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三大战役,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家年鉴(3)
忘不了那些支前的民工
只写两个统帅部斗智还不够,老是写两边开会,没什么意思。三大战役的基本问题还是人民的胜利,还是动员了人民……1991年6月,中央领导在《大决战》首映式上的讲话,阐明共产党还是赢在民心支持。
“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辽沈战役‘关门打狗’,淮海战役‘吃着一个、夹着一个、看着一个’,还是平津战役‘把惊弓之鸟变成笼中之鸟’,都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但这说到底都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王军说,写剧本时,层层领导叮嘱:“不要净是枪炮刺刀,必须看到,老百姓都在我们这一边。”他曾目睹的很多历史场景——新媳妇拿出做嫁妆的箱子,老人送来寿材,给解放军筑工事,都进入《大决战》。而更多细节,因篇幅限制忍痛舍弃。作为华东野战军战士,他记得:房东大娘塞给他的几只柿子;素昧平生的老乡端上开水,条件好的,还在碗里放一勺糖,打几只鸡蛋……
人民的力量是无敌的。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解放了1亿农民,他们汇成的历史洪流无可阻挡。杨光远说,这些最为贫穷的农民,为了争做土地的主人,倾囊而出,甚至献出了自己的亲人。他们是这场大决战的真正支撑者。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每每耳闻陈毅司令员的话,90岁的韩培信总会想起16位民工的故事。
1948年10月,盐阜地区受命组织一支1800人的担架队,由时任滨海县县长、代理县委书记的韩培信率领,开往前线。“11月初,我们赶到前线,总前委谭震林交代:每副担架抬一头杀好的猪,去前方慰问战士。几天后,队伍经过徐州附近的铁路桥,一辆国民党火车‘轰隆隆’开来,有八副担架正在桥上。‘快跳到河里’,边上有人喊,可16位民工舍不得抛掉猪,被火车碾得血肉模糊。”擦干眼泪,担架队继续向前,把几百头猪送到部队,又抬回一千名伤员。战后,韩培信回到滨海,将16位民工“安葬”了,“就是捡回的一点衣物。”他忘不了那些支前民工,“他们一天跑几十里路,累了,睡窝棚,饿了,啃小麦饼就腌萝卜,就为了‘打败蒋介石,过上好日子’。”
“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国民党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曾如此感慨。1948年12月26日,他登上塔山阵地,发现国民党官兵的尸体上,大多插着竹签标语:“你为四大家族殉葬”,“家中妻子在怀念你”……他担心这些瓦解军心,叫随从人员拔掉。但尸体遍野,拔不胜拔!标语,都是老百姓插的。
“打赢三大战役,靠党的领导加人民战争。”93岁的王敬群时常想起1949年1月10日。这天,杜聿明集团30万人在人民战争中全军覆没。而他本人,也在人民战争中被擒。亡命途中,他碰上陈官庄一位农民,派随从打听附近可有解放军,回答说方圆百里都有。随从摸出一枚金戒指,塞给农民。这“封口费”泄露了天机。几小时后,他们被押到华东野战军四纵11师政治部主任陈茂辉处。很快,师政委王敬群收到电话,称抓获杜聿明。几天后,杜被送往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接收人打了收条,上写“收到战犯杜聿明一名”。
三大战役期间,支前民工近900万,出动大小车100多万辆,仅运送的粮食就达8.5亿斤。而让大决战“走”上银幕,全国上下同样打响一场“人民战争”。12万名官兵、15万群众参加拍摄。杨光远说,拍辽西会战,就动用1.6万名官兵。我军很多离休老干部,认真扮演国民党军官。他们说,“过去我们跟蒋介石的军官打仗,今天却在电影中扮演他们。这是在不同角度上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