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地区记忆 > 山东记忆 >
解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年鉴网
重视文化教育[JiaoYu]事业是党的一贯方针。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山东分局和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就非常重视文化教育[JiaoYu]事业。从1943年开始,中共山东分局和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就陆续发出《为改进今后宣传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指示》、《关于开展今后民校工作[GongZuo]的指示》、《对各地文协工作[GongZuo]的指示》等重要文件,积极推动文化教育[JiaoYu]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结束后,鉴于对各类建设人才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对解放区提出明确要求:迅速恢复[HuiFu]文化教育[JiaoYu]事业,尽快培养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在党的号召下,山东省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推进解放区的文化教育[JiaoYu]事业的发展。
1945年,山东省政府召开了首次全省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会议,要求各地立即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8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收复城市文化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纲要》,指出接收管理城市中敌伪的一切文化教育[JiaoYu]宣传机关及其财产,根绝一切法西斯奴化教育[JiaoYu]的毒素及影响,树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JiaoYu],团结与改造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各种专门人才、技术人员和各种文化工作[GongZuo]者,并吸收他们参加新中国建设事业。1946年2月,为大量吸收和培养建设人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发展中等教育[JiaoYu]的指示》和《关于整顿和发展小学教育[JiaoYu]的指示》。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到1946年夏,山东解放区的中学教育[JiaoYu]和群众性文化教育[JiaoYu]活动普遍开展起来。1946年7月3日至8月25日,第二次全省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会议在临沂城北曲沂村召开。中共华东中央局宣传部长彭康驻会指导,陈毅、黎玉、郭子化在会上讲话,山东省教育[JiaoYu]厅长杨希文作了《全省教育[JiaoYu]改革运动的总结》报告,副厅长孙陶林作了《关于中等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报告。会议简要总结了过去的教育[JiaoYu]改革经验,讨论了今后的方针任务,制定了《山东省当前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纲要》,确定了在青年和儿童中扫除文盲等任务,力图巩固和扩大文化教育[JiaoYu]事业所取得的成果。这次会议提出了新型正规化问题,开始注意学校教育[JiaoYu]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山东省内各类学校教育[JiaoYu]得到迅速发展。到1946年6月,山东省共有初级和高级小学30292所,教职员44415人,学生1752934人;中等学校45所,教职员1222人,学生15290人。
自1946年7月后,山东解放区成为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目标。战争和土改需要大批干部,现有的在职工农干部,亟待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因而解放区继续执行干部教育[JiaoYu]第一的工作[GongZuo]方针。依政府决定,临沂的山东大学成为培养各项建设人才的最高教育[JiaoYu]机关,下设政治、经济、文教三系。华东军政大学成立,移驻山东的华东建设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及其分校也相继招生开学。各地相继成立干部学校,普通中学合并精简,从城市移入农村。中等以上教育[JiaoYu],把职业教育[JiaoYu]纳入学制系统。
在群众教育[JiaoYu]方面,山东提出“一切通过冬学”的口号,在冬学和民校中加强了战争和土改教育[JiaoYu]。莒南县创办了群众自学互教运动,金沟官庄以多种教育[JiaoYu]形式,把参军、支前、生产、破除迷信、扫除文盲等工作[GongZuo]放到冬学里去做,使这个文盲村有80多人能识二三十字。
中小学教育[JiaoYu]实行教育[JiaoYu]与实际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使青年成为有阶级观念、劳动观念、群众观念的革命知识分子。在课程设置上,把政治思想教育[JiaoYu]贯穿于文化教育[JiaoYu]之中。小学广泛推行民办,让群众自筹经费,自聘教员,自编教材,政府给以指导。1947年冬,也发生了把土改中“左”倾错误搬进学校的现象,提出“文化上填平补齐”、“文化还农”等错误口号,推行脱离党的领导的“贫雇农路线”。1948年1月,各地教育[JiaoYu]部门取消,各地中学、师范停办,山东教育[JiaoYu]处于停滞状态。
