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地区记忆 > 山东记忆 >

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与赵明诚的《金石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李清照[LiQingZhao](1084—约1156),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自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古代才华出众的女词人[CiRen]、作家。其父亲李格非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散文家,著有《洛阳名园记》等名篇。其母亲王氏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禀赋甚高,也善为文。如此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以及聪慧敏捷、勤奋好学的个性,为李清照[LiQingZhao]后来创作出优秀的诗词奠定了基础,使她成为“婉约以易安为宗”的一代词人[CiRen]。
  李清照[LiQingZhao]少年时代时北宋经济文化还很繁荣,国泰民安一派祥和气象。在父母的熏陶下,她年少时就表现[BiaoXian]出极高的诗词天赋。她能书善画,古文笔力深厚,受到前辈文人的赞扬。李清照[LiQingZhao]天生活[ShengHuo]泼开朗,除在深闺中读书作文外,也喜户外活动,或踏青野外,或泛舟溪边,或游街逛庙,既大开眼界,又生出若干灵感。李清照[LiQingZhao]有几首小词就记录了她的户外生活[ShengHuo]。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少。水光山色与人老,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这首《怨王孙》描绘了暮秋湖上迷人的风物,形象鲜明,景致艳丽。如此美丽的湖光山色,游客竟不知趣地匆匆归去,以至于连沙汀上的鸥鹭都不想加以理睬了。与古人多写悲秋之感相比,这首词把秋色写得绚丽多彩,表现[BiaoXian]出词人[CiRen]少年时期跃动着的青春情怀和对美丽生活[ShengHuo]的热爱。再看下面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人[CiRen]亭园嬉戏,驶入溪水深处,迷失了归路,慌张中惊起了睡眠中的鸥鹭。词人[CiRen]没有铺叙过程,而是截取日暮归舟一景,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日暮图,创作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表现[BiaoXian]出词人[CiRen]淡雅的情趣,潇洒的风姿,活泼的性格以及热爱生活[ShengHuo]的年轻心灵。
  正值青春年少的李清照[LiQingZhao],憧憬着美丽的爱情生活[ShengHuo],她在一些词里抒发了这种情怀: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闭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上首《浣溪沙》写一位风华正貌的女子与心爱的人幽会后,又耐不住寂寞写信再约会的情景。词人[CiRen]用比拟、衬托的描写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人物肖像,用语简单活泼,格调欢快明晰。下首《浣溪沙》则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两幅清新淡雅的画面:一是室外“闺妇夜晚伤春图”,一是室内“闺妇夜晚怀人图”,两幅画面情景相切,情景交融,含蓄地描绘出女主人由伤春而怀念心上人的情怀意绪。
  不仅如此,李清照[LiQingZhao]还写出了一首[YiShou]脍炙人口、久吟不衰的千古佳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暮春夜晚,暴风骤雨突然袭来,无疑对百花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摧残。但因为饮酒过多,词人[CiRen]睡梦太深,竟然没有觉察,于是清晨醒来急切地询问,这表现[BiaoXian]出词人[CiRen]对百花的殷忧之情[ZhiQing]。“却道海棠依旧”,侍女感情淡漠,态度轻慢,引起词人[CiRen]的不满,于是又有“知否?知否?”的叠问。“应是绿肥红瘦”,含不尽凄婉怜悯之情[ZhiQing],把女词人[CiRen]的感触表现[BiaoXian]得淋漓尽致。短短的篇幅内,运用两个女子的对话,词人[CiRen]怜惜百花,热爱万物的惜春之意尽显其中,构思新巧,宛然曲折,含蓄蕴藉。
