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画龙难在“眼”--中国年鉴
龙年大吉 弘云
“都说龙眼似兔眼,其实兔眼哪有这样神奇,搞不好是像一名老和尚跟我说的似‘鬼’眼。”画家弘云创作过不少龙,他觉得画龙最难就在画龙眼。
谈及画龙,恐怕大家都能想到一套画龙的理论——“三停九似”。所谓“三停”,即是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长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牛。这也充分说明,龙是许多动物的化身。
不过,当你真正画起龙来,这些具象化的理论就得退居二线了。“关键是要画得符合人们对龙的想象。”弘云说。他在日本呆了十几年,在日本每个庙里差不多都看到了龙,因为僧人把龙当作护法神。毕竟,自从龙成为皇权的象征后,龙的形象就更多只能在寺庙中看到。“把龙放在寺庙里,其实代表的是人们对自然敬畏的一种想象。”而这种敬畏的具象化,便是对龙神态的刻画。
俗言道,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何是首?其实也就是在说眼,龙的神态大部分是由眼决定的,身体其他部位的作用是比较微弱的。” 弘云举例,他曾去过日本一个叫做妙心寺的庙,里面就画了一条龙,但在800平方米的空间里,弘云一直觉得这条龙在“跟着你走”。“仔细回味,原来就是那股眼神的力量。”
一位日本老和尚曾对弘云说:“龙眼不似兔眼,而是‘鬼’眼,古人连笔写错了而已。”这让弘云感触很深。“龙眼的光芒真就如鬼魅一般,无限神秘,甚至让人看了起鸡皮疙瘩。”
按照弘云的理解,这种感受一定是人和龙之间的互动造成的。人有对自然界的敬畏,就会想办法创造一个具象来表达。在龙这个具象上,人其实就能够传递出这种敬畏。然后,龙也就会反馈给你那种震慑人心的感觉。古字中表达震慑意味的“轰然”的“轰”,最早就是三个龙字组成的。
古语道:人非研墨,墨磨人。弘云觉得,要想画好龙,首先就得对龙的理解到一定程度,再谈技法。要明白龙为何震慑人心,然后再知道如何将龙画得震慑人。弘云分析,龙文化已经深入中华文化的深层,不能随意进行改动。就像这次新发的龙票,人们都觉得不对劲,就是因为把那种凶的感觉强加于龙,而不是去尊重龙原有的神态,出现的作品自然会引起大家争议。
不过,从对龙票的热议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如今对龙文化还是相当在意。“现代人的好奇心很重,往往喜欢离奇的东西,这恰恰也让龙更受欢迎。”弘云认为,龙的奇妙也就在于不确定,所以画龙既要符合传统的精神内核,但也不能拘泥于具体形象。
弘云介绍,龙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符号,在日本也传播很广,这也佐证了中华文化在日本的深远传播。别的不说,就拿中餐馆来举例,许多中餐馆里就有龙的雕塑、画像等。日本人喜欢吃的拉面,往往说是用“龙骨汤”制成的。“要想画好龙,就得广泛寻找龙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处去寻找。”(张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