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旧时的“摆武档”(图)--国家史册
民国时期的街头卖艺人
旧时,广东不少地方都有一种江湖卖药行当,叫“摆武档”。至上世纪60年代后,“摆武档”便慢慢消失了。
在四邑(新会、开平、台山、恩平,旧称四邑),“摆武档”大概有三种:一是纯摆武的,是名副其实的“摆武档”;二是讲古的,确切说是“摆文档”;三是玩蛇的,只能说是“摆蛇档”。当时统称为“摆武档”。
我读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偷鸡”(旷课)去看“摆武档”。“摆武档”一般在逢二、逢七的墟日进行。一到墟日,在那吉墟的墟坦(较宽的空地),就有“摆武档”在摆档卖药。
记得有个档主叫吴一飞,以擅长讲古招徕顾客。他的口才相当了得,表情丰富。讲笑时,听客总被逗得哈哈大笑;装哭时,听客无不泪流满面。
他特别擅长讲苦情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乞米仔伦文叙如何历尽磨难,受尽欺凌,最后考中状元后又如何为民除害。他讲得绘声绘色,讲到苦楚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令在场听客无不为之动容。后来他被落实政策,当了附城文化站长,从此洗手不干。
最有看头的要数有四五人拍档的“摆武档”。档口架起剑戟棍棒,锣鼓擂得震天响,趁墟的大人小孩,听到锣鼓声便知卖武的来了。想看又怕看不到的看客把“摆武档”围得很窄。
这时,一位师傅模样的汉子就使出一个十分惊险的开场把戏:拿出个飞砣,向四周飞舞,几乎在前排围观者的鼻尖上刮去,吓得人们慌忙后退,围观的圈子这才越来越大。这叫“打飞砣”,确实是种绝技,现在对有本事的人常用“打飞砣”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