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地区记忆 > 山东记忆 >
世家大族的南迁--国家史册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专看家世出身,从而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也成为世袭官僚。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发端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在门阀制度下,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过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传都做过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认入于士族阶层。士族中间也有等级差别,一般说来,族人能长期保持上品官级的,为最高一层,称为“右姓”、“茂姓”。如,东吴地区的朱、张、顾、陆四族;原在北方,后随晋东渡的王、谢、袁、萧四族;山东的崔、卢、李、郑四族;太原王氏家族;关中的袁、裴、柳、薛、杨、杜六族,都是右姓大族。其他大族虽然也在士流之内,但只能算是下一层了。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他们特别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只许在同等士族之间联姻,而绝对不允许与庶族地主联姻通婚。另外,通过编撰“家谱”的办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确地记载下来,以备查考。士族为了标榜自己的特殊身份,还发展了一整套繁琐的礼仪法规,在平时的生活中,士族一般不与庶族人士来往。门阀士族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南北朝以后,这一制度日趋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地区的门阀势力发展强盛,出现了许多有较大影响的世家大族。其中南迁的影响较大的世家大族主要有: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崔霸一支不太兴旺。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时尚书、中尉。崔琰有二子:崔谅、崔钦。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崔遇为后赵特进;崔遇之子[ZhiZi]崔瑜,为黄门郎,崔瑜之子[ZhiZi]崔逞,曾任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另外五个儿子中又以崔諲、崔祎、崔颐较为有名。
崔諲在刘宋占据山东时期,曾任青、冀二州刺史。崔祎曾在刘宋为官[WeiGuan],北魏占据青、齐后,崔祎之孙相如进入北魏,曾考举冀州秀才。崔颐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马,后又升至散骑常侍,再后来又被魏太武帝任命为冀州刺史。
崔钦这一支被称为清河青州房。崔钦之子[ZhiZi]崔京,崔京之孙崔琼,崔琼之子[ZhiZi]崔辑。崔琼曾担任慕容垂的车骑属。崔辑时,随慕容氏南迁青州,崔辑曾任刘宋泰山太守。崔辑有二个儿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崔道固。崔修之之子[ZhiZi]元孙曾担任刘宋尚书郎。元孙之子[ZhiZi]崔亮,少年时丧父,先随母亲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齐后,又被迁往桑乾。后来得到李冲的赏识,被推荐为中书博士。崔目连之子[ZhiZi]僧祐,曾担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他的弟弟僧渊,曾担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在刘宋为官[WeiGuan],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后又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后来降北魏后,担任平齐郡的太守。
天兴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硅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所以此后所说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诸子后裔与灵茂的后裔,而崔浩的后裔情况后人知道得很少。灵茂后裔从灵茂之子[ZhiZi]稚宝担任北魏祠部郎中开始,才在北方政权做官。
到了隋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琅琊王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山东地区的门阀士族中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王氏可以称得上是头号门阀。
王氏家族自东汉青州刺史王仁算起,可以分为两大系:一是王仁孙王祥、王览一系,二是王览的从祖兄王雄一系。
王祥曾担任曹魏太尉,西晋时任太保,他有五个儿子:夏、烈、芬早年死去,王肇为晋始平太守,王馥为晋上洛太守。王览在晋为官[WeiGuan]至宗正卿,他有六个儿子:王裁在晋为官[WeiGuan]至抚军长史,王基在晋为官[WeiGuan]至治书侍御史,王会在晋为官[WeiGuan]至侍御史,王正在晋为官[WeiGuan]至尚书郎,王彦在晋为官[WeiGuan]至中护军,王琛在晋为官[WeiGuan]至国子祭酒。王览的孙子们南渡后,势力发展很快,迅速成为东晋首姓,其影响极大。
王裁之子[ZhiZi]王导一支,从东晋开国王导任宰相之位起,其子孙们大多在东晋南朝为官[WeiGuan],成为王氏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王导有六个儿子:长子王悦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侍郎,无子。次子王恬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军将军,其子王混为东晋太常卿。王混有二子:王碬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左户尚书,王诞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吴国内史。王碬有二子:王恢在宋为官[WeiGuan]至游击将军,王偃在宋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王偃有四个儿子:其中王藻在宋为官[WeiGuan]至东阳太守,王懋在宋为官[WeiGuan]至光禄大夫,王攸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宰中郎。王懋之子[ZhiZi]王莹在齐为官[WeiGuan]至中领军。归梁后任尚书令。
王导的第三个儿子王劭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车骑将军,王劭之子[ZhiZi]王默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邵之子[ZhiZi]王穆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临海太守,邵之子[ZhiZi]王谧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司徒。王默之子[ZhiZi]王惠在宋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王穆之子[ZhiZi]王智在宋为官[WeiGuan]至晋陵太守,王穆之子[ZhiZi]僧朗在宋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王谧之子[ZhiZi]王球在宋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僧朗之子[ZhiZi]王或在宋为官[WeiGuan]至中书监,僧朗之子[ZhiZi]王楷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中大夫,僧朗之子[ZhiZi]王粹在宋为官[WeiGuan]至黄门侍郎。王或之子[ZhiZi]王绚在宋为官[WeiGuan]至秘书丞,王或之子[ZhiZi]王绩在宋为官[WeiGuan]至黄门郎,归齐后任太常,王彧之子[ZhiZi]王约在梁为官[WeiGuan]至左户尚书。王缋之子[ZhiZi]王隽在齐为官[WeiGuan]至建安太守,王隽之子[ZhiZi]王克在梁为官[WeiGuan]至尚书仆射,归陈后任尚书右仆射。王粹之子[ZhiZi]王奂在齐为官[WeiGuan]至尚书左仆射,王粹之子[ZhiZi]王份在梁为官[WeiGuan]到左光禄大夫。王奂之子[ZhiZi]王融在齐为官[WeiGuan]至太子中庶子,奂之子[ZhiZi]琛在齐为官[WeiGuan]至司徒从事中郎,奂之子[ZhiZi]肃投靠北魏为官[WeiGuan]至尚书令,奂之子[ZhiZi]秉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幽州刺史。王融之子[ZhiZi]王诵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幽州刺史,融之子[ZhiZi]王衍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太常卿。王琛之子[ZhiZi]王翊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齐州刺史。王肃之子[ZhiZi]王绍在北魏为官[WeiGuan]至中书侍郎,王肃之子[ZhiZi]王理在北魏为官[WeiGuan]至著作佐郎。王诵之子[ZhiZi]孝康在北魏为官[WeiGuan]至尚书郎中,王诵之子[ZhiZi]隽康在北齐为官[WeiGuan]至文襄王中外府祭酒。王翊之子[ZhiZi]王渊在北齐为官[WeiGuan]至仪同开府记室参军。王份之子[ZhiZi]王琳在梁为官[WeiGuan]至司徒左长史,王份之子[ZhiZi]王铨在梁为官[WeiGuan]至丹阳尹、卫尉卿,王锡在梁为官[WeiGuan]至吏部郎中,王佥在梁为官[WeiGuan]至太子中庶子,王通在梁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王励在梁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归陈后任司空,王质在梁为官[WeiGuan]至侍中,归陈后任都官尚书,王固在陈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