  李清照[LiQingZhao]年轻时写少女心情的词除以上几首外,还有《点绛唇·寂寞深闺》、《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词作大多格调明快,用语艳丽,含有无限的自然情趣,表现[BiaoXian]出青春期的李清照[LiQingZhao]的性格。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LiQingZhao]18岁,嫁给了比她大3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明诚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他也是名门之后,是时任吏部侍郎的赵挺之的幼子。当时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虽与赵家同朝为官,但两家不但不大往来,而且还存有党派之争。在北宋末年的新旧党派中,李格非出身苏轼门下,是旧党;赵挺之攻击苏轼不遗余力,是新党。两家的恩怨并没有影响李清照[LiQingZhao]与赵明诚的婚姻。赵明诚能诗词善作文,尤其擅长文献校勘、金石鉴赏。二人婚后夫唱妇随,相爱甚欢,幸福美满。赵明诚受欧阳修《集古录》的影响和启发,立志撰写一部完整、严肃、清晰的《金石录》。李清照[LiQingZhao]支持赵明诚的研究,二人把精力全部用在了访求古物、抄录副本、撰写题跋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正当李清照[LiQingZhao]夫妇埋首书斋致力金石研究的时候,政局的动荡不安以及由此引起的赵李两家的升沉变故如迎头巨浪般击来。宋徽宗赵佶起用奸相蔡京,老奸巨滑的蔡京一旦掌权,马上把元祐年间的执政大臣司马光、苏轼等打为“元祐奸党”,死者削去官爵,生者贬窜蛮荒。李格非以及好友张耒(文潜)、晁补之(无咎),也被打入“奸党”,撤去官职。乍闻此灭顶之灾,李清照[LiQingZhao]似五雷轰顶。她不得不求救于在事变中因打击旧党官职高升的赵挺之。这时,李清照[LiQingZhao]写了一首[YiShou]沉痛悲郁的诗,其中有一句为:“何况人间父子情”,哀伤孤愤之情[ZhiQing]溢于言表。赵挺之愧对儿媳,竭力相救,使李格非从轻发落。但因遭受打击太大,李格非旧病复发,饮恨而死。崇宁年间,赵挺之受幸于皇帝,拜为右相,赵挺之兄弟也都被委以重任。为祝贺赵家,李清照[LiQingZhao]写过一首[YiShou]诗,其中一句是:“炙手可热心可寒”,提醒赵家荣辱难以恒久,繁华背后隐藏着败落。
  皇室的糜烂奢侈,奸臣的为虎作伥,家族的灭顶灾难,国民的困苦麻痹,社稷的存亡安危,使李清照[LiQingZhao]开始严肃地思考现实。她感时忧国,愤世嫉俗,写出了传世的哀国之歌《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这是李清照[LiQingZhao]在张耒等人被贬窜蛮荒之后,张耒文集“语命”焚毁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写就的。在第一首[YiShou]诗中,写到唐玄宗宏伟功业因他的骄奢淫逸,任用奸佞而被一扫而空,终于导致了“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的严重后果。李清照[LiQingZhao]总结了这一历史教训,并认为这一历史教训在当时仍有借鉴的必要:“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第二首着重写奸雄误国的危险,在检举天宝废兴的历史教训“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之后,提醒君王:“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李清照[LiQingZhao]辛辣地鞭打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献媚误国的佞臣,深刻地总结了历史教训,尖锐地批判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她用借古讽今的方式劝戒当权者,表达自己[ZiJi]忧国忧民的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LiQingZhao]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由于赵挺之与蔡京的矛盾突显并在权力的角逐中败北,赵挺之罢宰相位,随即在京师病故。之后,赵明诚兄弟也失去了所有官职。七月,赵明诚从制狱解禁之后,便偕同李清照[LiQingZhao]返回青州,过起了平民般的生活[ShengHuo],并继续进行金石考古与文献校勘的学术工作。在这期间,赵明诚为了访寻珍贵文物,不时与李清照[LiQingZhao]有短暂的分离。宣和二年(1120年)七月,赵明诚被朝廷起用,赴莱州(今山东掖县)为官。他很想替朝廷分忧,为治下百姓办事,便只身到莱州赴任,留李清照[LiQingZhao]一个人在青州过活。这样,夫妻二人分离的时间更长了。每每有孤独愁绪袭来,李清照[LiQingZhao]都用小词来排遣对丈夫的思念。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XiangSi],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LiQingZhao]的代表作之一。