1948年5月潍县战役后,潍坊、青州等地相继解放,山东解放区地域迅速扩大,同时,严重春荒已基本克服。华东局根据群众要求办学的愿望,提出了恢复[HuiFu]文化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任务。教育[JiaoYu]恢复[HuiFu]工作[GongZuo]首先从编写中小学课本和集训教育[JiaoYu]干部两方面抓起。在华东局直接安排下,山东省教育[JiaoYu]厅一面集中人力编写中小学教材,一面集中全省3600多名中小学教员和各级教育[JiaoYu]行政干部在青州举办华东教育[JiaoYu]研究会,学习党的教育[JiaoYu]方针政策,整顿思想和研究恢复[HuiFu]教育[JiaoYu]的初步计划。
同年9月,山东省政府在青州召开为期19天的全省第三次教育[JiaoYu]会议。会议决定了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方针政策,重申了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JiaoYu]、改造、使用的统战方针,确认“劳动人民享有受教育[JiaoYu]的优先权”,是“教育[JiaoYu]的主体”。会议提出必须建立正规的教育[JiaoYu]制度,建立新型正规学校,强调中初级教育[JiaoYu]中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停止1947年以来的教育[JiaoYu]服从阶级斗争学制和制度的“左”倾错误。会后,制定了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各种条规,建立了中小学及师范的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和教育[JiaoYu]领导体制,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制度。确定教育[JiaoYu]方针为“新民主主义,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新教育[JiaoYu]”。拟定了《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草案》、《关于民办公助的决定草案》、《中小学教职员学生待遇标准及中小学教育[JiaoYu]经费开支标准草案》三个草案。并强调“在吸收学生上,应注意吸收工农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入学,以工农为主体,但对于地富出身而愿意学习进步者,应允许其入学”。9月20日,山东省政府又下达了《关于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指示》,并颁发了《山东省恢复[HuiFu]整顿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草案》,强调“恢复[HuiFu]与整理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原有教育[JiaoYu]基础、群众生活状况、学习要求以及主观需要、人力财力等条件,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中学及初等师范学校的教育[JiaoYu]宗旨和教学体制,省政府于11月公布了《普通中学工作[GongZuo]纲要草案》和《初级师范工作[GongZuo]要点草案》,分别对普通中学和初级师范工作[GongZuo]的目的、要求以及学制、课程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至1948年底,全省大体完成了教育[JiaoYu]恢复[HuiFu]工作[GongZuo]。
济南、新海连、徐州等大、中城市相继解放后,各地陆续把恢复[HuiFu]和发展生产作为主要任务,加上全国新解放区不断扩大,因而需要培养大量干部和各类建设人才。为此,华东局除决定将华东大学、华东白求恩医学院迁往济南,扩大招生,吸引各类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入学外,还迅速接管、恢复[HuiFu]和改建了济南的山东医学专科学校、私立齐鲁大学、商业学校、农业专科学校等院校。原在解放区创办的华东第二高级工业学校、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华东工商干校、华东邮电学校、华东新闻干校、山东农林专科学校、胶东建国学校、鲁中南建国学校、淄博建国学校等也继续扩大招生。翌年1月,还成立了山东教育[JiaoYu]干部学校。
济南解放后,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重心转移到城市。为办好城市教育[JiaoYu],1949年2月,山东省政府在济南召开了全省城市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会议,着重研究了新接收城市中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和对私立学校的管理等问题。会议决定在学校中废除国民党的训育制度,并肯定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iaoYu]是学校工作[GongZuo]的灵魂和基础。城市职工教育[JiaoYu]问题作为中心议题也被会议提出。会议提出的《职工教育[JiaoYu]方案》指出,职工教育[JiaoYu]的基本目的与任务,是在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以便发展生产,培养大批工人干部。这次会议又把全省的教育[JiaoYu]恢复[HuiFu]工作[GongZuo]推进了一大步。
