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生活理性 君子之道--中国年鉴

  

  “君子”是儒家思想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关于“君子”意义的阐述,一般都强调孔子作了从在位者到有修养者的改造。这自然是合乎思想史的认识,没有问题。不过,《论语》中的许多“君子”特指低于“仁人”境界的、兼具生活理性的有修养者,与一般的相对于“小人”的意义有所不同。这一点涉及《论语》的思想本旨,在当代也尤有意义。

  在《论语》中,孔子讲人生修养有“圣人”、“仁人”和“君子”三个境界。“圣人”如尧、舜、禹等,有至高的政治地位,道德圆满,功业辉煌。“仁人”也就是“志士”,他们没有赫赫的文功武治,但是无私无畏,为民族和社会利益不惜奉献生命,如文天祥、谭嗣同等。而“君子”,也具有道德信仰,能够恪守人生信条,但是还考虑种种现实的因素,权衡利弊得失,不及“仁人”那样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三者的道德境界,“圣人”最高,“仁人”次之,“君子”又次之。

  “君子”与“圣人”的差异,孔子说得明白:“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对此,学界也有基本一致的认识。例如安乐哲、罗思文说:“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君子’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高奋斗目标。不过,儒家还有一个更为崇高的人生追求,那就是成为‘圣人’。”(《论语的哲学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63页。)

  “君子”与“仁人”的差异,《卫灵公》篇一段语录也表述得很清楚:“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史鱼是仁人志士,不论政治形势如何,都正直无畏;而蘧伯玉是君子,一旦处于黑暗无道的社会,就隐居起来,明哲保身。从对社会历史的贡献而言,仁人无疑比君子大,更受到后人的赞颂,因而《论语》的这一层“君子”意义往往被忽略。例如《宪问》篇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意思是君子或许有不仁的言行,指君子还没有完全达到仁人的境界。因此陈埴《木钟集》注道:“君子容有不仁处,此特君子之过耳,盖千百之一二。”《雍也》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问“仁者”,孔子答以“君子”,似乎“仁者”就是“君子”。其实,这是孔子因材施教而言,这段语录也正说明君子与仁人在修养上有差别。孔子曾批评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冶长》),斥责他违背“三年之丧”(《阳货》)的礼制,因此宰我问仁者是否为真理一往无前、勇于牺牲的问题,孔子认为不切合他的践行需要。答以“何为其然也”,意思是为什么要这样做。随后说“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则降低了一级目标要求,告诫宰我要做有理想、也有理性的君子,不要满脑子想仁者的问题。

上一篇:人才典故:潘文乐旨--国家史册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