上阕铺叙离别时的情景:初秋里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红色荷花凋零了,只剩下余香。心上人独自登上了远去的兰舟,要离我远去了。有谁能从云中传递美好的书信呢?我只有茕茕孑立,翘首期盼你的佳音。怅惘之情[ZhiQing]溢于言表。下阕写分别后的相思[XiangSi]之情[ZhiQing]的难耐和惆怅之情[ZhiQing],指出相思[XiangSi]的在所难免,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升华,感情亦达到极致。整首词结构严谨,不事雕琢,自然清丽,有一泻千里之势。还有一首[YiShou]长调《凤凰台上忆吹萧》也是写离别爱人以后的相思[XiangSi]之深: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羞。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上阕词人[CiRen]选取日常生活[ShengHuo]的实景:室内,冰冷的狮形金香炉,床上波浪似的红锦被,精美紧闭的梳妆匣,照在帘钩上的灿烂阳光,女子慵懒瘦削的身体。这些场景描绘透视女人心事重重,欲说还休却又难以道破的复杂内心世界,显示出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下阕写别后的相思[XiangSi],用了浪漫的典故,然后虚笔刻画出女人内心的痴情断想,愈显示出别情的深挚浑厚。这篇长调是李清照[LiQingZhao]的自度曲,由此可见她在诗词创作中的艺术天赋。
  赵明诚莱州赴任后,李清照[LiQingZhao]倍感空虚,常常被相思[XiangSi]的情绪搅乱了心头。有一年重阳节,独自在篱下把酒赏菊。金灿灿的秋菊,劲厉的西风,别家亲人团聚的欢乐,以及自己[ZiJi]的孤单,更勾起了词人[CiRen]的离愁别绪,于是她填成一首[YiShou]《醉花阴》寄寓相思[XiangSi]之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首句点出“悲”来,末句指出“瘦”为“悲”的结果,前后呼应。接着写孤枕空帐秋夜凉,明明写相思[XiangSi]之情[ZhiQing],却又不著一字;下阕写把酒赏菊怀亲人,明明写离别之苦,也不著一字,委婉朦胧,含蓄蕴藉。寥寥几笔,把无限的内涵与情思隐藏在东篱把酒赏菊和秋夜孤枕难眠的形象背后,耐人寻味。在艺术技巧上,用“赋”的方法直接叙述,只是“人比黄花瘦”一句,采用“比”的方法,形象鲜明。赵明诚读到这首词时,对李清照[LiQingZhao]的缠绵悱恻之情[ZhiQing]感动不已,也对她的斐然文才佩服不已。
  李清照[LiQingZhao]在青州生活[ShengHuo]的几年里,还写了不少寄寓相思[XiangSi]之情[ZhiQing]抒发离愁别绪的佳作如《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念奴娇·萧条庭院》。词作大多是抒发丈夫外出,暂时离别而引起的词人[CiRen]淡淡的哀愁,表现[BiaoXian]得婉转含蓄,欲吐不吐。
  宣和三年八月,李清照[LiQingZhao]带着《金石录》图卷和题跋手稿以及古典著作,离开青州赴莱州与赵明诚团聚。赶到昌乐县城时,天色已晚,又下起雨来,就在馆驿安顿休息。夜晚孤馆青灯,萧萧北雨,虽有夫妻团聚之喜,但她还是想起了青州姐妹之友谊由感慨万分,于是填成一首[YiShou]《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酒,四迭《阳光》、唱到千万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间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上阕先写姐妹临别情景,侧重人物外貌、行动描写;次写独处孤馆的凄伤。下阕先写临别的情景,侧重心理的开掘;次写东莱音迅可通,以此来安慰姐妹,表现[BiaoXian]出姐妹间的感情真挚。此词上下两阕并列对称,结构精巧,语言朴实,感情真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LiQingZhao]到莱州后,即作诗《感怀》一首[YiShou],前有序曰: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诗的开头两句首先描写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反映出诗人的心境。然后转入议论,对酒与钱这类对世人皆有吸引力的东西加以轻蔑,从而揭示出诗人高雅的人生追求:谢绝俗世烦扰,在赋诗填词中追寻“佳思”。诗的最后两句照应开头,再次写空无所有,诗人在空与静中“得至交”,展示出傲视出尘的精神风貌。此诗虽为闲时而作,却决非赋闲之篇。诗人的理想、情操、品格皆融入诗中,表现[BiaoXian]了李清照[LiQingZhao]夫妇两人淡泊名利、高远清廉正直的高尚品质。
