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国学是什么--国家史册

  

国学是什么--国家史册

  唐代青釉胡人骑马俑

  □李荣胜 著

  可见创作出古人认为好的诗歌决不是件容易事。我这里决没有反对今人写古体诗的意思,只是想说要想写好古体诗,就要学习研究古人创作诗歌的要求与经验。古人创作诗歌的要求可以概括成四点:

  其一:讲究意境。所谓意境,首先是要有诗情。有了真情才能有意境。比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其次是要有画意,一首好诗便是一副好画。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者是要有哲理。只有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独到的深刻理解才能构建起深邃的意境。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二:讲究格律。古代诗歌配乐的称为乐歌,不配乐的称为徒歌。但无论是徒歌还是乐歌,作为诗歌的文字形式,格律都是必要条件。不讲格律,不押韵脚,则不能称为古诗,更不可能成为一首好诗。当然,格律的平仄是可以有一些变化的。这都需要在诗歌创作实践中研究、探索。

  其三:讲究字句。一首好诗的用字、造句,必须精当、平稳,不浮不躁,文气通畅,不但合韵律,还要合诗情合意境。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千古模范式的佳话。比如“推敲”一词的由来:是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作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但他又觉得第二句中的“推”字改为“敲”字可能更好。犹豫不决之中,就用手比划“推”和“敲”的动作,还是拿不准,无意中碰到大诗人韩愈。韩愈见贾岛动作古怪,莫名其妙。贾岛就向韩愈说明正在作诗,拿不准是用“推”还是用“敲”。韩愈想了一下说当然用敲好,这样两句诗中有动有静又有声了。从此,后人就用“推敲”一词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了。再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的“绿”字,开始用“到”字,后改为“过”,又改为“入”,再改为“满”,最终选用了“绿”字。一个“绿”字使全诗生出色彩。一首好诗的字句就是要言简、意深、情婉、音谐。

  其四:讲究谋篇。一首好诗,无论五言、七言、无论四句或八句或更长,都要布局合理,工整平正,在有限的字句里,表达出无限深远的情志。古人还把“起、承、转、合”四字,用于诗的分段布局,以求字句的内在联系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比如李白的《夜思》:床前明月光(起),疑是地上霜(承)。举头望明月(转),低头思故乡(合)。

  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诗歌大国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名诗佳句传承至今呢?了解了古人对诗歌的创作态度和创作追求,就能从中找到答案。这些是否会对我们今天学习文学创作的人有一点有益的启示呢?

  诗歌的发展:

  从《诗经》和《楚辞》诞生之后的2000多年里,民间的诗歌创作和宫廷文人的诗歌创作始终没有停止过。汇成的诗歌典籍成千上万。

  先秦时代的朝廷就有向民间采集诗歌的传统了。正是由于这个传统,才产生了《诗经》。秦王朝结束战国纷争,统一中国,但二世而亡,时间很短。到汉代时,乐府诗歌已十分昌盛。这与汉承秦制设立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有关。这个机构叫乐府。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到民间去广泛采集民歌。到魏晋南北朝时又承汉制,南朝乐府收集南方民歌,北朝乐府收集北方民歌。到宋朝人郭茂倩汇编《乐府诗集》时,竟达一百卷之多。

  乐府诗歌的蓬勃发展,就为达到中国古代诗歌巅峰的唐诗、宋词、元曲奠定了坚实而丰厚的群众基础。及至明朝、清朝,当然也有不少名人佳作,但比唐宋诗词,只能算是落日余晖了。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