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老庄的“理想人格论”--国家史册
对于现代社会忙碌竞争的人来说,心灵的修养,安身立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儒释道三教的文化宝库中,有不少滋养我们心灵的精神食粮。《老子》、《庄子》中有大量的人格修养论、生命境界论的内容,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老子强调“致虚守静”的修养方法。通过“致虚”“守静”到极致的修养工夫,人们达到与万物同体融合、平等观照的大智慧,即与“道”合一的境界。他认为,洞见、察识富有万物、雷动风行的殊相世界,需要主体摆脱诸相的束缚,脱然离系,直探万有的深渊,因为存在的终极根源在寂然至无的世界;而且习气的系缚、外物的追索,小有的执着,会导致吾身主宰的沉沦、吾与宇宙同体境界的消亡。因此,老子主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谷神不死”、“复归其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无为而无不为”、“无用而无不用”。这些话语论证滞留物用、执著有为对于心体的遮蔽,论证摄心归寂、内自反观、炯然明觉、澄然虚静的意义,着重强调了人生向道德和超越境界的升华。
按照老子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修养论,他推崇的美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贵柔守雌、慈俭谦退、知足不争、致虚守静、清静无为、返璞归真。老子通过冷静观察,提示了淡泊宁静的生活旨趣,看到逞强、富贵、繁华、暴利、暴力、权势、浓烈的欲望、奢侈、腐化、夸财斗富、居功自恃、骄横等等的负面。
庄子提出了“逍遥无待之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论。他认为,人们通过修养去体验大道、接近大道,可以超越人们对于生死的执著和外在功名利禄的系缚。他的修养原则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依此而可以达到“寥天一”的境界。《齐物论》表述了庄周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是有机的生命统一体,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逍遥游》反映了庄子的人生观。“逍遥”的境界是“无所待”,即不依赖外在条件与他在的力量。他把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当作最高的境界来追求,认为只有忘绝现实,超脱于物,才是真正的逍遥。
道家之“无”论在道德论、道德境界及超越境界的慧识是值得发掘的。在人生境界的追求上,道家破除、超脱有相的执著,荡涤杂染,消解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系缚,顺人之本性,养心之清静。老子提倡虚、无、静、寂,即凝练内在生命的深度,除祛逐物之累。老子、庄子的理想人格的特性是:独善其身,超然物外,一任自然,遂性率真;在内心与风情俗世、社会热潮、政权架构、达官显贵保持距离。这是道家的神韵情采。道家凸显的是超越和放达,以保持距离的心态,批评、扬弃、超越、指导现实。
(郭齐勇 叶 慧 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湖北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