王导第四子王洽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领军。王洽之子[ZhiZi]王殉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司徒。王殉之子[ZhiZi]王弘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保,王弘之子[ZhiZi]王钖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子左卫率。王钖之子[ZhiZi]僧衍在齐为官[WeiGuan]至侍中。
王导第五子王协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抚军参军,无子。王导第六子王荟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会稽内史,王荟之子[ZhiZi]王廞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司徒左长史。王廞之子[ZhiZi]王华在宋为官[WeiGuan]至右将军,王华之子[ZhiZi]定侯在宋为官[WeiGuan]至左卫将军。
王览的其他几支后裔,也大都在朝为官[WeiGuan],也不乏有影响的人物。王览的次子王基有二子:王含在晋为官[WeiGuan]至光禄勋,王敦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大将军。王含子王瑜在晋为官[WeiGuan]至散骑常侍,王应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武卫将军。王览第三子王会有二子:王舒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东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王邃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平西将军。王舒之子[ZhiZi]宴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护军参军,舒之子[ZhiZi]王允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卫将军。王览第六子王琛有二子:王棱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豫章太守,王侃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吴国内史。
王览第三子王正一支,其地位与影响也很大,仅次于长子王裁。王正有三子:王廙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平南将军,王旷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淮南太守,王彬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尚书右仆射,这三人分别形成了三个分支。第一支为王廙,廙之子[ZhiZi]颐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东海内史,廙子胡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丹阳尹,廙子耆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郎,廙子羡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镇军椽。胡之子[ZhiZi]茂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晋陵太守,和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永嘉太守。茂之子[ZhiZi]裕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开府仪同三司,裕之子[ZhiZi]恢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新安太守,瓒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昇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都官尚书。瓒之子[ZhiZi]秀之在齐为官[WeiGuan]至吴兴太守,秀之子[ZhiZi]峻在梁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昇之子[ZhiZi]延之在齐为官[WeiGuan]至尚书左仆射,延之子[ZhiZi]纶在齐为官[WeiGuan]至都官尚书。耆之子[ZhiZi]随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上虞令,随之子[ZhiZi]镇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卫尉,镇之弟弘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卫军参军。镇之子[ZhiZi]标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安复令。弘之子[ZhiZi]罗云在宋为官[WeiGuan]至平西长史,罗云之子[ZhiZi]思远在齐为官[WeiGuan]至侍中。罗云弟昙生在宋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昙生弟普曜在宋为官[WeiGuan]至秘书监,普曜之子[ZhiZi]晏在齐为官[WeiGuan]至骠骑大将军,晏之子[ZhiZi]德元在齐为官[WeiGuan]至车骑长史,晏之弟诩在齐为官[WeiGuan]至少府卿。羡之子[ZhiZi]伟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琅邪国郎中令,伟之子[ZhiZi]韶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祠部尚书,韶之子[ZhiZi]晔在宋为官[WeiGuan]至临贺太守。第二分支为次子旷,旷之子[ZhiZi]羲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右军将军,羲之子[ZhiZi]凝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左将军,肃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郎,徽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黄门侍郎,操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秘书监,献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徽之子[ZhiZi]桢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侍中。献之子[ZhiZi]靖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司徒左长史,靖之子[ZhiZi]悦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御史中丞。第三分支为彬,彬之子[ZhiZi]彭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光禄大夫。彪之子[ZhiZi]越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抚军参军,临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东阳太守。临之子[ZhiZi]纳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御史中丞,瑰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司空参军。纳之子[ZhiZi]准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丹阳尹,瑰之子[ZhiZi]逡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吴令,归齐后任光禄大夫,逡之从弟珪之在齐为官[WeiGuan]至长水校尉。准之子[ZhiZi]舆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征虏将军主簿,珪之子[ZhiZi]颢在齐为官[WeiGuan]至中军参军。舆之子[ZhiZi]进之在梁为官[WeiGuan]至左卫将军,进之子[ZhiZi]清在梁为官[WeiGuan]至安南将军,清之子[ZhiZi]猛在陈为官[WeiGuan]至镇南大将军,猛之子[ZhiZi]缮归隋后为官[WeiGuan]至开府仪同三司、普州刺史。翘之子[ZhiZi]望之,望之子[ZhiZi]泰之都没做官,泰之子[ZhiZi]元弘在宋为官[WeiGuan]至平固令,元弘之子[ZhiZi]素也没有做官。
