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仁”与“智”--中国年鉴网

  

    众所周知,仁、智、勇是孔子[KongZi]在《论语》当中所论述的三种君子应当同时具备的美德,但孔子[KongZi]在论述仁与智的关系,以及其自身的实践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细微的差别:

    一、从仁与智的性质上说时,孔子[KongZi]往往把两者看做一种对立关系。如说:“知者乐水,仁者[RenZhe]乐山;知者动,仁者[RenZhe]静;知者乐,仁者[RenZhe]寿。”孔子[KongZi]曾数次把“仁”与“勇”连在一起讲,认为[RenWei]“仁”的性质里已经包含了“勇”。如说:“仁者[RenZhe]必有勇。”(宪问第十四)却从来没有把“仁”与“智”连在一起讲过。反而分开来讲,如说:仁的表现是“爱人”,智的表现是“知人”(颜渊第十二),“仁者[RenZhe]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意思是说,仁者[RenZhe]安于仁,他本身就在仁之中;智者利用仁。即智者认识到仁对他有好处,所以[SuoYi]讲仁。但众所周知,在儒家那里,利与仁是对立的。所以[SuoYi]可以认为[RenWei],在孔子[KongZi]看来,智本身还不是仁。

    二、从“仁”外在表现来看,孔子[KongZi]认为[RenWei],“仁”的外在表现并不是智,而是看起来有点愚。如有人称赞冉有“仁而不佞”,孔子[KongZi]虽未认同冉有为“仁”,但也赞同其“不佞”,即不太会说话;又认为[RenWei]做一个君子要“讷于言”,说:“刚毅木讷,则近仁。”(子路第十三)“仁者[RenZhe]其言也仞。”(颜渊第十二)“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第十七)木讷者、言仞者,愚之谓也。口才好的,能巧言令色的,只会是智者,不可能是愚者。所以[SuoYi]孔子[KongZi]实际上要说的是:仁者[RenZhe]的外在表现更近于愚者,而外表上看起来聪明伶俐的人很少能是仁者[RenZhe]。孔子[KongZi]又说,君子是容易受骗的人,也是没有小聪明的人。所以[SuoYi],不可以用小事情去试他,也不可以去骗他:“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卫灵公第十五)“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第六)而容易受骗,没有小聪明,这都是愚者的表现。所以[SuoYi]孔子[KongZi]认为[RenWei],单纯的仁者[RenZhe]其实也就是个容易受骗的愚者:“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第十七)孔子[KongZi]所欣赏的具有“仁”的品质之人多为看起来有些“愚”,而不是“智”。如孔子[KongZi]学生中最接近“仁”的颜回,就是看似愚的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第二》)(阳货篇第十七))朱熹在讲《论语》时,曾解释仁者[RenZhe]与智者的区别:“仁只似而今厚重底人,知似而今伶利底人。”(语类第三十二卷·论语十四)也是说仁者[RenZhe]看起来更近于愚这个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按孔子[KongZi]的本意来说,“仁”是直接从内心发出的,是不需要学习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第七)孟子发挥了孔子[KongZi]这个思想,认为[RenWei]孝与悌都是先天的人性,“不学而能”、“不虑而知”,所以[SuoYi]仁者[RenZhe]有点愚也不要紧。智太多了反而容易造成“伪”。聪明之人往往会用各种手段掩饰自己,而这就违反了“仁”的基本要求。

    三、孔子[KongZi]同时又认为[RenWei],虽然仁与智性质上并不相同,但要做到“仁”却又离不开“智”。智是达到仁的手段与途径。这是因为,一方面,孔子[KongZi]虽然认为[RenWei]仁是从心中直接发出的,但在另一方面,在实际中对待仁的问题上,孔子[KongZi]又不是完全从各人的内心出发,而是把仁看作是“礼”与“心”的结合,而且实际上是把“礼”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典型的情况就是宰予提出,对父母守孝三年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孔子[KongZi]问他,如果不守三年,你心安吗,宰予回答说:“安”,孔子[KongZi]就批评宰予“不仁也”。其理由就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阳货第十七),所以[SuoYi]要做到仁不是说光从心出发,“心安”就行。心中天生的孝悌只是“仁之端”,要真正成长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仁”,还是要经过“礼”的学习,因为只有通过学习才可能知道“三年之丧”是“天下通丧”。所以[SuoYi]君子须要“博文约礼”,“下学上达”,从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悟出高深的道理,悟出“德性”。所以[SuoYi]真正做到了仁的君子应当同时是一个努力学习的智者。按照子夏的说法,能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一定要经过学习,“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第一)而“愚”的标志就是“困而不学”,所以[SuoYi]要做一个真正的智者又不能太愚,而必须勤奋好学。

    四、孔子[KongZi]虽然认为[RenWei]君子看起来应当有点愚,但他自己的为人行事却像一个智者,朱熹认为[RenWei]只有孔子[KongZi]能做到仁与智兼备,“唯圣人兼仁知,故乐山乐水皆兼之。自圣人而下,成就各有偏处。”(语类第三十二·论语十四)此言甚是。例如孔子[KongZi]并不“木讷”,也很善于“巧言”。他的学生问他什么是“仁”,他都根据问话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不同的回答。子路勇猛,孔子[KongZi]就说“仁”是做事情迟缓,不能听到了就去做;而冉求做事迟缓,孔子[KongZi]就说“仁”就是听到了要马上去做。司马牛语言急躁,孔子[KongZi]就说“仁”是语言迟缓。孔子[KongZi]主张交友的第一原则就是“友直”,即表里如一。但他自己对学生却并不“直”。樊迟问他种菜怎么种时,孔子[KongZi]当面只说自己不懂,却在背后批评樊迟是小人。孔子[KongZi]对朋友也并不“直”。例如阳货很想见孔子[KongZi],孔子[KongZi]不喜欢他,不去见他。于是阳货送孔子[KongZi]一头小猪,孔子[KongZi]收了礼,不得不去还礼,就想了个办法,他打听了个阳货不在家的日子,上门去拜访。由于孔子[KongZi]口才好,又善于“做人”,以至于有人以为孔子[KongZi]也是个“佞者”,《论语》记载一个叫微生亩的人就问孔子[KongZi]:“你为什么这样整天忙来忙去的呢不是要逞你的口才吗”(“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KongZi]不得不为自己辩解说:“我不是要逞口才,而是讨厌那种顽固不通的人。”(“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KongZi]在“智”与“仁”理论上的矛盾,是由两者本身的差别与联系造成的。仁与智的这个矛盾成为后来儒家心学和理学两派分歧的源头。也就是在“仁”的修养方面到底是从“格物致知”出发还是从“诚意正心”出发的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