座容量超大的仓库,公司的方方面面情况全部码放整齐保存其中,记忆的大门一开,便行云流水般涌出,写到紧张处,主任从耳朵上摸出一支烟,并不急着点火,用手指揉搓,低着头来来回回踱步,不时叫我们去找某某材料的某页内容,十有八次,不出主任所指。惊诧万分,如此纷繁、庞杂的数据、文件、资料,他是怎么刻入大脑的?时间很快到了后半夜,主任见我们面露疲色,催着让回去休息,他和打字员接着工作。第二天早晨上班,见烟蒂堆了满满一烟缸,便知主任一夜未眠。白天,主任领着我们继续工作,直到第三天深夜,几万字的三份主报告终于完成。主任催我们都回家,他要去会场看看。
会议圆满成功,公司特意拿出2000元奖励有功人员。90年代2000元不算小数目,谁心里都清楚,为了这些材料,主任几乎36个小时没睡觉,累了困了在沙发上放会儿腰,饿了吃块茶泡饼,烟抽了近一条,一字一句都是心血熬出来的,谁好意思拿这笔奖金。最后还是主任亲自敲定了奖金发放方案。一天,科长通知领奖金,当我拿起发放表的一刹那,愣住了。所有参与人员奖金三四百、两三百不等,就连我这个新人都有160元,而老主任的名字后仅72元,是所有人中最少的。科长见我犹犹豫豫,就告诉我:签名吧。主任每回都这样,他就这脾性,你不拿他还生气。
手轻轻签下名字的那一刻,心被深深地触动。共产党员是什么?是优良品德,是精神境界,是思想觉悟,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踏实工作,诚实做人。一滴水见太阳,一件小事见精神,老主任,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无言的行动在我心灵深处树起一座精神丰碑。
没多久,老主任调走了。
主任走后,我把主任修改的那份文稿找出,小心收起,珍藏至今。
(李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