同其他豪门家族一样,王氏家族也是通过与皇家及其他门阀士族的不断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据记载,自东晋到南朝间,王氏家族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她们是:王献之女是东晋安帝皇后,王偃女是宋孝武帝皇后,王僧朗女为宋明帝皇后,王慈女为齐海陵王妃,王俭女为齐和帝皇后,王骞女为梁简文帝皇后,王佥女为梁敬帝皇后,王固女为陈废帝皇后。另外,王氏家族中,尚各朝皇室公主的也有20人以上。王氏家族和陈郡谢氏家族多次联姻,王凝之、王珉、王询曾分别娶谢栾、谢安、谢万兄弟三人之女为妻。王氏家族还与兰陵萧氏、泰山羊氏、高平郗氏、谯国桓氏、陈郡袁氏等建有婚姻关系。
从总的发展状况来看,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当属鼎盛时期,特别是在东晋时最为突出。当时不仅拥有王导那样的大政治家,而且他的子孙们也多为朝中要员,从而使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氏家族在经济上还通过求田问舍,发展庄园,成为江南侨姓士族中实力最强的大姓之一。在文化上也负有盛名,出现了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晋南朝时期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虽然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是门第显赫的著姓,他们世代为官[WeiGuan],但由于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他们也免不了屡遭打击,几经沉浮,甚至沦落衰败。他们有的被起义军杀死,有的因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而死伤。到南朝时期,王氏家族尽管仍然还有做官之人,但其地位和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尽管王氏家族也曾设法维护门阀制度,但也于事无补,到陈亡时,王氏家族的势力已经明显不如两晋时那样威风了。
到了隋唐时期,王氏家族的势力远比清河崔氏、兰陵萧氏为弱。《隋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无一人,而在新、旧《唐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仅有七人,且都是王贤与王导的后代,其中官至宰相的二人,即武后时宰相王琳,肃宗时宰相王玛。其余五人地位都较低。而在新、旧《五代史》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竟无一人入传,可见当时其势力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兰陵萧氏
据历史考证,兰陵萧氏原籍兰陵郡兰陵县(治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一说为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东),西晋灭亡后,南迁江南,居住在东晋晋陵郡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东晋政权在当地设置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以后这一地区便被称为南兰陵,因此萧氏也被称为南兰陵人。
东晋时期,萧氏还是寒门,到了南朝时期逐渐成为豪门,所以说它是后起的新门。刘裕的继母萧氏出自兰陵。自从刘裕执政到刘宋时代,萧氏家族依靠与刘氏的姻亲关系,地位开始上升。但从总的情况来说,在这一时期,萧氏族人多是将军,多因军功显要,才挤入了士族阶层,并不是高门。
刘宋之后,兰陵萧氏连续出了两朝帝王,这才使得萧氏与王、谢、袁等豪族一样成为一等士族。在南朝,出身寒微,却因军功而显达的人有很多,但能列于士族的并不多,至于成为高门、甲族的就更少了,萧氏一族算是唯一的一家。兰陵萧氏南迁后,比较著名的有三支,即萧思话、萧道成、萧衍三支。
萧思话一支:萧思话的祖父萧卓,曾为东晋洮阳令,姑母萧文寿,是刘裕的继母,生长沙景王道怜、临川烈王道规。刘裕称帝后,萧氏为皇太后。萧卓被赠授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封阳县侯。萧思话的父亲萧源之继承了萧卓的爵位,被委任为徐、兖二州刺史。萧源之死后,萧思话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在元嘉年间先后担任过青州刺史、梁南秦二州刺史、雍州刺史、吏部尚书、徐兖二州刺史、中书令、丹阳尹等职。萧思话死后,长子惠开承袭其爵位。特别是惠开时,萧氏又强化了与刘氏宗室的姻亲关系,惠开的妹妹嫁给了桂阳王休范,惠开之女嫁给了孝武帝之子[ZhiZi]。惠开死后,其子睿承袭爵位,到齐朝建立后,其封爵才被削除。
萧道成一支:萧道成高祖萧整曾担任淮阴令,其曾祖父儒曾任即丘令,其祖父乐子曾任辅国将军。其父萧承之,由于受到萧源之的提携,于宋元嘉中期,跟随萧思话平汉中,被提升为龙骧将军,后被任命为南泰山太守。萧道成在宋文帝时先为偏将,后被雍州刺史萧思话任为太军中兵参军。后来又任建康令,并得到少府萧惠开的赏识。宋明帝时,道成任南兖州刺史,加督五州,逐渐掌握了军权。后来数年间,在经历过齐公、齐王后,取宋自立,建立了齐朝,是为齐高帝。萧道成称帝四年后死去,其子萧赜(武帝)即位,武帝嫡长子长懋早死,武帝舍弃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不立,而立长懋之子[ZhiZi]萧昭业为太孙。萧昭业继立后,大权被受诏辅政的萧鸾(道成之侄)把持,萧鸾后来杀死昭业,另立昭业弟昭文;后又迅速杀死昭文自立,是为明帝。明帝在位五年,杀人甚多。齐高帝19子、武帝23子除萧嶷一支有后人外,其余都被杀尽。明帝死后,其子宝卷即位,仍继续滥杀宗室,最终被梁武帝萧衍攻灭。萧嶷是萧道成的次子,宋武帝时担任太尉大司马等职,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病死。世子萧子廉曾任淮陵太守、太子中会人、前将军。子廉之子[ZhiZi]元琳,梁代齐后任新淦侯。
萧衍一支:萧衍与萧道成同出于萧整,萧整之子[ZhiZi]萧辖,为萧衍高祖,曾任济阴太守。萧衍曾祖父副子,任州治中从事。祖父道赐,任南台治书侍御史,父顺之,是齐高帝始族弟,深得信用,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丹阳尹等职。萧衍很有文才,是齐竟陵王子良西邸八友之一,后为官[WeiGuan]至雍州刺史,掌握着重兵。在齐末混乱中,代齐自立,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侯景攻下台城后,老饿病死。侯景立萧衍第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作为傀儡。后又改立萧衍长孙萧欢之子[ZhiZi]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杀死简文帝萧纲以及他的10多个儿子。梁宗室还有许多人也被杀害。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即皇帝位(即梁元帝),定都江陵,但3年后就被西魏政权攻灭。西魏又扶持昭明太子的第三子萧督为梁帝,历史上称其为后梁。此时曾起兵讨伐侯景的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则在建康拥立梁元帝之子[ZhiZi]萧方智为帝(敬帝),不久又被陈霸先废掉,霸先自立,梁朝灭亡。
从当时情况看,萧衍这一族在皇室内部斗争以及侯景之乱中损失较大,但在陈朝建立后,其大部分留在陈朝,仍为甲族,但没有太知名的人士。
到了隋唐时期,萧氏势力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主要是指萧衍这一支势力。此支中在《隋书》与新、旧《唐书》中入传者达到23人之多,其中4人是萧衍兄弟的后代。其余19人全是萧衍的孙子、后梁皇帝萧???的后裔。这19人中有9人为宰相。萧???的后裔在隋唐时期势力之所以发展强盛,是因为萧???之孙女为隋炀帝皇后,隋灭后梁后,萧???子孙有很多人在隋朝为官[WeiGuan]。到了五代时,萧氏家族的势力明显衰落,其家族成员中入《五代史》之传者仅有二人,即萧顷,他在后梁为官[WeiGuan]至同平章事;萧顷之子[ZhiZi]萧源,在后唐为官[WeiGuan]至秘书监。北宋统一后,兰陵萧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基本上就不复存在了。
琅琊颜氏
