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火烧红莲寺》与民国年间的武侠片--中国年鉴网
本文原载于《历史学家茶座》第三辑
1928年5月,明星电影公司出品的武侠影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首映。在当时中国电影年产量已经超过百部的情况下,国产新片的上映本为常事,尤其是在上海这座平均每天都有不止一部新片上映的城市更是如此。然而,《火烧红莲寺》的上映并不如此简单,由该片引发之武侠片的观影潮,不仅为明星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带动了武侠影片的拍摄热潮。《火烧红莲寺》可谓开创了民国时期的武侠片时代,并对其后武侠影片的摄制有长远的影响。由此观之,《火烧红莲寺》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又有了某种指标性和象征性的意义。
《火烧红莲寺》是根据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而成。《江湖奇侠传》是民国时期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作者平江不肖生,原名向逵,字恺然),被时人誉为“措辞之妙,运笔之奇,结构之精严,布局之老当”的流行作品。当时上至通都大邑、下至乡野村间,凡读武侠小说者,多半或许读过这部作品,这为其改编为电影后吸引观众的眼球打下了基础。明星公司正是看准了将其改编为电影的市场卖点,才将其改编为《火烧红莲寺》拍摄上映。电影的故事以武林昆仑派与崆峒派之争为背景,以西南边疆崇山峻岭中之红莲寺为发生地,写尽两派武林高手之打斗曲折,并运用了种种电影特技手段加以表现,加以当红影星胡蝶等人的加盟,更为影片添加了诱人的佐料。影片拍摄之初,明星公司不过视其为常规所摄影片之一,并未加以特别的重视。“不料一出之后,远近轰动”,引来众多观众,使影院和公司大赚其钱。明星公司遂决策趁热打铁,拍摄续集,赚更多的钱。好在影片的导演张石川是片场老手,他在拍到影片结尾火烧红莲寺时,故意卖了个关子,未使红莲寺的僧人被斩尽杀绝,而是安排逃出数人。结果,原本观众看来不过瘾之处,却成了影片得以续拍的救命丹。从此之后,《火烧红莲寺》便被一拍再拍,直至1931年拍到第18集时才因各种原因而收手。就同一题材的影片拍摄数量之多而言,《火烧红莲寺》恐怕是百年中国影史之最,至今亦无出其右者。
自1905年中国国产电影诞生之后,拍摄武侠片非自《火烧红莲寺》始,在其之前,1921年拍摄的《车中盗》和1925年拍摄的《女侠李飞飞》,已经有了武侠片之雏形。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影界兴起过一阵以拍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古装片热潮,其间也有武侠片的某种影子。但专以武侠为主题,并将武侠与神怪相结合,着重运用电影特技手段,表现种种非现实的人物与故事之武侠片,确自《火烧红莲寺》为始。而自《火烧红莲寺》“放出了无量数的刀光剑影”,“敲进了武侠影戏的大门墙”之后,又直接带动了武侠片浪潮之大兴,跟风之作群起,诸如《火烧青龙寺》、《火烧白雀寺》、《火烧灵隐寺》等应时而生。其后,这股“火烧”风又从寺庙扩展至其他方面,如《火烧百花台》、《火烧九龙山》、《火烧平阳城》等等。再其后,其他各种题材的武侠片亦纷纷出笼,诸如《荒江女侠》、《儿女英雄》、《关东大侠》等等,甚至于乾隆游江南这样素来多以喜剧表现的题材,也被安上了武侠情节,拍成了武侠片。据统计,从1928年到1931年,在短短4年时间里拍摄的400余部国产影片中,武侠片数量多至250余部,在影片题材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武侠影片在20世纪20年代之兴有多种因素的作用。侠客与侠客文化本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还在司马迁撰写其不朽史著《史记》时,即辟有《游侠列传》之专章。古往今来,历史真实与民间传说中的侠客好汉亦不计其数,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文学名篇《水浒传》中的人物,不少都带有浓重的侠客色彩,而如《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更是以侠客为主要人物。侠客们除暴安良、劫富济贫、豪爽大度、快意恩仇的作为与形象,符合一般大众的道德理想,也为社会中的平民弱者提供了排解内心忧愁与愤恨的出口,加以其紧张动人、环环相扣的情节与悬念,各色各样、直观感性的武艺描写,亦为大众读者之喜闻乐见。搬上银幕后,因为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使这些人物形象尤其是打斗描写,得以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自然也为观众所欢迎。再后来,武侠又与神话相结合,出现了所谓武侠神怪片,更是与电影的表现特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先《西游记》、《封神榜》之类文学神话,如今幻化于银幕之上,“或则驾云腾空,凭虚御风,或则隐遁无形,稍纵即逝,或则虹光贯日,大显神通,或则剑气凌云,小施身手,举凡书中所有,银幕俱能使之一一实现”。甚而在彩色影片尚未问世之际,制片方还用人工涂色的方法,为影片中的人物服饰加上色彩。由此引来观众的好奇心,群相涌入电影院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