山东各地根据华东局和山东省政府的一系列指示,纷纷集训教员、登记造册、发动学生返校学习,迅速掀起了恢复[HuiFu]和发展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高潮。到1949年春,全省教育[JiaoYu]界工作[GongZuo]有了较大恢复[HuiFu]和发展。在干部教育[JiaoYu]方面,省各部门办的专科学校及华东大学共计17处,学员达1万人以上。1949年2、3月间,在这些学校中动员了5000多名学生南下到新区工作[GongZuo],成为山东南下干部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中学方面,老解放区内计有公立中等学校23处,新解放城市共有公立中等学校26处,还有许多向政府备案的私立中等学校。到1949年3月底,全省中等学校(包括师范)共恢复[HuiFu]发展到67所,在校学生达3万人以上,教职员为2200余人。在小学方面,据1949年春的统计,全省共有2万所,小学生达125.7万人,教职员3.6万人。这期间,大多数小学都注重吸收贫苦儿童及职工子弟入学。在全省各地区中,胶东地区教育[JiaoYu]成绩显著。到1949年初,已恢复[HuiFu]完小688处、初小4801处,占过去总数的45%左右,聘用教师9407人。初步恢复[HuiFu]了胶东师范、胶东中学(直属行政公署领导)、省立烟台中学及烟台市立一中、威海中学及5个专区的5处中学共11处。其中北海、西海两中学各附设小学一处,胶东与东海两中学设有小学班。到1949年底,胶东区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有了更大进展。全区有小学8184所,学生615938人;有夜校7604所,参加学习的有93000余人;妇女识字班3350余处,11000余人参加了学习。渤海地区的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恢复[HuiFu]和建设了渤海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德州一中及一所省立渤海师范。
同期,全省的社会教育[JiaoYu]也有较大恢复[HuiFu]和发展。城市中的职工教育[JiaoYu]已被普遍重视,许多地方开办了工人夜校。济南、淄博等城市还开办了职工子弟中学、工人文化班等。同时,老解放区的群众性文化生活,亦有较大恢复[HuiFu]。仅据胶东的北海区统计,这时全区已有青年学习室28处、民校319所、妇女识字班228个、黑板报10430块、俱乐部62个、读报组87个、其他形式的学习组50个。鲁中南区和渤海区等地,类似的群众性学习组织也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山东各区对有关恢复[HuiFu]和发展学校教育[JiaoYu]文件的积极贯彻,全省学校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取得了进一步恢复[HuiFu]和发展。据统计到1949年秋天,全省有公、私立大学3所,学生2600多人;专科学校14所,学生5000多人;中学、师范、职业学校107所,学生4万多人(缺公立职业学校);小学23282所,学生达156万多人(以上统计不包括划归平原省的菏泽、湖西、聊城3个地区)。
山东党组织和政府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和教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JiaoYu]。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和8月分别发出关于中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JiaoYu]、关于加强私立学校管理的指示。指出,无论公、私立学校的学生,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对他们的教育[JiaoYu]与改造,不应忽视;政治思想教育[JiaoYu]的目的,在于用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教育[JiaoYu]青年学生,与工农群众结合,为工农群众服务。并强调指出,各校教导处是实施政治思想教育[JiaoYu]的机关,必须掌握方针,拟定计划,抓好这项工作[GongZuo]。党的思想政治工作[GongZuo]的加强,有效地保障了新时期的教育[JiaoYu]发展方向,也促使学校教育[JiaoYu]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全省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恢复[HuiFu]和发展,为正在开展着的山东各项建设事业不断输送了大批人才,加速了山东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解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JiaoYu]事业恢复[HuiFu]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战争和土改的深入发展,山东解放区的文化事业也得以较快恢复[HuiFu]与发展。广大文艺工作[GongZuo]者深入前线、农村,结合战争、土改搞创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报告文学以战争和土改为主要题材,成为真实记录解放战争时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文学形式。胡征创作的《强渡黄河》,再现了刘邓大军飞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壮丽史实,塑造了我军指战员与船工的英雄群体。《黄河南岸人民的仇恨和渴望》,记载了黄河南岸郓城、巨野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和盼望解放军解救他们出水火地狱的热切感情。《陈毅将军印象记》,记述了陈毅对人民的挚爱、对敌人的憎恨和跃马挥戈的传奇经历。韩希的《飞兵在沂蒙山上》、《六十八天》,是著名的长篇报告文学,再现了孟良崮和淮海战役壮阔的战争画卷。
