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日本如何从“大正民主”踏上了法西斯主义的不归路?--国家年鉴(3)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异端”思想[SiXiang]的空间已被彻底封死,有时连“自己人”都难幸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认为日本[RiBen]顶尖的战略家、曾一手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因其不主张中日战争扩大化的“消极”立场开罪了东条英机,其战略学著作《战争史大观》、《国防论》虽然已经分别由中央公论社和立命馆大学出版会付梓成书,但却遭到禁止发行的处分,由宪兵队监督强行绝版。〔《地ひらく―石原莞爾と昭和の夢(上·下)》(福田和也著,文艺春秋社2004年9月版),下卷,第342页〕回过头来看,被称为“大正[DaZheng]现代主义”、“大正[DaZheng]浪漫主义”、被出版传媒催生的大正[DaZheng]年间的开明、西化的文化氛围,恍如昙花一现。
对思想[SiXiang]、言论的控制,当然不会终于纯意识形态、文化层面,其向社会[SheHui]和现实政治[ZhengZhi]的渗透、蔓延只是时间的问题,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从本质上说,后者是目的,前者是手段;而实现的路径,便是法西斯化。1930年4月,由于内阁批准了伦敦裁军条约,被军部斥责为对天皇“统帅权”的侵犯,内阁总理大臣滨口雄幸在东京车站遇刺,从而拉开了军部和右翼势力制造法西斯恐怖的大幕。继任的若槻礼次郎内阁因在“满蒙问题”上主张与中国政府谈判,被力主以军事手段强占的关东军及陆军部攻击为“软弱外交”。翌年10月,军部少壮军人策划发动政变,推翻政府,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尽管因内部意见分歧而未能付诸实施,但却迫使若槻内阁总辞职。民间法西斯团体“血盟团”制定了“一人杀一个”的计划,奋起暗杀政界、财界首脑。先是于1932年2月刺杀了原大藏大臣井上准之助,一个月后,又刺杀死了三井财阀首脑团琢磨。
1932年5月15日,海军少壮派军人及民间法西斯团体在东京发动军事政变。他们袭击首相官邸,杀死首相犬养毅,同时袭击了警视厅、政友会总部、日本[RiBen]央行等机构,史称“五一五事件”。尽管此次政变未能达成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目的,但却终结了长达八年的政党内阁,成立了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的、由军部指导的“举国一致”内阁,国内政治[ZhengZhi]环境为之一变。而事实上,前一年由驻屯“满洲”的关东军少壮军人策动的“九一八”事变,已然昭示了军部的失控。同时退出国际联盟,标志着日本[RiBen]从国际协调主义外交踏上了“光荣孤立”的道路,继而对中国不宣而战,对英美等民主[MinZhu]主义国家[GuoJia]彻底背过身去。“明治[MingZhi]维新以来,一直走上升道路的日本[RiBen]国运,从此以后,就开始走上了陡峭的下坡路了。”〔《日本[RiBen]史》(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中国社会[SheHui]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477页〕
应该看到,日本[RiBen]的这一选择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政治[ZhengZhi]博弈的结果。实际上,在这一连串赤裸裸的国家[GuoJia]暴行的背后,始终贯穿着右翼思想[SiXiang]家的“革新”逻辑(如北一辉的《日本[RiBen]改造法案大纲》),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右翼组织(犹存社、行地社、一夕会、樱会等)及被国家[GuoJia]主义思想[SiXiang]洗脑的一代热血“志士”的崛起,则构成了这种选择的社会[SheHui]基础和内在动因。
但与其说是“选择”,其实也未尝不是“被选择”的结果——所谓“选择即代价”。这种历史性选择的恐怖之处,在于其不可纠错性、不可逆性:打出一张险牌之后,如果不接着下更大、更危险的赌注的话,便有可能被搞掉。譬如,时任驻满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的石原莞尔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始作俑者,无疑是彼时日本[RiBen]不可多得的真正具有雄才大略的精英战略家,但在“卢沟桥事变”时,却基于某种现实主义的立场,力主战争“不扩大方针”,遭到军部的排斥,从而被边缘化。但也唯其如此,太平洋战争前夕,石原便以中将军衔被编入预备役,继而彻底退役,转任立命馆大学战略学教授,寂寞的转身,却使他平安躲过了远东军事审判的一劫。是耶非耶,这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