琅琊颜氏起源于曹魏时期的颜斐、颜盛,颜斐曾担任过黄门侍郎、京兆太守,颜盛曾任青、徐二州刺史。兄弟二人在曹魏时期从鲁(今山东曲阜)迁到临沂(今山东临沂)。自此以后琅琊颜氏主要指的是颜盛的后代,颜盛生子给事中颜钦,颜钦生汝阴太守颜默,颜默生颜含。西晋灭亡后,颜含随司马睿渡江,颜氏于是成为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带”之一。颜含过江前曾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司马参军,过江后历任东阳太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大司农等职。应该说颜氏家族自此时起在士族中开始有了地位。颜含生颜髦,为官[WeiGuan]至侍中、光禄勋等,髦的弟弟颜谦、颜约同任官至太守。颜髦生颜琳,做官至骑都尉,颜约生颜颐做官至扩军司马。颜琳生颜靖之,做官至宋御史中丞,颜颙生颜延之,为官[WeiGuan]至宋秘书监、光禄勋。颜靖之生颜腾之,做官至宋巴陵太守,颜延之生颜竣,做官至宋散骑常侍,颜腾之生炳之,炳之生见远,做官至齐御史中丞。见远生颜协,颜协做官为梁湘东王国常侍,又兼记室,颜协生之推、之仪。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这场叛乱被平定后,萧绎于江陵称帝(国号仍为梁),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当西魏军攻克江陵后,之推投奔北齐,做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归入北周担任御史上士,归隋朝后任太子学士。之仪北周时为官[WeiGuan]至御正中大夫,归入隋朝后任集州刺史。颜之推有三个儿子:思鲁、愍楚、游秦。颜游秦在唐初历任廉州刺史、郓州刺史。颜思鲁有四子:师古、相时、勤礼、育师。颜师古唐初担任过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等职;颜相时曾任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颜勤礼曾任弘文、集贤学士。颜勤礼生昭甫,昭甫为官[WeiGuan]至曹王侍读。昭甫生元孙、惟贞。元孙生春卿、杲卿、曜卿。春卿曾任官蜀尉、偃师丞。杲卿任假常山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安禄山叛乱起,杲卿坚决抗击,结果被安禄山杀害。颜惟贞生真卿,真卿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平原太守,他也坚决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在抗击安禄山失败后,颜真卿西入长安,任御史大夫,后来奉命出使淮西,劝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归顺朝廷未果,结果被李希烈杀死。杲卿生有泉明、季明二子,泉明官至彭州司马,季明被安禄山所杀。颜真卿生有二子。皆为地方官,文宗时颜真卿的曾孙弘式被任命为同州参军。自此以后,颜氏家族再没有显要记载。
总之,自曹魏至唐朝后期的颜氏家族20代中,几乎没有不为官[WeiGuan]者,所以称颜氏家族是一个士族家族。这个家族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家族成员所任官职不是很高。这个家族中除了第五代颜髦在东晋时曾任侍中外,其他各代大多担任县令、郡守、刺史、舍人、学士、博士、少监、给事中等职,最高也不超过常侍、秘书少监、光禄勋、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这说明这个家族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士族家族,其权力不如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的势力强。二是这个家族是经学世家。颜氏家族虽然势力不是很大,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掌握了较高的封建文化。例如,颜斐因为有才学而被召为太子洗马;颜钦因为精通《韩诗》、《礼》、《尚书》等经典,使许多学者都追随他的学识;颜含因为精通儒学、礼仪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本州大中正;颜延之因为与以儒学著称的周续之辩难《礼记》出名而受到宋武帝刘裕的赏识,被提拔为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颜见远因博学有志行,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录事参军;颜之推早传家业,满腹才学经文,曾任国左常侍、中书舍人和黄门侍郎等职;颜之仪因为博涉群书,好为辞赋,进入北周后任麟趾殿学士、太子侍读;颜师古更是一代儒学大师,曾任秘书少监;颜相时、颜勤礼也都是以精通儒学而闻名,并都任弘文、崇贤学士职务;颜真卿少勤学业,既擅长博学,又专于辞章,中进士后又擢制科。三是这个家族还是书法世家。例如,颜协精工篆籀(大篆)、飞白;颜勤礼工于篆籀;颜昭甫工于篆籀、草隶;颜元孙因精通历代书法,而被玄宗召去鉴定家中诸家书迹的真伪。再如颜真卿更是著名的书法大师,他早年曾两次辞官去洛阳跟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他不仅继承了张氏书法的长处,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点,即楷书气势雄浑、形体敦厚;行书圆熟流畅、刚劲有力。他的书法艺术对当时和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颜氏家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虽然在唐朝后期已经衰败了,但其影响仍然存在。
泰山羊氏
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南)羊氏家族自羊续起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士族世家。羊续为东汉南阳太守,他有三个儿子:羊袐任曹魏京兆太守,羊衜任曹魏上党太守,羊耽任曹魏太常。到了西晋时,因为羊祜是开国元勋,加上羊祜之姊羊徽瑜是司马师之妻,所以使羊氏家族的势力达到最强。进入东晋南北朝以后,羊氏家族的势力和影响开始减弱。
如果从羊续开始算起,羊氏家族大致可分为三支:羊秘一支的子孙一直延续到南朝宋时,在朝为官[WeiGuan]司者居多。羊秘有二子:羊祉任魏郡太守,羊繇任车骑掾。羊繇有五个儿子:羊亮任晋大鸿胪,羊忱任晋徐州刺史。羊忱有二子:羊楷任东晋尚书都官郎,羊权任东晋黄门郎。羊楷之子[ZhiZi]羊绥任东晋中书郎,羊绥有三个儿子:羊玄保任宋金紫光禄大夫,玄保兄弟罦、辅没有做官。玄保有三子:戎、咸、粲都没有做官。玄保之兄之子[ZhiZi]希任宋广州刺史,羊希之子[ZhiZi]崇任宋尚书主客郎。羊权之子[ZhiZi]不疑任东晋桂阳太守,羊不疑有二子:羊欣任宋新安太守,羊徽任宋河东太守。
羊衜一支,在西晋时势力与影响较大,到了南北朝时其为官[WeiGuan]者很少了。羊衜有三个儿子:羊发任晋都督淮北护军,羊祜任晋征南大将军,羊承没有做官,羊衜之女徽瑜是司马师之妻,入晋后称为弘训太后。羊发有四子:羊伦任晋散骑常侍,羊暨任晋阳平太守,羊伊为晋平南将军,羊篇为晋散骑常侍。羊暨有二子:羊曼任东晋丹阳尹,羊曼之子[ZhiZi]羊贲任东晋秘书郎,羊曼之弟羊聃任东晋庐陵太守。
羊耽一支延续的时间比较长。羊耽有二个儿子:羊瑾任晋尚书右仆射,羊琇任晋中护军。羊瑾之子[ZhiZi]羊玄之任晋尚书右仆射,玄之之女献容是晋惠帝皇后。羊琇的五世孙规之任南朝宋任城令,后来归降北魏,任雁门太守。规之有三子:羊祉任北魏梁州刺史。羊祉有十子:次子羊深任北魏中书令,羊深之子[ZhiZi]羊肃任北齐武德郡守,羊深的弟弟侃、默、忱、给、元等都南归梁朝,除了侃任梁都官尚书外,其他人均任刺史。他们的后代也有不少在朝为官[WeiGuan]者,直到隋朝。
东海王氏
东海王氏开始于东汉末年,兴盛于魏晋。东汉末年,东海郯人王朗,字景兴,在魏文帝时任司空。他还著《易》、《春秋》、《孝经》、《周官》等传。王朗之子[ZhiZi]王肃博取众家之说,曾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传》作解,成为一代儒师,并在曹魏为宫中领军和散骑常侍。
王肃有八个儿子,长子王恽,早死,无子。其余诸子中较著名的有:王恂为官[WeiGuan]至晋河南尹、侍中;王虔为官[WeiGuan]至尚书;王恺为官[WeiGuan]至后将军;王隆为官[WeiGuan]至后将军。其中尤以王隆一支最为兴盛。王隆之子[ZhiZi]王景,在晋为官[WeiGuan]至大鸿胪。王景之子[ZhiZi]王雅,在晋为官[WeiGuan]至领军、尚书、散骑常侍。王雅长子准之,任散骑常侍;王雅次子协之,任黄门;王雅次子少卿任侍中。准之之子[ZhiZi]延年,延年之子[ZhiZi]僧孺都是南朝著名文人,都担任过齐、梁南海太守等。
高平郗氏
高平郗氏在两晋时期地位和影响力比较显著,到了南朝以后其地位逐渐衰落。西晋时,高平金乡人郗鉴因博览经籍,成为著名的儒士,西晋时任中书侍郎,东晋时先后担任过兖州刺史、安西将军、都督扬州江西将军、假节、尚书令、司空等职,其影响较大。他有两个儿子:郗情、郗昙。
郗愔曾任东晋徐兖二州刺史、假节,任刘宋镇军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郗愔有三子:超、融、冲。其中又以郗超最为有名,他曾任东晋中书侍郎、临海太守。郗昙任东晋北中郎将、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等职。郗昙之子[ZhiZi]恢任东晋尚书。
进入南朝以后,高平郗氏中的郗烨娶宋文帝之女寻阳公主为妻,并任宋太子舍人。郗烨之女郗徽任梁武帝萧衍早年之妻,被追封为德皇后,郗烨之子[ZhiZi]郗泛,曾任梁中军临川王记室参军。
平原华氏
平原华氏自华歆开始,成为显赫家族。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东汉时任县吏,后来考取孝廉。魏文帝时,官至司徒,明帝时任太尉。华歆有三子:长子华表,任晋太子少傅、太常;次子华博,任晋三县内史;少子华周,任晋黄门侍郎、常山太守。