其他文学形式,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在内容和题材方面都有了较大进展。蒋元椿的《沂蒙山》等篇散文赞美了沂蒙山的坚毅、威严,而《母亲》一文则塑造了英雄母亲的形象,她们为了救护人民子弟兵,宁可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成为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刘知侠创作了《铁道队》等小说作品,歌颂了解放军和民兵英勇立功、保卫胜利果实的丰功伟绩。董均伦的《血染潍河》,以国民党进攻山东为背景,以曲家庄的变迁为中心,揭露了反动派制造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的罪行,赞颂了人民群众不畏强暴、同敌人殊死斗争的英雄气概。茅盾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解放区的戏剧,以反映战争、土改、生产为主要内容,先后创办了《山东文化》、《戏剧》、《农村生活》、《大众戏剧》等刊物,并出版了《农村戏剧集》。
为宣传、鼓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前和土改,各地都组织了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如歌剧、秧歌剧、梆子、小调、杂耍及部分话剧、京剧。农民剧团、秧歌队遍布解放区每个村庄。为支援战争、支援新区土改,农民剧团不但在当地演出,还离开家乡随军转战南北,巡回演出。这种农村戏剧寓政治教育[JiaoYu]于文艺之中,对广大农民以及广大战士、干部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JiaoYu]作用。很多地方演出《谁养活谁》、《明减暗不减》,唤醒了农民的阶级觉悟,使之起来同地主斗争。西夹河三界首剧团演出《依靠谁反攻》后,演员和附近村庄的青年农民纷纷报名参军。
一些正规剧团自抗战胜利后在各地上演《甲申三百年祭》、《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剧目,还上演来自延安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保卫胜利果实》等。其中《白毛女》、《瞎老妈》等剧,在土改中起到了巨大的感召作用。演出时,台上痛哭流涕,台下泣不成声。
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出版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一批批高质量的政治、文艺方面的书籍面世,基本满足了解放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山东新华书店是山东解放区最大的书店,它不仅出版马恩列斯著作、毛泽东著作、中央政策文件、时事政治读物等高质量的政治书籍,还出版、翻印了《飞兵在沂蒙山上》、《地覆天翻记》、《民主歌声》、《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书籍。渤海新华书店的出版工作[GongZuo]抓得也很紧,到1948年底,共出版图书、课本、期刊334种,271万余册,其出版量仅次于山东新华书店。鲁南新华书店、胶东新华书店、随军书店及稍晚成立的鲁中南新华书店等,都出版了许多深受人
1945年,山东省政府召开了首次全省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会议,要求各地立即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8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收复城市文化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纲要》,指出接收管理城市中敌伪的一切文化教育[JiaoYu]宣传机关及其财产,根绝一切法西斯奴化教育[JiaoYu]的毒素及影响,树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JiaoYu],团结与改造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各种专门人才、技术人员和各种文化工作[GongZuo]者,并吸收他们参加新中国建设事业。1946年2月,为大量吸收和培养建设人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发展中等教育[JiaoYu]的指示》和《关于整顿和发展小学教育[JiaoYu]的指示》。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到1946年夏,山东解放区的中学教育[JiaoYu]和群众性文化教育[JiaoYu]活动普遍开展起来。1946年7月3日至8月25日,第二次全省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会议在临沂城北曲沂村召开。中共华东中央局宣传部长彭康驻会指导,陈毅、黎玉、郭子化在会上讲话,山东省教育[JiaoYu]厅长杨希文作了《全省教育[JiaoYu]改革运动的总结》报告,副厅长孙陶林作了《关于中等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报告。会议简要总结了过去的教育[JiaoYu]改革经验,讨论了今后的方针任务,制定了《山东省当前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纲要》,确定了在青年和儿童中扫除文盲等任务,力图巩固和扩大文化教育[JiaoYu]事业所取得的成果。这次会议提出了新型正规化问题,开始注意学校教育[JiaoYu]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山东省内各类学校教育[JiaoYu]得到迅速发展。到1946年6月,山东省共有初级和高级小学30292所,教职员44415人,学生1752934人;中等学校45所,教职员1222人,学生15290人。
