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毛泽东与蒋介石都推崇的治军之法--国家年鉴(2)

  

3. 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作为[ZuoWei]战争指导原则

曾国藩[ZengGuoFan]所统帅的湘军在镇压太平[TaiPing]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其指导战争的思想[SiXiang]核心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慎战”是其基本作战方针,“以主待客,以静制动”,在战略上取攻势,在战术上取守势,是其战略战术的表现方式。

从湘军和太平[TaiPing]军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来看,湘军的数量长期不如太平[TaiPing]军,双方所用武器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上。出于消灭太平[TaiPing]天国的目的,在战略上必须采取攻势,由此曾国藩[ZengGuoFan]确定了沿长江进军直下金陵[JinLing]的路线。又虑于太平[TaiPing]军数量多,并占据了武汉、安庆、金陵[JinLing]等要地,其主力又长于运动战,所以曾国藩[ZengGuoFan]认为,湘军想攻取战略要地,在战术上必须深沟厚垒,以主待客,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稳扎稳打。他要求湘军在包围坚城后,不应急攻,而应先筑起围城坚垒,一方面耗尽守城军队[JunDui]的粮食,另一方面又以此吸引援军解围攻坚,使其“如飞蛾之扑烛,多扑几次,受创愈甚”。待敌消耗殆尽、疲惫不堪之时,再与之战,如此就能“成功愈易”。这就被称作“结硬寨打呆战”的作战方法。

根据曾国藩[ZengGuoFan]“以主待客”、“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SiXiang],湘军取得了一些列围城攻坚的胜利。1856年12月攻占武汉,随之占领鄂东各州、县,实现了保上游、争要地的首要一着。1854年末开始进攻九江,直至1858年春城中粮尽,守军饥饿不能力战而外援又不能至时,才以地道炸开城墙将其攻克。曾国荃于1860年率军围安庆,太平[TaiPing]军多次施“围魏救赵”之计以解安庆围,曾国藩[ZengGuoFan]力主“不必分心攻城,专主坚守后壕”。湘军在安庆城外筑起了前后两道深壕厚垒,对太平[TaiPing]军的守军和援军都不出战,围困安庆长达十多个月之久,于1861年9月攻下安庆。在攻克金陵[JinLing]的最后一战役中,湘军仍是采取“结硬寨打呆战”之法。1862年5月,曾国荃率湘军前锋2万人进抵金陵[JinLing]城下。曾国藩[ZengGuoFan]考虑到太平[TaiPing]军下游的主力尚完整未损,遂指示曾国荃“以坚守坚扎为主,不必遽图进剿,不必寻贼开仗”。并要求在整体上实行攻防结合,防中有攻的原则,在兵力部署上分出攻防两支力量,“半活半呆,半剿半守,更番互换,乃能保常新之气”。所谓“活兵”,是指轻兵进剿的游击之师,以对付太平[TaiPing]军的援军并扫清金陵[JinLing]外围;所谓“呆兵”,则指重兵坚守合围金陵[JinLing]的围城之师,专以围困金陵[JinLing]。为防止懈怠,攻防各营经常相互轮换,使部队士气能得以维持。金陵[JinLing]围困长达两年之久,直到李鸿章、左宗棠所部在苏南、浙江战场节节胜利之后,曾国荃所部的兵力日渐增多实现了全面合围,金陵[JinLing]城内已粮绝力尽,终于在1864年7月19日攻占金陵[JinLing],镇压太平[TaiPing]天国起义的战略方针得以全部实现。

4. 曾国藩[ZengGuoFan]治军方略的历史影响[YingXiang]

曾国藩[ZengGuoFan]作为[ZuoWei]晚清统治集团的重心人物,他所组建的湘军历经十余载的南征北战,终将曾占据大半个中国的太平[TaiPing]天国革命血腥镇压下去,为延长清王朝半个多世纪的寿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赢得了“中兴名臣”的显赫名声,其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YingXiang]是不可低估的。

纵观曾国藩[ZengGuoFan]的治军思想[SiXiang],其内容主要围绕着维护封建[FengJian]礼教和镇压农民起义,以儒家学说作为[ZuoWei]建军和治军之本,选将用人提倡“忠义血性”,治军倡导“仁礼忠信”和“以诚为本”,对将领要求“勤恕廉明”,以及创造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一套战争指导原则。作为[ZuoWei]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和洋务派,他的有关军事改革思想[SiXiang]及实践,是有清一代所未有的,打破了清王朝在军事制度上的僵死局面,使腐朽的八旗、绿营制度寿终正寝,并开启了洋务运动之先河,使传统军事思想[SiXiang]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毫无疑问,这对近代中国军事思想[SiXiang]的进步发展是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的。

曾国藩[ZengGuoFan]实行的一系列军制改革,如兵员自募,权归主将,军饷自筹,官职私相授受,军队[JunDui]自树一帜,不受朝廷控制等。这种历史影响[YingXiang],其一方面的表现是:新组建的湘、淮军战斗力大大提高,不仅强于八旗、绿营,也强于各地的农民武装,这就使得湘、淮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得力工具。以此为契机,清朝进行了全面的军制改革,湘军之后清王朝的主要军队[JunDui]——“防军”和“练军”便是受湘军制度的影响[YingXiang]而兴建起来的。所谓“防军”,就是在太平[TaiPing]天国时期各省募集的勇营,也包括裁撤之余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其他各省所募练的武装。这些武装大都驻扎在各省险要地区,防守要隘,故称“防军”。其制度完全一袭湘军旧制。“练军”实际上是借鉴湘军制度对绿营兵进行改造而产生的一种军队[JunDui],也是湘军制度的衍生物。如直隶练军,本身就是刘长佑和曾国藩[ZengGuoFan]所编练的。自湘军兴起至甲午战后新式陆军的编练,湘军军制影响[YingXiang]了清代军事制度整整40年,可见其影响[YingXiang]之深远。但这种影响[YingXiang]的另一方面也同时表现在:湘、淮军虽暂时挽救了清王朝行将灭亡的命运,却也由此动摇了清王朝中央集权的军事基础,使军权和政治实权从满清皇室贵族手中逐渐转移到汉族的督抚大员手中,从而导致了近代军阀制度的产生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人们把曾国藩[ZengGuoFan]和湘军视为近代军阀的渊源,也是不无道理的。如果说,此前者是曾国藩[ZengGuoFan]本着“勤王卫道”的目的和维护封建[FengJian]统治的愿望出发,收到了预想的效果的话;那么,此后者则是清王朝所始料未及,也是与曾国藩[ZengGuoFan]本人的愿望大相径庭的。

曾国藩[ZengGuoFan]的军事思想[SiXiang]好影响[YingXiang]了几代人,且不说其同时代的湘、淮将领以曾国藩[ZengGuoFan]为楷模,就是其后的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军事家对曾国藩[ZengGuoFan]治军方略也推崇备至,张之洞、袁世凯等在甲午战后采用西法编练新军时,还采纳了曾国藩[ZengGuoFan]治军的许多做法。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ZengGuoFan]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还说凡领军者都应该效法曾国藩[ZengGuoFan]。蒋介石则明确表示要师承曾国藩[ZengGuoFan],要求国民党军队[JunDui]中的将领必须“认清历史,效法曾胡”。连毛泽东这样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早年时也曾有“近人之中,独服曾文正”的话语,可见对其影响[YingXiang]不小。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