华表长子华廙,任晋尚书令、太子少傅;华廙之弟华峤任晋秘书监、尚书;华峤之弟华淡任晋河南尹;华表的其他儿子名位不是很显要。华廙有三子:华混任晋侍中、尚书,华混之子[ZhiZi]华陶任巩县令;华廙之子[ZhiZi]华荟任晋河南尹;华廙之子[ZhiZi]华恒娶晋武帝之女荥阳长公主为妻,曾任东晋左光禄大夫。华恒之子[ZhiZi]华俊任尚书郎,俊之子[ZhiZi]仰之官至大长秋。
华峤有三子:颐、彻、畅。华颐任晋长乐内史;华畅有才思,中年遇害;彻生平不详。
华淡之子[ZhiZi]华轶,曾任晋江州刺史,后被东晋元帝所杀。
门阀制度发端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在门阀制度下,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过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传都做过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认入于士族阶层。士族中间也有等级差别,一般说来,族人能长期保持上品官级的,为最高一层,称为“右姓”、“茂姓”。如,东吴地区的朱、张、顾、陆四族;原在北方,后随晋东渡的王、谢、袁、萧四族;山东的崔、卢、李、郑四族;太原王氏家族;关中的袁、裴、柳、薛、杨、杜六族,都是右姓大族。其他大族虽然也在士流之内,但只能算是下一层了。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他们特别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只许在同等士族之间联姻,而绝对不允许与庶族地主联姻通婚。另外,通过编撰“家谱”的办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确地记载下来,以备查考。士族为了标榜自己的特殊身份,还发展了一整套繁琐的礼仪法规,在平时的生活中,士族一般不与庶族人士来往。门阀士族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南北朝以后,这一制度日趋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地区的门阀势力发展强盛,出现了许多有较大影响的世家大族。其中南迁的影响较大的世家大族主要有: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崔霸一支不太兴旺。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时尚书、中尉。崔琰有二子:崔谅、崔钦。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崔遇为后赵特进;崔遇之子[ZhiZi]崔瑜,为黄门郎,崔瑜之子[ZhiZi]崔逞,曾任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另外五个儿子中又以崔諲、崔祎、崔颐较为有名。
崔諲在刘宋占据山东时期,曾任青、冀二州刺史。崔祎曾在刘宋为官[WeiGuan],北魏占据青、齐后,崔祎之孙相如进入北魏,曾考举冀州秀才。崔颐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马,后又升至散骑常侍,再后来又被魏太武帝任命为冀州刺史。
崔钦这一支被称为清河青州房。崔钦之子[ZhiZi]崔京,崔京之孙崔琼,崔琼之子[ZhiZi]崔辑。崔琼曾担任慕容垂的车骑属。崔辑时,随慕容氏南迁青州,崔辑曾任刘宋泰山太守。崔辑有二个儿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崔道固。崔修之之子[ZhiZi]元孙曾担任刘宋尚书郎。元孙之子[ZhiZi]崔亮,少年时丧父,先随母亲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齐后,又被迁往桑乾。后来得到李冲的赏识,被推荐为中书博士。崔目连之子[ZhiZi]僧祐,曾担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他的弟弟僧渊,曾担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在刘宋为官[WeiGuan],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后又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后来降北魏后,担任平齐郡的太守。
天兴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硅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所以此后所说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诸子后裔与灵茂的后裔,而崔浩的后裔情况后人知道得很少。灵茂后裔从灵茂之子[ZhiZi]稚宝担任北魏祠部郎中开始,才在北方政权做官。
到了隋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琅琊王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山东地区的门阀士族中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王氏可以称得上是头号门阀。
王氏家族自东汉青州刺史王仁算起,可以分为两大系:一是王仁孙王祥、王览一系,二是王览的从祖兄王雄一系。
王祥曾担任曹魏太尉,西晋时任太保,他有五个儿子:夏、烈、芬早年死去,王肇为晋始平太守,王馥为晋上洛太守。王览在晋为官[WeiGuan]至宗正卿,他有六个儿子:王裁在晋为官[WeiGuan]至抚军长史,王基在晋为官[WeiGuan]至治书侍御史,王会在晋为官[WeiGuan]至侍御史,王正在晋为官[WeiGuan]至尚书郎,王彦在晋为官[WeiGuan]至中护军,王琛在晋为官[WeiGuan]至国子祭酒。王览的孙子们南渡后,势力发展很快,迅速成为东晋首姓,其影响极大。
王裁之子[ZhiZi]王导一支,从东晋开国王导任宰相之位起,其子孙们大多在东晋南朝为官[WeiGuan],成为王氏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王导有六个儿子:长子王悦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侍郎,无子。次子王恬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军将军,其子王混为东晋太常卿。王混有二子:王碬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左户尚书,王诞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吴国内史。王碬有二子:王恢在宋为官[WeiGuan]至游击将军,王偃在宋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王偃有四个儿子:其中王藻在宋为官[WeiGuan]至东阳太守,王懋在宋为官[WeiGuan]至光禄大夫,王攸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宰中郎。王懋之子[ZhiZi]王莹在齐为官[WeiGuan]至中领军。归梁后任尚书令。
王导的第三个儿子王劭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车骑将军,王劭之子[ZhiZi]王默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邵之子[ZhiZi]王穆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临海太守,邵之子[ZhiZi]王谧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司徒。王默之子[ZhiZi]王惠在宋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王穆之子[ZhiZi]王智在宋为官[WeiGuan]至晋陵太守,王穆之子[ZhiZi]僧朗在宋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王谧之子[ZhiZi]王球在宋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僧朗之子[ZhiZi]王或在宋为官[WeiGuan]至中书监,僧朗之子[ZhiZi]王楷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中大夫,僧朗之子[ZhiZi]王粹在宋为官[WeiGuan]至黄门侍郎。王或之子[ZhiZi]王绚在宋为官[WeiGuan]至秘书丞,王或之子[ZhiZi]王绩在宋为官[WeiGuan]至黄门郎,归齐后任太常,王彧之子[ZhiZi]王约在梁为官[WeiGuan]至左户尚书。王缋之子[ZhiZi]王隽在齐为官[WeiGuan]至建安太守,王隽之子[ZhiZi]王克在梁为官[WeiGuan]至尚书仆射,归陈后任尚书右仆射。王粹之子[ZhiZi]王奂在齐为官[WeiGuan]至尚书左仆射,王粹之子[ZhiZi]王份在梁为官[WeiGuan]到左光禄大夫。王奂之子[ZhiZi]王融在齐为官[WeiGuan]至太子中庶子,奂之子[ZhiZi]琛在齐为官[WeiGuan]至司徒从事中郎,奂之子[ZhiZi]肃投靠北魏为官[WeiGuan]至尚书令,奂之子[ZhiZi]秉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幽州刺史。王融之子[ZhiZi]王诵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幽州刺史,融之子[ZhiZi]王衍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太常卿。王琛之子[ZhiZi]王翊投奔北魏为官[WeiGuan]至齐州刺史。王肃之子[ZhiZi]王绍在北魏为官[WeiGuan]至中书侍郎,王肃之子[ZhiZi]王理在北魏为官[WeiGuan]至著作佐郎。王诵之子[ZhiZi]孝康在北魏为官[WeiGuan]至尚书郎中,王诵之子[ZhiZi]隽康在北齐为官[WeiGuan]至文襄王中外府祭酒。王翊之子[ZhiZi]王渊在北齐为官[WeiGuan]至仪同开府记室参军。王份之子[ZhiZi]王琳在梁为官[WeiGuan]至司徒左长史,王份之子[ZhiZi]王铨在梁为官[WeiGuan]至丹阳尹、卫尉卿,王锡在梁为官[WeiGuan]至吏部郎中,王佥在梁为官[WeiGuan]至太子中庶子,王通在梁为官[WeiGuan]至左光禄大夫,王励在梁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归陈后任司空,王质在梁为官[WeiGuan]至侍中,归陈后任都官尚书,王固在陈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