自1946年7月后,山东解放区成为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目标。战争和土改需要大批干部,现有的在职工农干部,亟待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因而解放区继续执行干部教育[JiaoYu]第一的工作[GongZuo]方针。依政府决定,临沂的山东大学成为培养各项建设人才的最高教育[JiaoYu]机关,下设政治、经济、文教三系。华东军政大学成立,移驻山东的华东建设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及其分校也相继招生开学。各地相继成立干部学校,普通中学合并精简,从城市移入农村。中等以上教育[JiaoYu],把职业教育[JiaoYu]纳入学制系统。
在群众教育[JiaoYu]方面,山东提出“一切通过冬学”的口号,在冬学和民校中加强了战争和土改教育[JiaoYu]。莒南县创办了群众自学互教运动,金沟官庄以多种教育[JiaoYu]形式,把参军、支前、生产、破除迷信、扫除文盲等工作[GongZuo]放到冬学里去做,使这个文盲村有80多人能识二三十字。
中小学教育[JiaoYu]实行教育[JiaoYu]与实际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使青年成为有阶级观念、劳动观念、群众观念的革命知识分子。在课程设置上,把政治思想教育[JiaoYu]贯穿于文化教育[JiaoYu]之中。小学广泛推行民办,让群众自筹经费,自聘教员,自编教材,政府给以指导。1947年冬,也发生了把土改中“左”倾错误搬进学校的现象,提出“文化上填平补齐”、“文化还农”等错误口号,推行脱离党的领导的“贫雇农路线”。1948年1月,各地教育[JiaoYu]部门取消,各地中学、师范停办,山东教育[JiaoYu]处于停滞状态。
1948年5月潍县战役后,潍坊、青州等地相继解放,山东解放区地域迅速扩大,同时,严重春荒已基本克服。华东局根据群众要求办学的愿望,提出了恢复[HuiFu]文化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任务。教育[JiaoYu]恢复[HuiFu]工作[GongZuo]首先从编写中小学课本和集训教育[JiaoYu]干部两方面抓起。在华东局直接安排下,山东省教育[JiaoYu]厅一面集中人力编写中小学教材,一面集中全省3600多名中小学教员和各级教育[JiaoYu]行政干部在青州举办华东教育[JiaoYu]研究会,学习党的教育[JiaoYu]方针政策,整顿思想和研究恢复[HuiFu]教育[JiaoYu]的初步计划。
同年9月,山东省政府在青州召开为期19天的全省第三次教育[JiaoYu]会议。会议决定了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方针政策,重申了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JiaoYu]、改造、使用的统战方针,确认“劳动人民享有受教育[JiaoYu]的优先权”,是“教育[JiaoYu]的主体”。会议提出必须建立正规的教育[JiaoYu]制度,建立新型正规学校,强调中初级教育[JiaoYu]中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停止1947年以来的教育[JiaoYu]服从阶级斗争学制和制度的“左”倾错误。会后,制定了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各种条规,建立了中小学及师范的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和教育[JiaoYu]领导体制,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制度。确定教育[JiaoYu]方针为“新民主主义,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新教育[JiaoYu]”。拟定了《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草案》、《关于民办公助的决定草案》、《中小学教职员学生待遇标准及中小学教育[JiaoYu]经费开支标准草案》三个草案。并强调“在吸收学生上,应注意吸收工农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入学,以工农为主体,但对于地富出身而愿意学习进步者,应允许其入学”。9月20日,山东省政府又下达了《关于恢复[HuiFu]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指示》,并颁发了《山东省恢复[HuiFu]整顿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草案》,强调“恢复[HuiFu]与整理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原有教育[JiaoYu]基础、群众生活状况、学习要求以及主观需要、人力财力等条件,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中学及初等师范学校的教育[JiaoYu]宗旨和教学体制,省政府于11月公布了《普通中学工作[GongZuo]纲要草案》和《初级师范工作[GongZuo]要点草案》,分别对普通中学和初级师范工作[GongZuo]的目的、要求以及学制、课程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至1948年底,全省大体完成了教育[JiaoYu]恢复[HuiFu]工作[GongZuo]。
