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南昌宏道堂:历史在这里复活--国家史册(3)
南昌[NanChang]起义[QiYi]波澜壮阔
关于宏道堂的历史,现有的资料更注重记载1927年7月31日深夜那场惊心动魄、带来中国革命曙光的武装起义[QiYi]。
1927年7月31日那夜的南昌[NanChang],与往常一样燥热,老柳树上的夜蝉依然鸣唱。这是南昌[NanChang]历史上关键的一夜,也是中国历史上至为重要的一夜。
次日凌晨,时钟刚响过两下,“八一”南昌[NanChang]起义[QiYi]的枪声,将许多人从梦中惊醒。贺龙[HeLong]在离敌人不到200米的指挥部的高坡上,冒着枪林弹雨指挥作战。三四个小时后,起义[QiYi]取得胜利,南昌[NanChang]古城恢复宁静。
当年,贺龙[HeLong]率国民革命军二十军进驻南昌[NanChang]时,南昌[NanChang]中华圣公会[GongHui]的会长[HuiChang]是中国人刘屏庚牧师[MuShi]。贺龙[HeLong]的部队就驻扎在宏道堂及附近街道的民房和店铺、旅馆内,贺龙[HeLong]就住在宏道堂小楼寓所。
小楼向西的一间,是贺龙[HeLong]的卧室,当时房内有书桌、书柜、椅子和文具箱,还有一张行军床和一部老式电话;向南的一间,原有圆桌、茶几、沙发、座钟和洋瓷灯等,这是当时的会客室;与会客室相通的北面是餐室,有一张西餐桌,10把靠椅及碗柜、茶具架等。
今天,小楼里仍然保留着当年的一些陈设。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周恩来在这里向贺龙[HeLong]传达前委关于起义[QiYi]的决定的情景,能够看见贺龙[HeLong]大手一拍胸脯,决定揭竿而起、革命到底、气吞山河的动作……
宏道堂大楼前3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的炮弹弹痕,为起义[QiYi]时的激战实录。正是那场枪林弹雨,让这座历史建筑变得无比丰满和具有生命力。
教堂改做它用,在新时期发挥新的作用
解放战争期间,宏道堂内又住满了为解放海南岛而英勇负伤的解放军官兵,当时炊事班临时搭建在礼堂北边的小巷内。不久,南昌[NanChang]中华圣公会[GongHui]又先后成立了缝纫学习班和妇女服务团,为解放军和志愿军赶制军鞋、军衣。
196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南昌[NanChang]宏道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时期,宏道堂关闭,大礼拜堂内的一切设施均被破坏,包括圣坛、钢琴、桌椅等。1977年8月起,宏道堂内设贺龙[HeLong]指挥部旧址,南面对外开放。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昌[NanChang]民俗博物馆迁入宏道堂。
几十年来,南昌[NanChang]市委、市政府筹措资金对贺龙[HeLong]指挥部旧址进行了3次大型维修,特别是1997年利用“八一”起义[QiYi]70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纪念的时机,对旧址进行了全面整修,旧址原貌基本得以恢复。
现在,贺龙[HeLong]指挥部旧址内还建有“雏鹰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昌[NanChang]市职工子弟爱国义教育基地”等,在新时期发挥着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