王导第四子王洽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领军。王洽之子[ZhiZi]王殉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司徒。王殉之子[ZhiZi]王弘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保,王弘之子[ZhiZi]王钖在宋为官[WeiGuan]至太子左卫率。王钖之子[ZhiZi]僧衍在齐为官[WeiGuan]至侍中。
王导第五子王协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抚军参军,无子。王导第六子王荟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会稽内史,王荟之子[ZhiZi]王廞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司徒左长史。王廞之子[ZhiZi]王华在宋为官[WeiGuan]至右将军,王华之子[ZhiZi]定侯在宋为官[WeiGuan]至左卫将军。
王览的其他几支后裔,也大都在朝为官[WeiGuan],也不乏有影响的人物。王览的次子王基有二子:王含在晋为官[WeiGuan]至光禄勋,王敦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大将军。王含子王瑜在晋为官[WeiGuan]至散骑常侍,王应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武卫将军。王览第三子王会有二子:王舒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东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王邃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平西将军。王舒之子[ZhiZi]宴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护军参军,舒之子[ZhiZi]王允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卫将军。王览第六子王琛有二子:王棱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豫章太守,王侃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吴国内史。
王览第三子王正一支,其地位与影响也很大,仅次于长子王裁。王正有三子:王廙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平南将军,王旷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淮南太守,王彬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尚书右仆射,这三人分别形成了三个分支。第一支为王廙,廙之子[ZhiZi]颐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东海内史,廙子胡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丹阳尹,廙子耆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郎,廙子羡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镇军椽。胡之子[ZhiZi]茂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晋陵太守,和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永嘉太守。茂之子[ZhiZi]裕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开府仪同三司,裕之子[ZhiZi]恢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新安太守,瓒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昇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都官尚书。瓒之子[ZhiZi]秀之在齐为官[WeiGuan]至吴兴太守,秀之子[ZhiZi]峻在梁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昇之子[ZhiZi]延之在齐为官[WeiGuan]至尚书左仆射,延之子[ZhiZi]纶在齐为官[WeiGuan]至都官尚书。耆之子[ZhiZi]随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上虞令,随之子[ZhiZi]镇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卫尉,镇之弟弘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卫军参军。镇之子[ZhiZi]标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安复令。弘之子[ZhiZi]罗云在宋为官[WeiGuan]至平西长史,罗云之子[ZhiZi]思远在齐为官[WeiGuan]至侍中。罗云弟昙生在宋为官[WeiGuan]至吏部尚书,昙生弟普曜在宋为官[WeiGuan]至秘书监,普曜之子[ZhiZi]晏在齐为官[WeiGuan]至骠骑大将军,晏之子[ZhiZi]德元在齐为官[WeiGuan]至车骑长史,晏之弟诩在齐为官[WeiGuan]至少府卿。羡之子[ZhiZi]伟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琅邪国郎中令,伟之子[ZhiZi]韶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祠部尚书,韶之子[ZhiZi]晔在宋为官[WeiGuan]至临贺太守。第二分支为次子旷,旷之子[ZhiZi]羲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右军将军,羲之子[ZhiZi]凝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左将军,肃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郎,徽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黄门侍郎,操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秘书监,献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中书令。徽之子[ZhiZi]桢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侍中。献之子[ZhiZi]靖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司徒左长史,靖之子[ZhiZi]悦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御史中丞。第三分支为彬,彬之子[ZhiZi]彭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光禄大夫。彪之子[ZhiZi]越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抚军参军,临之在东晋为官[WeiGuan]至东阳太守。临之子[ZhiZi]纳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御史中丞,瑰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司空参军。纳之子[ZhiZi]准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丹阳尹,瑰之子[ZhiZi]逡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吴令,归齐后任光禄大夫,逡之从弟珪之在齐为官[WeiGuan]至长水校尉。准之子[ZhiZi]舆之在宋为官[WeiGuan]至征虏将军主簿,珪之子[ZhiZi]颢在齐为官[WeiGuan]至中军参军。舆之子[ZhiZi]进之在梁为官[WeiGuan]至左卫将军,进之子[ZhiZi]清在梁为官[WeiGuan]至安南将军,清之子[ZhiZi]猛在陈为官[WeiGuan]至镇南大将军,猛之子[ZhiZi]缮归隋后为官[WeiGuan]至开府仪同三司、普州刺史。翘之子[ZhiZi]望之,望之子[ZhiZi]泰之都没做官,泰之子[ZhiZi]元弘在宋为官[WeiGuan]至平固令,元弘之子[ZhiZi]素也没有做官。
