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古民居为何背井离乡?--国家年鉴
老牛的网店,生意还不错。
核心阅读
清初三开间花厅,120万元;清代宁波五开间大厅,98万元;奇石假山园林石景观石,12000元……大到整幢古民居,小到雕花等散件,古建筑被明码标价。一个名叫“老牛古建”的网店,卖的竟然是浙赣皖一带的明清古建筑。而这种现象,近年来并不鲜见
老牛的网店只是古民居买卖市场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不少文物收藏者或者商人在浙赣皖一带四处寻找民国以前的古民居,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房子就买下来,整体拆迁至异地,或存放于仓库,或进行重建。很多古民居“背井离乡”,散落各地。
【现状】
一幢古民居开价十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农村里很多老房子做工精致,雕花、牛角都漂亮得不得了,却被损坏得不成样子。那些工艺现在根本不可能再做出来了,真可惜啊!”老牛这两年放弃本职工作,全心经营古建生意。从去年开店至今,光是古民居,他就出手了三幢,散件就更多了。
按老牛的标准,收购的古民居不是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但一定在工艺、材料或结构上有特别之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一幢古民居价格在十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今年,老牛花18万元从宁波梅墟买了一幢240平方米的清末老房子,房屋结构完好。他将房子的梁柱、门窗等拆下来,在宁海老家进行了重建。“外表保持古色古香,室内进行现代化装修,住起来比城里的房子舒服!”
据了解,像老牛这样收藏古民居的买家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商人看中的是古民居的商业价值。
在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内有一个占地900亩的“明清民居博览城”,有120座明清古建筑,几乎是中国最大的古民居集散地。据影视城负责人介绍,从2001年开始,他们对浙赣皖的偏远山村进行了“地毯式搜索”。迁移来的徽派老宅、石桥牌坊等被安顿起来,用于旅游、展览和影视拍摄。
将古民居集中重建,设立成旅游景点的做法还真不少:义乌南江畔的“民俗文化村”、上海宝山区罗店镇的“卫斯嘉生态休闲园”……
也有很多商人将古民居当作提升文化气息的装饰品。“房地产公司买下老房子,建在别墅区,以会所的形式进行商业运营。带有古韵的古民居还能提升楼盘的档次。”老牛说最近来找他买古民居的客户,有很多是房地产商。
在浙江,古民居的买卖之风以金华、衢州一带最为盛行。据衢州龙游博物馆雷馆长介绍,这一带早些年交通不发达,很多古民居得以保留下来。
【质疑】
让古民居异地拆迁是不是真保护
在老牛等收藏爱好者看来,对那些濒临毁灭的古民居进行异地拆迁是一种保护。但很多人质疑:打着保护的名义让古民居“背井离乡”,是否真的保存了它们的价值?
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杨新平认为,异地拆迁对古民居的价值是一种极大的破坏:“遗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本身,还应该包括它的生存环境。古民居一旦搬离原来的文化环境,价值就丧失了。更何况,异地拆迁后,古建筑的瓦片、墙面都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