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档案:上古的药膳--中国年鉴网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服用药膳,尤其是在严寒季节,药膳备受青睐。
药膳并非现代人的发明。传统医学向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植物不但可以充饥,而且具有药用价值。
“药膳”二字,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句。以后,在《宋史·张观传》又有“蚤起奉药膳”的记载。而“药膳”一词出现前,典籍中已出现了有关制作和应用药膳的记载。
《周礼》记载,西周有医官叫“食医”。食医主要掌理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的滋味、温凉和分量。从食医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们已与现代营养医生类似。其中还记载了很成熟的食疗原则。
这些记载说明,我国早在西周就有了相当丰富的药膳知识,并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载:“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治病必求其本”,“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并说:“人以五谷为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
与《黄帝内径》成书时间相近的《山海经》,也提到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榱木之实,食之使人多力;枥木之实,食之不老;猩猩食之善走。”
最早的药膳方,于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那本医书中记载352个病方也是当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方。(邬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