同其他豪门家族一样,王氏家族也是通过与皇家及其他门阀士族的不断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据记载,自东晋到南朝间,王氏家族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她们是:王献之女是东晋安帝皇后,王偃女是宋孝武帝皇后,王僧朗女为宋明帝皇后,王慈女为齐海陵王妃,王俭女为齐和帝皇后,王骞女为梁简文帝皇后,王佥女为梁敬帝皇后,王固女为陈废帝皇后。另外,王氏家族中,尚各朝皇室公主的也有20人以上。王氏家族和陈郡谢氏家族多次联姻,王凝之、王珉、王询曾分别娶谢栾、谢安、谢万兄弟三人之女为妻。王氏家族还与兰陵萧氏、泰山羊氏、高平郗氏、谯国桓氏、陈郡袁氏等建有婚姻关系。
从总的发展状况来看,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当属鼎盛时期,特别是在东晋时最为突出。当时不仅拥有王导那样的大政治家,而且他的子孙们也多为朝中要员,从而使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氏家族在经济上还通过求田问舍,发展庄园,成为江南侨姓士族中实力最强的大姓之一。在文化上也负有盛名,出现了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晋南朝时期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虽然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是门第显赫的著姓,他们世代为官[WeiGuan],但由于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他们也免不了屡遭打击,几经沉浮,甚至沦落衰败。他们有的被起义军杀死,有的因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而死伤。到南朝时期,王氏家族尽管仍然还有做官之人,但其地位和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尽管王氏家族也曾设法维护门阀制度,但也于事无补,到陈亡时,王氏家族的势力已经明显不如两晋时那样威风了。
到了隋唐时期,王氏家族的势力远比清河崔氏、兰陵萧氏为弱。《隋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无一人,而在新、旧《唐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仅有七人,且都是王贤与王导的后代,其中官至宰相的二人,即武后时宰相王琳,肃宗时宰相王玛。其余五人地位都较低。而在新、旧《五代史》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竟无一人入传,可见当时其势力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兰陵萧氏
据历史考证,兰陵萧氏原籍兰陵郡兰陵县(治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一说为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东),西晋灭亡后,南迁江南,居住在东晋晋陵郡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东晋政权在当地设置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以后这一地区便被称为南兰陵,因此萧氏也被称为南兰陵人。
东晋时期,萧氏还是寒门,到了南朝时期逐渐成为豪门,所以说它是后起的新门。刘裕的继母萧氏出自兰陵。自从刘裕执政到刘宋时代,萧氏家族依靠与刘氏的姻亲关系,地位开始上升。但从总的情况来说,在这一时期,萧氏族人多是将军,多因军功显要,才挤入了士族阶层,并不是高门。
刘宋之后,兰陵萧氏连续出了两朝帝王,这才使得萧氏与王、谢、袁等豪族一样成为一等士族。在南朝,出身寒微,却因军功而显达的人有很多,但能列于士族的并不多,至于成为高门、甲族的就更少了,萧氏一族算是唯一的一家。兰陵萧氏南迁后,比较著名的有三支,即萧思话、萧道成、萧衍三支。
萧思话一支:萧思话的祖父萧卓,曾为东晋洮阳令,姑母萧文寿,是刘裕的继母,生长沙景王道怜、临川烈王道规。刘裕称帝后,萧氏为皇太后。萧卓被赠授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封阳县侯。萧思话的父亲萧源之继承了萧卓的爵位,被委任为徐、兖二州刺史。萧源之死后,萧思话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在元嘉年间先后担任过青州刺史、梁南秦二州刺史、雍州刺史、吏部尚书、徐兖二州刺史、中书令、丹阳尹等职。萧思话死后,长子惠开承袭其爵位。特别是惠开时,萧氏又强化了与刘氏宗室的姻亲关系,惠开的妹妹嫁给了桂阳王休范,惠开之女嫁给了孝武帝之子[ZhiZi]。惠开死后,其子睿承袭爵位,到齐朝建立后,其封爵才被削除。
萧道成一支:萧道成高祖萧整曾担任淮阴令,其曾祖父儒曾任即丘令,其祖父乐子曾任辅国将军。其父萧承之,由于受到萧源之的提携,于宋元嘉中期,跟随萧思话平汉中,被提升为龙骧将军,后被任命为南泰山太守。萧道成在宋文帝时先为偏将,后被雍州刺史萧思话任为太军中兵参军。后来又任建康令,并得到少府萧惠开的赏识。宋明帝时,道成任南兖州刺史,加督五州,逐渐掌握了军权。后来数年间,在经历过齐公、齐王后,取宋自立,建立了齐朝,是为齐高帝。萧道成称帝四年后死去,其子萧赜(武帝)即位,武帝嫡长子长懋早死,武帝舍弃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不立,而立长懋之子[ZhiZi]萧昭业为太孙。萧昭业继立后,大权被受诏辅政的萧鸾(道成之侄)把持,萧鸾后来杀死昭业,另立昭业弟昭文;后又迅速杀死昭文自立,是为明帝。明帝在位五年,杀人甚多。齐高帝19子、武帝23子除萧嶷一支有后人外,其余都被杀尽。明帝死后,其子宝卷即位,仍继续滥杀宗室,最终被梁武帝萧衍攻灭。萧嶷是萧道成的次子,宋武帝时担任太尉大司马等职,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病死。世子萧子廉曾任淮陵太守、太子中会人、前将军。子廉之子[ZhiZi]元琳,梁代齐后任新淦侯。
萧衍一支:萧衍与萧道成同出于萧整,萧整之子[ZhiZi]萧辖,为萧衍高祖,曾任济阴太守。萧衍曾祖父副子,任州治中从事。祖父道赐,任南台治书侍御史,父顺之,是齐高帝始族弟,深得信用,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丹阳尹等职。萧衍很有文才,是齐竟陵王子良西邸八友之一,后为官[WeiGuan]至雍州刺史,掌握着重兵。在齐末混乱中,代齐自立,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侯景攻下台城后,老饿病死。侯景立萧衍第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作为傀儡。后又改立萧衍长孙萧欢之子[ZhiZi]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杀死简文帝萧纲以及他的10多个儿子。梁宗室还有许多人也被杀害。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即皇帝位(即梁元帝),定都江陵,但3年后就被西魏政权攻灭。西魏又扶持昭明太子的第三子萧督为梁帝,历史上称其为后梁。此时曾起兵讨伐侯景的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则在建康拥立梁元帝之子[ZhiZi]萧方智为帝(敬帝),不久又被陈霸先废掉,霸先自立,梁朝灭亡。
从当时情况看,萧衍这一族在皇室内部斗争以及侯景之乱中损失较大,但在陈朝建立后,其大部分留在陈朝,仍为甲族,但没有太知名的人士。
到了隋唐时期,萧氏势力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主要是指萧衍这一支势力。此支中在《隋书》与新、旧《唐书》中入传者达到23人之多,其中4人是萧衍兄弟的后代。其余19人全是萧衍的孙子、后梁皇帝萧???的后裔。这19人中有9人为宰相。萧???的后裔在隋唐时期势力之所以发展强盛,是因为萧???之孙女为隋炀帝皇后,隋灭后梁后,萧???子孙有很多人在隋朝为官[WeiGuan]。到了五代时,萧氏家族的势力明显衰落,其家族成员中入《五代史》之传者仅有二人,即萧顷,他在后梁为官[WeiGuan]至同平章事;萧顷之子[ZhiZi]萧源,在后唐为官[WeiGuan]至秘书监。北宋统一后,兰陵萧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基本上就不复存在了。
琅琊颜氏
