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郁郁葱葱绍兴路--总结经验
上海[ShangHai]绍兴[ShaoXing]路并不长,当年旧法租界时代,是一条并不算出名的小马路,两旁有些算不得豪华却也不是普通石库弄堂的住宅,许多像我这样很少有机会路过的人,对它并无印象。上海[ShangHai]解放后六十年来,这条绍兴[ShaoXing]路并未加长,也未拓宽,增建了不少新房,却也没有连片的高楼巨厦、商城广场,然而在许多上海[ShangHai]和外地的读者[DuZhe],以及文艺界人士心目中,却占有一个迷人而且很重要的位置。我已迁居北京半个多世纪,如今一想起绍兴[ShaoXing]路,眼前就会浮起一片阳光灿烂的热闹场景,那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绍兴[ShaoXing]路上有一家上海[ShangHai]文艺出版社[ChuBanShe](包括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ChuBanShe]),好几代出版人在这里日夜辛劳,贡献了青春岁月。他们联系上海[ShangHai]和外地作者,耗费心血,编辑稿件,送到印刷厂印成书,每天从绍兴[ShaoXing]路上往外送一车又一车新书,到大大小小的书店,为千千万万的读者[DuZhe]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也将一批批年轻的生力军送上文坛。读者[DuZhe]们买到好书,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阅读,他们会感谢作家,将他们的名字记住一辈子,也会给作家写信,表示真诚的敬意。可是,又会有多少人想起出版社[ChuBanShe]编辑的心血,而向那些幕后英雄们(他们和她们不是无名,都是有名有姓的)送上一份谢意和敬意呢?
当然,现在回头看,出版社[ChuBanShe]有时出了些并不太好、可出可不出甚至不应该出的书,在政治运动频繁,思想言论常遭限制的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受到严重的扼制和破坏,还冒出一个“只有大写十三年才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怪论,作家们“下笔如有绳”。到了十年动乱时期,出版社[ChuBanShe]同遭浩劫,出版社[ChuBanShe]负责人进了“牛棚”,编辑人员横遭迫害,连人身安全都难保,还谈得上什么正常出版、给读者[DuZhe]提供好书呢?十年浩劫后我去过绍兴[ShaoXing]路一次,巧遇刚调来工作的老友杜淑贞,她虽有不少宏图壮志,但面对劫后灾区,也感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遇见另几位刚刚回到出版社[ChuBanShe]楼上办公室的老友,更是相对唏嘘。所幸的是,这种气氛很快被思想大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春潮一扫而空,绍兴[ShaoXing]路上重又是一片明媚。
我也可以算作上海[ShangHai]文艺出版社[ChuBanShe]的一名老朋友了。从新文艺出版社[ChuBanShe]时代起,就同她结识。悠悠六十年,会想起不少故人,不少往事。蓦然回首,却不知从何说起……且说几件印象深刻的事吧。
大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忽然收到上海[ShangHai]文艺出版社[ChuBanShe]陆续寄来影印的三十年前“左联”时期的《前哨》、《文艺新闻》等刊物,捧读之际,不禁喜出望外。那些过去只在鲁迅同友人通信或“左联”史料中提到的刊物,过去只知道名字,却从未见到真面目,想必经过多年战火,早已灰飞烟灭,至少也是只有极少数人保存的海内孤本了。现在经过出版社[ChuBanShe]影印,终于有机会同今人见面,怎不令人兴奋欣喜!后来从丁景唐兄信中才知道,原来是他这位有心人的提议,得到当时出版社[ChuBanShe]领导李俊民、蒯斯曛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几乎是在抢救的情况下,将这一批罕见的珍贵文献陆续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