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关于“殡天”的商榷--中国年鉴网
《书摘》2009年第二期刊发了我的一篇译文《“酒鬼”皇帝[HuangDi]高洋》,其中末尾一段有“在北齐文宣帝高洋殡天许多年之后”一句[YiJu],其中“殡天”一词,我投稿的时候使用[ShiYong]的是“宾天”,而文章发表后编辑却将“宾天”改成了“殡天”。又,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节目曾播放过蒙曼讲述武则天的节目,其中亦有一段节目大屏幕上亦打作“高宗殡天”。那么,代表皇帝[HuangDi]之死的讳语“宾天”是否能写作“殡天”呢?我觉得这很值得商榷。
宾天,委婉语。谓帝王之死,亦泛指尊者之死。我觉得是不可以将它写作“殡天”的,何以言之,因为蒐罗一下古籍[GuJi],我可以找到很多古籍[GuJi]使用[ShiYong]过“宾天”的,如明末·文秉《先拨志始》卷上有“李可灼敢以无方无制之药,驾言金丹,夕进御而朝宾天”一句[YiJu];宋·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有“ 孝宗宾天,公困多毁”一句[YiJu];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有“且先帝宾天,皇太后居丧,尤不宜召见亲王”一句[YiJu];唐·刘禹锡《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赠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有“常侍讳质,字华卿 。始得姓自周灵王太子晋 ,宾天而仙,时人曰王子,因去姬为王氏 ”一句[YiJu];清·陆应旸《樵史演义》第十三回有“到了酉牌,天启皇帝[HuangDi]已宾天了”一句[YiJu];《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有“忽见东府里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一句[YiJu]。但在古籍[GuJi]中,我却查不到一处写作“殡天”的。所以窃以为,“殡天”诚为“宾天”之讹。
其实在古籍[GuJi]中,除了使用[ShiYong]“宾天”来作帝王死亡[SiWang]的委婉的代称外,还有作“上宾”(抑或作“龙驭上宾”)的,如陆佃的《埤雅序》中就有“编纂将终,而永裕上宾矣”(永裕指宋神宗,死后葬永裕陵)一句[YiJu]。在这里,陆佃就使用[ShiYong]“上宾”来作宋神宗死亡[SiWang]的代称。除“宾天”、“上宾”外,亦有用“龙驭宾天”来作皇帝[HuangDi]死的用语的。翻看《辞海》(合订本,1979年版),那里面对“龙驭宾天”词条的解释为:“谓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旧作皇帝[HuangDi]死的用语。”观《辞海》“为天帝之宾”一句[YiJu],则“宾天”一词不可写作“殡天”朗若列眉。“殡”的本意为殓而未葬。后亦指出葬。所谓“宾天”,是指死后到天庭作宾客,而并非是出殡到天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它们非常相似的古代帝王死亡[SiWang]的讳称,叫做“登假”。据《礼记·曲礼下》载:“告丧,曰天王登假。”孔颖达疏:“登,上也;假,已也。言天子上升已矣,若仙去然也。”此“登假”一词,亦可作为一佐证,说明天子死后,是上天作神仙、宾客。
无论是“宾天”,还是“上宾(龙驭上宾)”、“龙驭宾天”,抑或是“登假”,它们的典故大抵出自黄帝[HuangDi]最后乘龙返回天界离开人间那个古老的传说。翻看清·马骕所撰之《绎史·卷五·黄帝[HuangDi]纪》,便可看到其中罗列的很多古籍[GuJi]对此传说之记载,如《史记》载:“黄帝[HuangDi]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HuangDi]。黄帝[HuangDi]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古今注》载:“世称黄帝[HuangDi]鍊丹于凿砚山,乃得仙,乘龙上天。”《皇览》载:“好道者,言黄帝[HuangDi]乘龙升云,登朝霞,上至列阙(阙,通‘缺’。列缺,古时谓天上的裂缝;天门)倒影,经过天宫。”《博物志》载:“黄帝[HuangDi]登仙,其臣左彻者削木象黄帝[HuangDi],帅诸侯以朝之。七年不还,左彻乃立颛顼。左彻亦仙去也。”《列子》载:“帝(黄帝[HuangDi])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如此多的古籍[GuJi]都记载过它,可见它在中国古代流传之广,影响之大。由于古时候尊者讳言死,所以便出现了驾崩、崩、山陵崩、宾天、登假,百年之后这类代表帝王死亡[SiWang]的语言。
至于现今的人们为何频频使用[ShiYong]“殡天”来代替“宾天”使用[ShiYong],我觉得应该是某些人一听到“宾天”这个词,并且又与死亡[SiWang]有关,便臆度“殡”字亦与死有关,于是就凭主观猜测,将“宾天”臆改成了“殡天”。后人信其臆断,以至于以讹传讹,相沿成习,愈传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