  此后,李清照[LiQingZhao]开始了甜蜜的夫妻生活[ShengHuo],赵明诚在做官之余重新拾起了金石研究。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赵明诚在李清照[LiQingZhao]的协助下,终于写成了《金石录》三十卷。这年秋季,汴京陷落,金兵侵占了中原。第二年,赵明诚母亲病逝,他只身轻装南下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奔丧。不久,宋朝灭亡。夫妻离散,国破家亡,李清照[LiQingZhao]陷入了孤苦无依、惊慌无措的境地。建炎元年(1127年),赵明诚被任命为江宁知府,并兼任江南东路经制使。由于政局动荡不安,人心惶惶,景况越来越坏,李清照[LiQingZhao]便在这年暮秋发轫南下寻夫。
  在江宁的一年中,李清照[LiQingZhao]眼看着国破家亡,广大民众备尝颠沛流离的苦痛,激起无限愤慨,就用诗歌做武器,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对投降派的谴责。她写道:“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她还写道:“南游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王导、刘琨都是东晋人,一个效忠王室,一个图复中原。李清照[LiQingZhao]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喻统治者的怯懦行径。“南渡”者指的是高宗赵构、钦宗赵桓。南游的人到了地气温湿的吴江还嫌太冷,还想继续南下,被掠到易水北的徽宗、钦宗二帝应为自己[ZiJi]的处境感到悲哀了吧。李清照[LiQingZhao]从高宗一味卑鄙南逃、打击爱国将相的行动中,看出他根本不思恢复中原,不想拯救徽钦二帝,为了偏安一隅,乐不思蜀甘做儿皇帝,把国家大义民族深仇全抛至脑后。

  对于叛降金朝,先后被金人扶植为傀儡皇帝的伪楚张邦昌、伪齐刘豫的汉奸罪行,李清照[LiQingZhao]作了一首[YiShou]《咏史》,表示了极大的蔑视: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稷中散,至死薄殷周。
  诗歌通过对两汉之际王莽篡政的历史回顾,预言张邦昌、刘豫等民族败类将来都不会有好下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LiQingZhao]那种嫉恶如仇的鲜明政治立场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LiQingZhao]与丈夫乘舟去芜湖,经过和县易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时,感时怀世,感慨万分,作一首[YiShou]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对在楚汉之争中失败而结束了自己[ZiJi]斗争生涯的楚霸王给予了赞扬和肯定,指出人活着要有骨气。活,要活得优秀;死,要死得壮烈。这首诗表现[BiaoXian]出女诗人的崇高气节,同时也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建炎三年夏,赵明诚到建康(江宁)朝见皇帝时,暴病而亡。对于人到中年的李清照[LiQingZhao]来说,猝然失去相依为命的丈夫,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不但没有了物质上的依靠,而且也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李清照[LiQingZhao]曾作诗《偶成》,表达对亡夫的思恋哀悼之情[ZhiQing]:


  十五年前花月夜,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混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丈夫病亡,李清照[LiQingZhao]完全陷入国破家亡的惨境,从此开始了20余年颠沛流离的生活[ShengHuo],直至客死他乡。这一时期,她写了一些反映时代痛苦和社会动乱的诗词,寄托故国黍离之悲,丧夫悼亡之痛,辗转逃亡之苦,光复洗耻之思。
  绍兴五年,李清照[LiQingZhao]流落到金华,写了著名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写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和种种苦难给她带来的无法排遣的浓愁。“愁”是贯穿全词的字眼。上阕先写凄凉衰败的景象,含着悲情,次写想对人述说的情怀,却又先流下辛酸的泪水,而终于不能说,以至增加许多愁绪。下阕笔头一转,想借景消愁,又恐难以驱遣,更加衰绝凄婉。后又点题,写“愁”的浓重不堪,赋予“愁”以无尽的含义。又如《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笛梅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元宵佳节,夕阳娇艳,晚云瑰丽,天气和暖宜人,人们都在诗酒庆祝,而女词人[CiRen]对春光兴味索然,态度冷淡。游伴相邀,也被一一委婉谢绝。这是写南宋都城临安的元宵节,女词人[CiRen]产生怀念故国家乡之情[ZhiQing]。下阕是对“中州盛日”元夕的回忆,回忆北宋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及人们的欢快心情,由此可见对汴京元宵佳节的向往。但是词人[CiRen]所想的不是个人的及时行乐,不是醉生梦死地寻求解脱,而是心怀国家破碎、身世飘零之感,思念“中州盛日”、金瓯无缺的旧时盛况,表现[BiaoXian]出了词人[CiRen]对故国乡关亲人的怀念和凄凉悲愤的心情。
