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胡适犯了一次糊涂》一文有点糊涂--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3月5日《学习时报》第9版《胡适犯了一次糊涂》一文,作者邵纯先生对比了胡适和资中筠对明初方孝孺之死的评价,指出,“(胡适)在晚年分析方孝孺其人的时候,却犯了一次糊涂。资中筠先生对方孝孺之死的分析,比胡适识高一筹”,并在文末特别揭示,“是像布鲁诺那样为维护科学而献身,还是像方孝孺那样为维护皇权的正统性而献身,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对于回答中国‘近五百年来何以不振’,至少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对作者的微言大义,我举双手赞成。但是,作者粗心,把靶子瞄错了。犯糊涂的是沈刚伯,不是胡适。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1961年1月11日上午十时,台湾中央研究院与北大同学会在台湾师范大学礼堂联合举办蔡元培先生生日纪念会,请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刚伯作纪念日学术讲演,题为《方正学的政治思想》。胡适致开会词,他在沈刚伯演讲前,作了这样一段介绍:今天我们请沈刚伯先生讲“方正学的政治思想”。

方正学就是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  

这一段话,邵先生在《胡适犯了一次糊涂》中大部分引用了,只是并未加以置评。邵先生加以批驳的话主要是这样一段: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九族,灭十族(九族灭了八百多人,连十族算起来共一千多人)。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

所以以后明朝二百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十四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五百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其实,邵先生所着重加以批驳的这段话,不是胡适讲的,而是沈刚伯说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记得明明白白。

《谈话录》作者胡颂平在引了胡适介绍词要点后,接着记了“沈刚伯的讲词分几点来讲的”,其中第三点就是邵先生所加以批驳的这一段。邵先生把“沈刚伯的讲词分几点来讲的”这几个字轻轻地跳过了,所以放过了沈刚伯,而误读了胡适。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沈刚伯作“方正学的政治思想”演讲,也是意在表彰方孝孺的思想和言论的独立自由,而不在表彰他的忠于建文帝。考虑到那时候台湾钳制舆论的情况,沈氏作此演讲似意有所指,实属不易,故而胡适和胡颂平谈起沈的演讲时还表扬沈“能说这样的话,还是大胆的”。 (张启明)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