琅琊颜氏起源于曹魏时期的颜斐、颜盛,颜斐曾担任过黄门侍郎、京兆太守,颜盛曾任青、徐二州刺史。兄弟二人在曹魏时期从鲁(今山东曲阜)迁到临沂(今山东临沂)。自此以后琅琊颜氏主要指的是颜盛的后代,颜盛生子给事中颜钦,颜钦生汝阴太守颜默,颜默生颜含。西晋灭亡后,颜含随司马睿渡江,颜氏于是成为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带”之一。颜含过江前曾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司马参军,过江后历任东阳太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大司农等职。应该说颜氏家族自此时起在士族中开始有了地位。颜含生颜髦,为官[WeiGuan]至侍中、光禄勋等,髦的弟弟颜谦、颜约同任官至太守。颜髦生颜琳,做官至骑都尉,颜约生颜颐做官至扩军司马。颜琳生颜靖之,做官至宋御史中丞,颜颙生颜延之,为官[WeiGuan]至宋秘书监、光禄勋。颜靖之生颜腾之,做官至宋巴陵太守,颜延之生颜竣,做官至宋散骑常侍,颜腾之生炳之,炳之生见远,做官至齐御史中丞。见远生颜协,颜协做官为梁湘东王国常侍,又兼记室,颜协生之推、之仪。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这场叛乱被平定后,萧绎于江陵称帝(国号仍为梁),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当西魏军攻克江陵后,之推投奔北齐,做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归入北周担任御史上士,归隋朝后任太子学士。之仪北周时为官[WeiGuan]至御正中大夫,归入隋朝后任集州刺史。颜之推有三个儿子:思鲁、愍楚、游秦。颜游秦在唐初历任廉州刺史、郓州刺史。颜思鲁有四子:师古、相时、勤礼、育师。颜师古唐初担任过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等职;颜相时曾任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颜勤礼曾任弘文、集贤学士。颜勤礼生昭甫,昭甫为官[WeiGuan]至曹王侍读。昭甫生元孙、惟贞。元孙生春卿、杲卿、曜卿。春卿曾任官蜀尉、偃师丞。杲卿任假常山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安禄山叛乱起,杲卿坚决抗击,结果被安禄山杀害。颜惟贞生真卿,真卿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平原太守,他也坚决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在抗击安禄山失败后,颜真卿西入长安,任御史大夫,后来奉命出使淮西,劝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归顺朝廷未果,结果被李希烈杀死。杲卿生有泉明、季明二子,泉明官至彭州司马,季明被安禄山所杀。颜真卿生有二子。皆为地方官,文宗时颜真卿的曾孙弘式被任命为同州参军。自此以后,颜氏家族再没有显要记载。
总之,自曹魏至唐朝后期的颜氏家族20代中,几乎没有不为官[WeiGuan]者,所以称颜氏家族是一个士族家族。这个家族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家族成员所任官职不是很高。这个家族中除了第五代颜髦在东晋时曾任侍中外,其他各代大多担任县令、郡守、刺史、舍人、学士、博士、少监、给事中等职,最高也不超过常侍、秘书少监、光禄勋、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这说明这个家族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士族家族,其权力不如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的势力强。二是这个家族是经学世家。颜氏家族虽然势力不是很大,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掌握了较高的封建文化。例如,颜斐因为有才学而被召为太子洗马;颜钦因为精通《韩诗》、《礼》、《尚书》等经典,使许多学者都追随他的学识;颜含因为精通儒学、礼仪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本州大中正;颜延之因为与以儒学著称的周续之辩难《礼记》出名而受到宋武帝刘裕的赏识,被提拔为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颜见远因博学有志行,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录事参军;颜之推早传家业,满腹才学经文,曾任国左常侍、中书舍人和黄门侍郎等职;颜之仪因为博涉群书,好为辞赋,进入北周后任麟趾殿学士、太子侍读;颜师古更是一代儒学大师,曾任秘书少监;颜相时、颜勤礼也都是以精通儒学而闻名,并都任弘文、崇贤学士职务;颜真卿少勤学业,既擅长博学,又专于辞章,中进士后又擢制科。三是这个家族还是书法世家。例如,颜协精工篆籀(大篆)、飞白;颜勤礼工于篆籀;颜昭甫工于篆籀、草隶;颜元孙因精通历代书法,而被玄宗召去鉴定家中诸家书迹的真伪。再如颜真卿更是著名的书法大师,他早年曾两次辞官去洛阳跟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他不仅继承了张氏书法的长处,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点,即楷书气势雄浑、形体敦厚;行书圆熟流畅、刚劲有力。他的书法艺术对当时和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颜氏家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虽然在唐朝后期已经衰败了,但其影响仍然存在。
泰山羊氏
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南)羊氏家族自羊续起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士族世家。羊续为东汉南阳太守,他有三个儿子:羊袐任曹魏京兆太守,羊衜任曹魏上党太守,羊耽任曹魏太常。到了西晋时,因为羊祜是开国元勋,加上羊祜之姊羊徽瑜是司马师之妻,所以使羊氏家族的势力达到最强。进入东晋南北朝以后,羊氏家族的势力和影响开始减弱。
如果从羊续开始算起,羊氏家族大致可分为三支:羊秘一支的子孙一直延续到南朝宋时,在朝为官[WeiGuan]司者居多。羊秘有二子:羊祉任魏郡太守,羊繇任车骑掾。羊繇有五个儿子:羊亮任晋大鸿胪,羊忱任晋徐州刺史。羊忱有二子:羊楷任东晋尚书都官郎,羊权任东晋黄门郎。羊楷之子[ZhiZi]羊绥任东晋中书郎,羊绥有三个儿子:羊玄保任宋金紫光禄大夫,玄保兄弟罦、辅没有做官。玄保有三子:戎、咸、粲都没有做官。玄保之兄之子[ZhiZi]希任宋广州刺史,羊希之子[ZhiZi]崇任宋尚书主客郎。羊权之子[ZhiZi]不疑任东晋桂阳太守,羊不疑有二子:羊欣任宋新安太守,羊徽任宋河东太守。
羊衜一支,在西晋时势力与影响较大,到了南北朝时其为官[WeiGuan]者很少了。羊衜有三个儿子:羊发任晋都督淮北护军,羊祜任晋征南大将军,羊承没有做官,羊衜之女徽瑜是司马师之妻,入晋后称为弘训太后。羊发有四子:羊伦任晋散骑常侍,羊暨任晋阳平太守,羊伊为晋平南将军,羊篇为晋散骑常侍。羊暨有二子:羊曼任东晋丹阳尹,羊曼之子[ZhiZi]羊贲任东晋秘书郎,羊曼之弟羊聃任东晋庐陵太守。
羊耽一支延续的时间比较长。羊耽有二个儿子:羊瑾任晋尚书右仆射,羊琇任晋中护军。羊瑾之子[ZhiZi]羊玄之任晋尚书右仆射,玄之之女献容是晋惠帝皇后。羊琇的五世孙规之任南朝宋任城令,后来归降北魏,任雁门太守。规之有三子:羊祉任北魏梁州刺史。羊祉有十子:次子羊深任北魏中书令,羊深之子[ZhiZi]羊肃任北齐武德郡守,羊深的弟弟侃、默、忱、给、元等都南归梁朝,除了侃任梁都官尚书外,其他人均任刺史。他们的后代也有不少在朝为官[WeiGuan]者,直到隋朝。
东海王氏
东海王氏开始于东汉末年,兴盛于魏晋。东汉末年,东海郯人王朗,字景兴,在魏文帝时任司空。他还著《易》、《春秋》、《孝经》、《周官》等传。王朗之子[ZhiZi]王肃博取众家之说,曾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传》作解,成为一代儒师,并在曹魏为宫中领军和散骑常侍。
王肃有八个儿子,长子王恽,早死,无子。其余诸子中较著名的有:王恂为官[WeiGuan]至晋河南尹、侍中;王虔为官[WeiGuan]至尚书;王恺为官[WeiGuan]至后将军;王隆为官[WeiGuan]至后将军。其中尤以王隆一支最为兴盛。王隆之子[ZhiZi]王景,在晋为官[WeiGuan]至大鸿胪。王景之子[ZhiZi]王雅,在晋为官[WeiGuan]至领军、尚书、散骑常侍。王雅长子准之,任散骑常侍;王雅次子协之,任黄门;王雅次子少卿任侍中。准之之子[ZhiZi]延年,延年之子[ZhiZi]僧孺都是南朝著名文人,都担任过齐、梁南海太守等。
高平郗氏
高平郗氏在两晋时期地位和影响力比较显著,到了南朝以后其地位逐渐衰落。西晋时,高平金乡人郗鉴因博览经籍,成为著名的儒士,西晋时任中书侍郎,东晋时先后担任过兖州刺史、安西将军、都督扬州江西将军、假节、尚书令、司空等职,其影响较大。他有两个儿子:郗情、郗昙。
郗愔曾任东晋徐兖二州刺史、假节,任刘宋镇军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郗愔有三子:超、融、冲。其中又以郗超最为有名,他曾任东晋中书侍郎、临海太守。郗昙任东晋北中郎将、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等职。郗昙之子[ZhiZi]恢任东晋尚书。
进入南朝以后,高平郗氏中的郗烨娶宋文帝之女寻阳公主为妻,并任宋太子舍人。郗烨之女郗徽任梁武帝萧衍早年之妻,被追封为德皇后,郗烨之子[ZhiZi]郗泛,曾任梁中军临川王记室参军。
平原华氏
平原华氏自华歆开始,成为显赫家族。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东汉时任县吏,后来考取孝廉。魏文帝时,官至司徒,明帝时任太尉。华歆有三子:长子华表,任晋太子少傅、太常;次子华博,任晋三县内史;少子华周,任晋黄门侍郎、常山太守。
华表长子华廙,任晋尚书令、太子少傅;华廙之弟华峤任晋秘书监、尚书;华峤之弟华淡任晋河南尹;华表的其他儿子名位不是很显要。华廙有三子:华混任晋侍中、尚书,华混之子[ZhiZi]华陶任巩县令;华廙之子[ZhiZi]华荟任晋河南尹;华廙之子[ZhiZi]华恒娶晋武帝之女荥阳长公主为妻,曾任东晋左光禄大夫。华恒之子[ZhiZi]华俊任尚书郎,俊之子[ZhiZi]仰之官至大长秋。
华峤有三子:颐、彻、畅。华颐任晋长乐内史;华畅有才思,中年遇害;彻生平不详。
华淡之子[ZhiZi]华轶,曾任晋江州刺史,后被东晋元帝所杀。
上一篇:坊子盟国侨民集中营--国家年鉴
下一篇:鲁中第一次反“扫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