济南、新海连、徐州等大、中城市相继解放后,各地陆续把恢复[HuiFu]和发展生产作为主要任务,加上全国新解放区不断扩大,因而需要培养大量干部和各类建设人才。为此,华东局除决定将华东大学、华东白求恩医学院迁往济南,扩大招生,吸引各类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入学外,还迅速接管、恢复[HuiFu]和改建了济南的山东医学专科学校、私立齐鲁大学、商业学校、农业专科学校等院校。原在解放区创办的华东第二高级工业学校、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华东工商干校、华东邮电学校、华东新闻干校、山东农林专科学校、胶东建国学校、鲁中南建国学校、淄博建国学校等也继续扩大招生。翌年1月,还成立了山东教育[JiaoYu]干部学校。
济南解放后,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重心转移到城市。为办好城市教育[JiaoYu],1949年2月,山东省政府在济南召开了全省城市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会议,着重研究了新接收城市中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和对私立学校的管理等问题。会议决定在学校中废除国民党的训育制度,并肯定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iaoYu]是学校工作[GongZuo]的灵魂和基础。城市职工教育[JiaoYu]问题作为中心议题也被会议提出。会议提出的《职工教育[JiaoYu]方案》指出,职工教育[JiaoYu]的基本目的与任务,是在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以便发展生产,培养大批工人干部。这次会议又把全省的教育[JiaoYu]恢复[HuiFu]工作[GongZuo]推进了一大步。
山东各地根据华东局和山东省政府的一系列指示,纷纷集训教员、登记造册、发动学生返校学习,迅速掀起了恢复[HuiFu]和发展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高潮。到1949年春,全省教育[JiaoYu]界工作[GongZuo]有了较大恢复[HuiFu]和发展。在干部教育[JiaoYu]方面,省各部门办的专科学校及华东大学共计17处,学员达1万人以上。1949年2、3月间,在这些学校中动员了5000多名学生南下到新区工作[GongZuo],成为山东南下干部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中学方面,老解放区内计有公立中等学校23处,新解放城市共有公立中等学校26处,还有许多向政府备案的私立中等学校。到1949年3月底,全省中等学校(包括师范)共恢复[HuiFu]发展到67所,在校学生达3万人以上,教职员为2200余人。在小学方面,据1949年春的统计,全省共有2万所,小学生达125.7万人,教职员3.6万人。这期间,大多数小学都注重吸收贫苦儿童及职工子弟入学。在全省各地区中,胶东地区教育[JiaoYu]成绩显著。到1949年初,已恢复[HuiFu]完小688处、初小4801处,占过去总数的45%左右,聘用教师9407人。初步恢复[HuiFu]了胶东师范、胶东中学(直属行政公署领导)、省立烟台中学及烟台市立一中、威海中学及5个专区的5处中学共11处。其中北海、西海两中学各附设小学一处,胶东与东海两中学设有小学班。到1949年底,胶东区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有了更大进展。全区有小学8184所,学生615938人;有夜校7604所,参加学习的有93000余人;妇女识字班3350余处,11000余人参加了学习。渤海地区的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恢复[HuiFu]和建设了渤海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德州一中及一所省立渤海师范。
同期,全省的社会教育[JiaoYu]也有较大恢复[HuiFu]和发展。城市中的职工教育[JiaoYu]已被普遍重视,许多地方开办了工人夜校。济南、淄博等城市还开办了职工子弟中学、工人文化班等。同时,老解放区的群众性文化生活,亦有较大恢复[HuiFu]。仅据胶东的北海区统计,这时全区已有青年学习室28处、民校319所、妇女识字班228个、黑板报10430块、俱乐部62个、读报组87个、其他形式的学习组50个。鲁中南区和渤海区等地,类似的群众性学习组织也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山东各区对有关恢复[HuiFu]和发展学校教育[JiaoYu]文件的积极贯彻,全省学校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取得了进一步恢复[HuiFu]和发展。据统计到1949年秋天,全省有公、私立大学3所,学生2600多人;专科学校14所,学生5000多人;中学、师范、职业学校107所,学生4万多人(缺公立职业学校);小学23282所,学生达156万多人(以上统计不包括划归平原省的菏泽、湖西、聊城3个地区)。
