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清朝官员“恶狠狠”的“考语”--年度总结

  

清朝也有一套年度考评[KaoPing]基层官员[GuanYuan]的制度,但“考语”可不是一味的“政治上坚定,有驾驭全局能力……”之类的套话,不少是写得“恶狠狠的”。略举几例:顺治十六年对安徽歙县县丞金起元的评语是:“本官查履历年开六十二岁,而朽迈不堪任事。”乾隆[QianLong]二年考核浙江严州府经历周鹏的结论是:“本官躁妄轻浮,嗜酒狂悖。”同年,济南府德平县教谕王御日的“鉴定”是:“本官躁妄暴戾,动辄辱詈士子,有忝秉铎之任。”乾隆[QianLong]九年对湖南善化县教谕毛大鹤的考评[KaoPing]是:“本官不守官箴,全无师范,难居司铎之职。”乾隆[QianLong]十三年对直隶临城县知县[ZhiXian]张光华则如是说:“本官性本迂拘,人复软弱,生监胥吏不能弹压,难胜民社之任。”同年,福建省汀州府归化县知县[ZhiXian]王道又获如此“考语”:“本官才识钝拙,不谙吏治,难司民牧。”

清政府不仅考察官员[GuanYuan]是否“政治上正确”、紧跟大清[DaQing]皇帝,而且把“嗜酒”这样的[ZheYangDe]“生活小节”也提溜了出来,对“躁妄轻浮”和“迂拘、软弱”一类的“性格特点”也不放过。如此注重“细节”,那么,假如某太守养了108个情妇,某知县[ZhiXian]动用数千万两银子到境外豪赌,某州官常常狂饮至酩酊大醉还公开吸毒,诸如此类的贪腐行为,窃以为断不会发现不了。这样不怕得罪人的考评[KaoPing],才是真正地对朝廷负责。试想,若让一个“躁妄暴戾”或“性本迂拘”的人长期执政一方,皇家的执政力和公信力必然直线下降,势必催生出一批批“刁民”和“群体性事件”。这样的[ZheYangDe]考评[KaoPing]也是真正地对官员[GuanYuan]负责。官员[GuanYuan]最怕谁?既不是大清[DaQing]律条,更非治下子民,而是上司。当其邪恶初露或行将泛滥时,由其“最怕的人”对其猛敲警钟“恶狠狠”一番,至少可以遏制其沉沦堕落。否则,待其贪腐情状因“情妇团队”造反或因小偷入室而被“揭露”出来,那时的官员[GuanYuan]往往已经烂透了。丑闻天下皆知,甚至不得不被杀头,这才是对官员[GuanYuan]的极不负责,而黎民因贪官而饱尝的灾难也就真的如“江河水”,难有穷尽了!

这样的[ZheYangDe]考评[KaoPing]一直坚持到晚清。光绪十八年,河南有些官员[GuanYuan]又“享受”到了类似的评语。新察县教谕曾之棨:“柔懦反复,不堪司铎”;阳武县知县[ZhiXian]宋安书:“识见迂滞,难膺民社”;夏邑县县丞周镇西:“办事任性,不洽舆情”。一项“从严治官”的制度能持续近三百年,还是不容易的。但是,它在延续中的结果又如何呢?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这样写道:“自乾隆[QianLong]朝后期以降,吏治已经大坏。当官的目的,在于发财。仅凭薪水过活的官员[GuanYuan],恐怕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到。”贪腐各有门道,文官借征粮征税、主持科举去搜刮;武官则靠克扣兵饷、吃空额和贪赃枉法而自肥。林则徐革职后曾向人说到,粤营水师年收入的99%,都靠鸦片走私。吏治腐烂如此,岂不是对天朝考评[KaoPing]制度的莫大讽刺!其实,这样的[ZheYangDe]“讽刺”并不难理解。大清[DaQing]的体制是“主权在朝廷”,官员[GuanYuan]的任命和监督均来自紫禁城,考评[KaoPing]的铁律是上“考”下,官“考”官,京城“考”州府,大官“考”小官,作为吏治直接和最终承受者的老百姓,对之没有任何置喙的机会和权利。仅这一条,就注定了再“恶狠狠”的“从严治吏”,再绞尽脑汁的新规新律,最多也只能图一时的热闹,或收一时之效,最终都无法阻止整个吏治走向腐烂。这也算大清[DaQing]对后世的一个“启示”吧:只有将官员[GuanYuan]的乌纱放在人民手中,让人民成为监督官员[GuanYuan]的主体,吏治才不会腐烂。

(2012年第2期《唯实》刘吉同)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