  著名的《声声慢》,也是李清照[LiQingZhao]后期词作的杰作。作者以精炼的语言,概括而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自己[ZiJi]的生活[ShengHuo]特征和精神风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短短的97个字中,李清照[LiQingZhao]用直接的描写手法,勾画出一个秋日黄昏凄凉、萧杀、寂寞的世界:黄昏、细雨、梧桐、黄花、风急雁过,从而展示了出女词人[CiRen]自己[ZiJi]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凄凉、悲伤、忧愁、痛苦。此词情景交融,意境凄美,似饱经忧患后的低沉的倾诉,又似历尽磨难后的忧叹,流露出无可奈何、势难以摆脱的痛苦心情。


  流亡时期,李清照[LiQingZhao]还通过诗歌表达亡国之痛和对统治者怯弱无能的谴责。如《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是李清照[LiQingZhao]避难金华时所作,通过对祖国破碎、徒成半壁的感怀,表现[BiaoXian]出强烈的忧国之情[ZhiQing]。
  另有《上枢密韩侂胄诗(二首)》。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朝廷派遣枢密院事韩侂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国,慰问被囚于北方的徽钦二帝。李清照[LiQingZhao]特作此二诗为韩胡送行。在这两首诗中,她对流亡迁徙、国无定日的中原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关切与怀念,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金人的掠夺本质,表现[BiaoXian]出诗人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反抗的激情。
  李清照[LiQingZhao]主张词“别是一家”,诗与词在内容和创作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讲,她的诗都是评时论世之作,表达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怯懦行径的嘲讽和对侵略者残酷屠掠行为的愤怒之情[ZhiQing],同时寄寓亡国之痛和对故国亲友的怀念之情[ZhiQing]。
  李清照[LiQingZhao]最擅长的是作词,她是宋代一位最伟大的女词人[CiRen]。她的创作生活[ShengHuo],以南渡为界鲜明地分为两个时期,每一时期都表现[BiaoXian]出不同风格。前期的词大都叙写少女的欢乐、浪漫的深情和缠绵婉转的离愁别恨。她勇于冲破世俗的藩篱,大胆直率地表现[BiaoXian]自己[ZiJi]新婚的幸福、别离的轻愁等浓烈的感情生活[ShengHuo]。南渡以后,词风变为严肃与凄苦、深沉的忧郁与悲怆。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磨难,备尝迁徙飘零的苦辛,还要遭受权势达贵的诬陷诽谤,李清照[LiQingZhao]把自己[ZiJi]的独特感受融于词的创作中,抒发深沉的爱国之思,反映动荡流离的时代。

  李清照[LiQingZhao]的词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她学习继承“花间”词、南唐词,吸取韦庄、李煜词作的精华,并继承了二晏、欧阳修、秦观、苏轼、周邦彦词作的诸种风格特点,融会贯通,陶铸熔冶,成为别具一格的“易安体”。李清照[LiQingZhao]的词作多为抒情之作,写愁情、相思[XiangSi]之情[ZhiQing]堪称为绝调。她抒情有时直率,有时婉转含蓄,有时又极尽烘托渲染、迂回曲折之能事。她善于咏物,多是咏梅花、菊花、桂花之词,从而形成了自己[ZiJi]的特色:重视物象的描摹,把物象的外形美、个性美和自己[ZiJi]的感情美、心灵美组合成一种诗词的艺术美。李清照[LiQingZhao]长于铺叙,借助景物的描写在跌宕起伏中展示无穷绝妙的意境,含蓄慰藉,意蕴深厚,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派风格发展到极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改变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妇女卑贱、任人摆布的形象,从人性的角度抒写了有个性、有人格、有理想、有追求的独立的妇女形象,这也是她的作品魅力所在。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