山东党组织和政府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和教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JiaoYu]。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和8月分别发出关于中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JiaoYu]、关于加强私立学校管理的指示。指出,无论公、私立学校的学生,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对他们的教育[JiaoYu]与改造,不应忽视;政治思想教育[JiaoYu]的目的,在于用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教育[JiaoYu]青年学生,与工农群众结合,为工农群众服务。并强调指出,各校教导处是实施政治思想教育[JiaoYu]的机关,必须掌握方针,拟定计划,抓好这项工作[GongZuo]。党的思想政治工作[GongZuo]的加强,有效地保障了新时期的教育[JiaoYu]发展方向,也促使学校教育[JiaoYu]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全省教育[JiaoYu]工作[GongZuo]的恢复[HuiFu]和发展,为正在开展着的山东各项建设事业不断输送了大批人才,加速了山东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解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JiaoYu]事业恢复[HuiFu]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战争和土改的深入发展,山东解放区的文化事业也得以较快恢复[HuiFu]与发展。广大文艺工作[GongZuo]者深入前线、农村,结合战争、土改搞创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报告文学以战争和土改为主要题材,成为真实记录解放战争时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文学形式。胡征创作的《强渡黄河》,再现了刘邓大军飞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壮丽史实,塑造了我军指战员与船工的英雄群体。《黄河南岸人民的仇恨和渴望》,记载了黄河南岸郓城、巨野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和盼望解放军解救他们出水火地狱的热切感情。《陈毅将军印象记》,记述了陈毅对人民的挚爱、对敌人的憎恨和跃马挥戈的传奇经历。韩希的《飞兵在沂蒙山上》、《六十八天》,是著名的长篇报告文学,再现了孟良崮和淮海战役壮阔的战争画卷。
其他文学形式,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在内容和题材方面都有了较大进展。蒋元椿的《沂蒙山》等篇散文赞美了沂蒙山的坚毅、威严,而《母亲》一文则塑造了英雄母亲的形象,她们为了救护人民子弟兵,宁可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成为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刘知侠创作了《铁道队》等小说作品,歌颂了解放军和民兵英勇立功、保卫胜利果实的丰功伟绩。董均伦的《血染潍河》,以国民党进攻山东为背景,以曲家庄的变迁为中心,揭露了反动派制造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的罪行,赞颂了人民群众不畏强暴、同敌人殊死斗争的英雄气概。茅盾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解放区的戏剧,以反映战争、土改、生产为主要内容,先后创办了《山东文化》、《戏剧》、《农村生活》、《大众戏剧》等刊物,并出版了《农村戏剧集》。
为宣传、鼓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前和土改,各地都组织了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如歌剧、秧歌剧、梆子、小调、杂耍及部分话剧、京剧。农民剧团、秧歌队遍布解放区每个村庄。为支援战争、支援新区土改,农民剧团不但在当地演出,还离开家乡随军转战南北,巡回演出。这种农村戏剧寓政治教育[JiaoYu]于文艺之中,对广大农民以及广大战士、干部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JiaoYu]作用。很多地方演出《谁养活谁》、《明减暗不减》,唤醒了农民的阶级觉悟,使之起来同地主斗争。西夹河三界首剧团演出《依靠谁反攻》后,演员和附近村庄的青年农民纷纷报名参军。
一些正规剧团自抗战胜利后在各地上演《甲申三百年祭》、《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剧目,还上演来自延安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保卫胜利果实》等。其中《白毛女》、《瞎老妈》等剧,在土改中起到了巨大的感召作用。演出时,台上痛哭流涕,台下泣不成声。
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出版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一批批高质量的政治、文艺方面的书籍面世,基本满足了解放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山东新华书店是山东解放区最大的书店,它不仅出版马恩列斯著作、毛泽东著作、中央政策文件、时事政治读物等高质量的政治书籍,还出版、翻印了《飞兵在沂蒙山上》、《地覆天翻记》、《民主歌声》、《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书籍。渤海新华书店的出版工作[GongZuo]抓得也很紧,到1948年底,共出版图书、课本、期刊334种,271万余册,其出版量仅次于山东新华书店。鲁南新华书店、胶东新华书店、随军书店及稍晚成立的鲁中南新华书店等,都出版了许多深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