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史视角 >
什么才是对辛亥百年最好的纪念--中国年鉴(2)
但是,“五权宪法”倡议以来,孙中山[SunZhongShan]却未能在生前实施自己的方案;而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后,所谓“五权分立”的推行也是举步维艰,其后逐步演变得荒腔走板,更非孙中山[SunZhongShan]所能预料。应该说,“五权分立”的立意还是积极的,即为了防止西方议会、政党政治[ZhengZhi]的弊端,将考试权从行政权分出,纠察权从立法权中分出,借以寻求更为完善的权力相互制衡。国民党内外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服膺者也并非都是虚应故事,其中确实有些忠贞之士满心期望通过五权宪法的实施,把中国[ZhongGuo]引向民主与法制的进步道路。但是,任何良好的民主政治[ZhengZhi]设计,都改变不了国民党政府“党治”、“军治”、“独治”的严酷现实,“五权分立”的政治[ZhengZhi]架构只能流于虚有其表的形式。这种披着“五权宪法”外衣的威权统治,在1949年以后随着国民党的失败而转移到台湾。直到蒋介石死后,迫于内外形势的急速变化,蒋经国在临终前解除了党禁、报禁与戒严,这才结束了蒋家王朝的威权统治。正是在此以后,“五权宪法”、“五权分立”才在台湾当局的政治[ZhengZhi]实践中受到检验与修正。
无论西方与东方,特别是在东方,民主政治[ZhengZhi]在任何国家的成长、完善,都必然要经过一条漫长、复杂、曲折而艰苦的道路。中国[ZhongGuo]长期处在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从来没有什么议会政治[ZhengZhi]的传统。过去认为这是一个优点,其实这只是有利于“枪杆子里出政权”,政权的更替只能通过武装斗争,别无其他良策。现今,国家已经富强,并且逐步走上民主与法治的轨道,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前贤追求民主法治的真诚努力,从他们留下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智慧,走出政治[ZhengZhi]制度改革的瓶颈,建设更为完善的中国[ZhongGuo]先进政治[ZhengZhi]文明。
第三是民生主义,这是孙中山[SunZhongShan]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ZhengZhi]主张,但在百年[BaiNian]之后却成为中国[ZhongGuo]与世界[ShiJie]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孙中山[SunZhongShan]师法亨利·乔治与约翰·穆勒,同时又从中国[ZhongGuo]传统的大同思想以及均田、公仓等方案中受到启发,提出“平均地权”以谋防止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的弊害。孙中山[SunZhongShan]自信“可举政治[ZhengZhi]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过去曾被讥评为徒托空言,其实他和他的后继者在这方面还是做过多方面的探索与讨论,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教训。民生一词,从经济而言,涵盖发展与分配两个方面,这就是孙中山[SunZhongShan]所说的“欧美强矣,其民实困”。20世纪初始,中国[ZhongGuo]资本主义还处于极为幼弱时期,1905年提倡“节制资本”诚然是“睹其祸害于未萌”,但现今对于中国[ZhongGuo]而言则早已是严酷的现实。我们虽为中国[ZhongGuo]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并未能置身于资本主义“祸害”之外,而双轨制经济并存衍生的权钱交易,更使这种“祸害”愈演愈烈。因此,最近几年,政学各界及媒体、网络苦心积虑,“民生”一词遂成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之一。
孙中山[SunZhongShan]及其后继者设计的多种具体方案,已成明日黄花,很难解决当前社会深层转型的复杂问题,但“一手抓土地流转(平均地权),一手抓投资调控(节制资本)”的思路仍然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孙中山[SunZhongShan]是农民的儿子,他对贫苦民众有本能的同情;他自己又在海外生活时间甚久,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理解最深。这样的领导者,郑重提出的政治[ZhengZhi]设计必定有其现实根据,更有丰富的思维蕴含,我们理应给以珍惜,作为当前排难解纷的借鉴。
■孙中山[SunZhongShan]晚年对世界[ShiJie]主义,特别是世界[ShiJie]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的思考,发人深省
最后还有孙中山[SunZhongShan]晚年对世界[ShiJie]主义,特别是世界[ShiJie]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关系的思考,经过百年[BaiNian]世界[ShiJie]风云变幻的映照,在全球化浪潮已经席卷世界[ShiJie]各地的今天,仍然可以发人深省。
孙中山[SunZhongShan]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临终仍不忘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ZhongGuo]。”他又是伟大的国际主义者,从革命一开始就谋求国际合作,而且晚年还更为热忱地呼吁建立一个和平、公道、合理的世界[ShiJie]新秩序。他为人题字,书写极多的就是:“天下为公”、“世界[ShiJie]大同”。他应该是近代中国[ZhongGuo]最高层政治[ZhengZhi]领袖中堪称“世界[ShiJie]公民”的第一人。
晚年的孙中山[SunZhongShan],不再简单地以东方、西方或者肤色差别划分世界[ShiJie],而是把世界[ShiJie]区分为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两大阵营。他呼吁全世界[ShiJie]“受屈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而所谓“受屈人民”不限于“被压迫民族”人民,也包括“压迫民族”中的“受屈人民”,以及虽已强大然而真诚支持世界[ShiJie]各国“受屈人民”的苏联。他甚至天真地把“苏维埃主义”与中国[ZhongGuo]传统的大同理想等同起来,劝说日本“联苏以为与国”,共同支援亚洲乃至全世界[ShiJie]“受屈人民”的反帝斗争。这可以认为是孙中山[SunZhongShan]民族主义的又一次升华。
孙中山[SunZhongShan]以“恢复中华”作为自己革命生涯的发端,但是从来没有把民族主义的范围局限于中华,更没有以此作为终极目标。他认为民族主义乃是世界[ShiJie]主义的基础,因为被压迫民族只有首先恢复民族的自由平等,然后“才配得上讲世界[ShiJie]主义”。并且期望以俄国人民作为欧洲世界[ShiJie]主义的基础,以中国[ZhongGuo]人民作为亚洲世界[ShiJie]主义的基础,然后扩而大之,才能实现整个人类的世界[ShiJie]主义。
百年[BaiNian]以来的世界[ShiJie],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特别是第二次世界[ShiJie]大战以及冷战与后冷战的国际格局演变,与孙中山[SunZhongShan]的理想相距甚远。但是他的总体思路,特别是有关民族主义与世界[ShiJie]主义之间关系的深沉思考,并非纯然是美好的空想,仍然有许多值得重视的现实依据。在全球化潮流席卷整个世界[ShiJie],人类已经进入网络化信息时代的今天,正确处理民族主义与世界[ShiJie]主义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极为复杂而又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当前某些政论家正在构思的所谓“全球地方关系”或“全球地方化”,与孙中山[SunZhongShan]的思路正相呼应,似乎一脉相承。
■对辛亥百年[BaiNian]的最好的纪念
举一可以反三。中国[ZhongGuo]现代的历史[LiShi]叙事,党派成见影响尚存,意识形态束缚犹在,所以需要客观、公正、深切的理解。所以必须以更为超越的心态,广博的胸怀,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并真正置于世界[ShiJie]之中,作百年[BaiNian]以上长时段的宏观考察与分析,才可以谈得上史学的创新,思想的解放,对中国[ZhongGuo]、对世界[ShiJie],于学术、于现实都大有裨益。
我认为这是对辛亥百年[BaiNian]的最好的纪念。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