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国史视角 >

长时段看历史的观点是否已过时?--共和国史册(3)

  
  现在学界提出的“中国[ZhongGuo]学术本土化”,是否针对着您说的从外面引入的社会[SheHui]科学理论?如果没有[MeiYou]一些普遍的学说作为参照,我们又如何能界定社会[SheHui]变革呢?

  王家范:“事理不违”,“事”是本有的,“理”多半先是由外面进入研究者的头脑,再与“史事”多方参验,逐渐体悟修正,才可能得到与此“事”相符不违的此“理”。所以,早期直接套用别的社会[SheHui]科学的“理”来定义中国[ZhongGuo]特定的历史[LiShi],一时风行,慢慢就不如人意。例如“五种社会[SheHui]形态”说,我们现在觉得有许多不合适,不合“头寸”的地方。回溯许多史学争论,凸现出一个[YiGe]相当重要的“问题意识”:中国[ZhongGuo]历史[LiShi]可以为普遍的社会[SheHui]学说提供佐证,但普遍的社会[SheHui]学说却替代不了对中国[ZhongGuo]历史[LiShi]特定社会[SheHui]特征的发现与揭示,中国[ZhongGuo]历史[LiShi]的“学术本土化”任务决不比别的学科来得轻松。

  这样的大话题,需要从许多角度展开思考,一个[YiGe]专题、一个[YiGe]专题地展开讨论。历史[LiShi]连续性与社会[SheHui]变革的关系,就是一个[YiGe]很值得讨论的题目。

  “社会[SheHui]形态说”创始于西方,是用来标识社会[SheHui]变革、划分历史[LiShi]时期的。这一理论,取样于西方事例,对其他地区的状况兼顾不足。还有一个[YiGe]缺陷,就是把不同社会[SheHui]形态区分的标志死板地分成若干“指标”,据说仅“现代[XianDai]社会[SheHui]”的指标就有几十条。用这样的指标系列去圈套具体国家的历史[LiShi]变动都不会全数具备。同样,我们也没有[MeiYou]看到哪个后发展国家,条条死搬这些指标,依样画瓢地模仿别人的“现代[XianDai]化”进程,真正获得成功的。

  何况历史[LiShi]学家不同于社会[SheHui]学者,他们对社会[SheHui]历史[LiShi]变迁的关注,过程重于结果,此其一;关注不同国家历史[LiShi]变迁的“异”,重于理论上辨认其“同”,此其二。或许这样说不无自卖自夸嫌疑:看待社会[SheHui]变迁,历史[LiShi]学家常常会显示出某种观察或判断的深刻性,对短时段的一些表象常有必要的警惕。在西方也是这样。先是政治家,后是社会[SheHui]学家,出于对现代[XianDai]化变迁重要性的强调,往往把“中世纪”看作是正常历史[LiShi]的断裂。告别“黑暗的中世纪”,就突变出“现代[XianDai]社会[SheHui]”,此谓之“社会[SheHui]革命”。近半个多世纪,欧洲史学在破除这种现代[XianDai]突变的“绝对论”中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们不断发现“中世纪”许多方面的继续推进演化,才为“现代[XianDai]社会[SheHui]”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和温床。市镇经济[JingJi]、现代[XianDai]哲学都与中世纪寺院经济[JingJi]、经院哲学有密切的渊源关联,经由后者的前行逐渐催生出现代[XianDai]经济[JingJi]与哲学的初生。舍掉中世纪这一中间环节,“现代[XianDai]社会[SheHui]”的出现,在许多方面无法圆通解释。另外,许多先进国家社会[SheHui]形态变动类型的比较研究,还揭示出一种很可思考的情景,不是革命越彻底,现代[XianDai]社会[SheHui]的生长状态越好。相反,渐进、妥协的方式,新旧融合的方式,社会[SheHui]变迁需要付出的代价相对的小,往后发展也比较平稳。

  论历史[LiShi]连续性,中国[ZhongGuo]历史[LiShi]这方面特性的强烈,世界少有可与之伦比者。这种连续并不意味着从无变化,但所有的变化都是连续中的变化。政权频繁更易,“政统”让位他者,闹哄哄,爱折腾,制度与文化的变迁却是微弱而缓慢,有渐进,却无断裂。先前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高调,后有“走不出中世纪”的悲歌,感觉实是异曲而同工。直到近十年,史学界才开辟出从自身历史[LiShi]里面寻找“现代[XianDai]因素”的全新命题。想把现代[XianDai]与古代、渐进与变革接头起来,这是一个[YiGe]极好的消息,说明史学在学术本土化的建设方面终于寻找到了一个[YiGe]“富矿”。

  看到一些中外学者提出的新论,强调打破欧洲中心论,认为在明清中国[ZhongGuo],至少是在江南[JiangNan],“现代[XianDai]化”的历史[LiShi]前提不比欧洲差,不知您怎么看?

  王家范:这些先进者的论著,能看到的,我都拜读过,仿佛觉得入手就有个途径陷阱,让人进退维谷。哪些东西是开始走向现代[XianDai]的前提或“因素”?西欧的样式是不可能不被拿来作为参照系统的,因为他们确实已经走完了“变迁”的全过程(甚至有些人声称已经进到了“后现代[XianDai]”)。然而,西欧变迁过程里曾经包含的种种“因素”,决非相互孤立地发生作用,是附着于历史[LiShi]变迁的“整体”才有其认识的意义。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SheHui]”(现在多用“现代[XianDai]社会[SheHui]”一词模糊之),决非仅仅是指经济[JingJi]方式的变革,它是一种“大文化”,需要方方面面的变革综合。我们有理由怀疑,机械单一的“因素”对照比附,中国[ZhongGuo]现代[XianDai]化过程的“特色”不可能被敏感地发现并得到尊重,“学术本土化”的努力岂非又落空?

  近年走红的“早期工业化”、“早期近代”的中国[ZhongGuo]诠释,恕我直言,读过来总觉得仍然是在用西方的“因素”硬套,想证明欧洲有的,中国[ZhongGuo]也有,欧洲发生过的,中国[ZhongGuo]也发生过。这样的论证方式,虽然与“走不出中世纪”的旧式论证比较,提高了中国[ZhongGuo]人的自信力,但套路十分相似,还是迷信现代[XianDai]化过程有个全世界普适的统一标准。

  经济[JingJi]史老前辈吴承明不断意味深长地提醒我们:经济[JingJi]学理论只能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使用,而不能作为论证的根据,“研究历史[LiShi]上的经济[JingJi]问题主要是看实践”。中国[ZhongGuo]如何由古代社会[SheHui]变迁为现代[XianDai]社会[SheHui],也必须紧紧抓住实践,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以及实践过程里慢慢积累的新因素,进行必要的理论演绎与理论归纳。其最后的结果,恰如吴老所预言,完全可能成为“现代[XianDai]化理论”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的“源”,而不只是简单证明以往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既然“实践”考察必须是“全过程”的,寻找中国[ZhongGuo]古代内部的“现代[XianDai]因素”,决不是只需抓住与欧洲类似的局部现象即可演绎出新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全新的探索,必然地会变成对中国[ZhongGuo]历史[LiShi]变化进行整体和通贯的考察。这样的难度,想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得出结论,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态度,不是要停止思考,“问题意识”的悬念是一种动力,能够帮助我们从这一方向上深度解读中国[ZhongGuo]历史[LiShi],探究走向“现代[XianDai]”的历史[LiShi]前提与欧美有哪些不同,由此催生新的研究课题。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